汉朝历史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没有增加,却对老百姓经常施以恩惠,多次下诏令减免田赋;凡是与百姓不利的,就废止以利民众。临死之前还立下遗诏,丧事从简,丧期缩短,丧仪宫廷内外有别。并废除了国丧期间一些禁令,三天过后,民间照常娶妻、嫁女、祭祀、饮酒。正是汉文帝的自身节俭以及时刻想着施惠百姓,才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他是这个治世的开创者,也是汉武盛世的奠基人。

  刚当皇帝不久,有人献上一匹千里马给汉文帝。文帝说:“天子出行,前后都有仪仗卫士,如果为了吉事出行,每天不过行走五十里,率领军队出行,每天行走仅仅三十里。如果我乘了千里马,又能独自行走到哪里去?”于是退还了千里马,并赠送给送马人路费把他打发走。

  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汉文帝从中悟出了一番道理,于是下诏说:“我不接受别人呈献的财物,通令四方诸侯官吏不要搜求奇珍异宝来献。”从中可以看出,他要求官员的不是把心思用在献媚皇上,而是治理好国家。

  汉文帝曾想修建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了一下,大约要花费一百金,于是马上终止了此项计划,说:“一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财产的总和。我奉守先帝的宫室,常常害怕给先帝带来羞辱,修建露台干什么呢!”他平时只穿黑色的粗丝衣服,所宠爱的慎夫人,衣服也长不及地,所用帷帐不刺花绣,以示简朴,为天下人的表率。

  当皇帝的次年十一月,发生了日食。古人不知道这是日、月、地球相互运转发生的一种天文现象,而是以为上天在给人间特别是帝王示警。多数帝王采取的措施是祭祀或者转嫁责任让大臣承担,汉文帝却把责任全部揽了过来,并要求群臣指出他的过错和考虑不周之处。还下令减少赋税劳役,以便利百姓。同时下令,减少自己的侍卫,将皇宫里的马匹留下够使用的,其余的拨给驿站使用。

  汉文帝自身节俭,却不忘对百姓施以恩惠。

  次年三月,文帝下诏,救济那些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紧接着又下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赐给米、肉、酒;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加赐丝帛、棉絮。所赐食物中,应当赐给米粥的,由县令省视,派县丞或县尉送上门;不满九十岁的,由啬夫、令史送去。为了让这些诏令落到实处,还要求郡守派都吏负责监察其实施,凡是不按诏令办理的,要依法责罚。

  古代社会是农业经济,汉文帝十分注重发展农桑,文帝二年正月,下诏举行“籍田”仪式,自己亲自耕种,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依此号召天下重视农桑,同时也开创了皇帝“亲耕”的先河,为后世历代重视经济发展的帝王所效法。当年又免除了全国农户一半的赋税。当这项诏令实行十年的时候,文帝又下诏免除了农民当年一半的田赋。像这种强调发展农业的诏令文帝下达了很多次,有的昭告全国,有的下达给官员,针对一地一事的赋役减免也有好多次。

  凡人都有欲望,帝王也不例外,汉文帝有时候也会感叹某些好的东西。有一次到霸陵,文帝对群臣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成棺椁,再涂上拌漆的碎麻,哪能动它分毫!”霸陵就是汉文帝的陵寝,皇帝一般都在活着的时候修建坟墓,汉文帝大概是去视察自己的地宫修建情况吧?不管是有意无意,这其中总是表达了一种希望自己的陵墓坚固一些的意思。随行的中郎将张释之说:“如果墓里面有使人心动的宝物,就是把南山都铸固起来也会有空隙;如果墓里没有令人心动的宝物,就是没有石椁,又会有什么可担心的!”文帝非常赞赏他的话。霸陵的修建,只用陶器,不用金、银、铜、锡做装饰,只凭借山势,不建高大的坟堆。由此可见,汉文帝是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157)逝世,死后留下遗诏,不要厚葬,丧事从简,丧期缩短。诏令天下官民:遗诏到达后,哭悼三天就可以换下丧服;不得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应办理丧事而穿孝服的也不要光着脚;头系的麻巾,脚扎的麻绳,都不要超过三寸;不要用丧服套戴在车辆和兵器上;不要组织普通百姓到宫中哭吊。宫中的哭祭仪式也大大缩短就简。这些要求虽然在后世皇家中并没有真正实行,但它在民间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普通百姓人家死了人,整个丧仪至今还是三天,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这个仪式要进行三十天还是三年,因为我们都知道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正是因为这些自身节俭的影响力和实行仁政,所以才有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汉文帝死后,他的儿子为了敬重,专门为他制作了《昭德》乐舞。后世的史家也评价他说:“后世君王很少能比得上他。”

 

  汉文帝是刘邦中间的儿子,他当皇帝多少有些出乎意外。刘邦死后,帝位传给了他的哥哥嫡子刘盈,就是汉惠帝。汉惠帝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先后被立为皇帝,史称汉少帝。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应该是父终子继,既然刘盈的儿子已经当了皇帝,那么下一任皇帝应该是刘盈的孙子(或再小的儿子)。刘恒是汉少帝的叔叔,按理是不能继承皇位的,何况在他将要当皇帝的时候,后少帝刘弘还在位上。消灭诸吕以后,朝廷大臣们担心,如果留着这个吕氏所立的皇帝,等他长大以后自己掌握了实权,是会把这些人灭族的。于是,他们商量着从诸侯王当中选一位当皇帝。这些大臣们开始的人选是齐王刘襄,后来选的是淮南王刘长,由于意见不统一和其他种种原因,最终选了“仁慈宽厚”的代王刘恒,即汉文帝。如果说,汉文帝当皇帝多少有些偶然的话,那么他自身节俭为天下表率,注重发展经济,制定颁布施惠于百姓的政策却是能够开启一个“治世”的必然所在。否则,像后世的那个隋炀帝,骄奢淫逸,再富有的国家也会被他挥霍掉。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汉文帝刘恒有多少儿女

汉文帝刘恒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刘邦开创了西汉王朝,而刘恒则是开创了汉朝的盛世,生性节俭,为百姓着想的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汉朝进入国力昌盛,百姓安定的时期。秦孝文王王后华阳

汉朝历史 有关汉文帝刘恒的电视剧有哪些

[导读]刘恒勤于朝政,为人节俭,是位仁德的君王,他执政的二十载岁月中,解决内忧外患的同时,还兼顾百姓的忧虑,减轻徭役,鼓励农业发展,是封建王朝中第有关汉文帝刘恒的电视剧有哪些刘恒勤于朝政,为人节俭,是

汉朝历史 第九节 崇节俭思安百姓

  中国人在长期经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靠勤劳节俭积累财富,创造辉煌,推动历史前进,逐渐养成崇尚节俭之风,成为中华民族高尚的传统美德。>>  历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都把节俭作为兴家治国之道,而

汉文帝刘恒孝顺节俭 大汉王朝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八个儿子中比较幸运的一个,这与他的母亲薄姬以及皇后窦漪房有很大的关系。母亲薄姬在汉宫中不争不抢,微不足道,让吕雉没有将她放在眼里。而后又带着刘恒早早的去了一个特别偏僻的代国,韬光养晦。...

汉朝历史 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汉文帝刘恒一生竟节俭至此

文章简介:文帝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穿一双草鞋上殿办公,龙袍打补丁;当了23年皇帝,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穿一双草鞋上殿办公

汉朝历史 汉景帝刘启 刘启在位多少年 作为皇帝刘启怎么样

刘启在位多少年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曾有代王王后一位,汉族,史称“荡涤诸吕”,刘恒还是代王时便已过世。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

励精图治的汉景帝崇尚节俭后妃仅有6位?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其父亲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积极的削藩,与其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为自己的儿子刘彻开创的“汉武

励精图治的汉景帝崇尚节俭后妃仅有6位?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其父亲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积极的削藩,与其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为自己的儿子刘彻开创的“汉武

汉朝历史 汉景帝刘启简介

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闰九月己酉日,周勃、陈平等西汉大臣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翌年(文帝元年壬戊,即公元前179年)。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

他是萧何之后,当了皇帝生活却比汉文帝还节俭,为何最后饿死了

(说历史的女人——第858期)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是以节俭著称的,后世帝王多以他为楷模,但真正能做到节俭的皇帝并不多,基本都是挥霍的主。但今天讲到的这位皇帝,他是西汉开国元勋萧何之后,他当了皇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