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Posted 天下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开国功臣往往不得善终,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无数,因为他们触动了王权的根本

  在朱元璋讨伐天下过程中,刘伯温功劳甚大,在鄱阳湖大战中甚至救过朱元璋一命,若不是刘伯温,朱元璋早就被一炮轰死了。民间传说刘伯温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明史》也称赞他“佐定天下,料事如神”。刘伯温“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但他的悲剧不在于他的这种性格,而是他所遇非人。如果刘伯温碰上的不是朱元璋这样的雄主,而是像刘备这样的仁主,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正因为刘伯温料事如神,才惹来杀身之祸。天下安定,还需要刘伯温这样的不世奇才吗?碰到朱元璋,刘伯温怎么都逃不过一死。由此不得不让人感叹,开国功臣往往不得善终,这到底是制度问题,还是人性问题,又或是其他原因?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

  朱元璋登基后,对付刘伯温的方法与对付李善长如出一辙,只是刘伯温在朝中的根基不像李善长那么深,势力也没有李善长那么大,朱元璋稍微耍了几个花样之后刘伯温就死了。思虑周详,干脆利落,这正是朱元璋的一贯作风。

  刘伯温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他往往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来达到进谏的目的。但是,即使是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有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明代?有一次刘伯温就栽了一个跟斗,他以求雨为条件,向朱元璋“透支”了一项要求,朱元璋答应了,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这雨都没下。朱元璋心里很高兴,终于抓到了刘伯温的把柄,表面上却勃然大怒。刘伯温一看不好,借着给妻子办后事的机会,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怎么会忘了他呢?当年冬天就把刘伯温给召回来了。刘伯温打定主意要韬光养晦,朱元璋多次想给他封爵,刘伯温就是不要。

  洪武三年,朱元璋授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刘伯温被授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朱元璋赐刘伯温回家养老。刘伯温回老家后,“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韬光养晦的功夫更加到位。就连一个小官,经过精心化装骗入刘伯温家中,刘伯温得知实情后,也立即远远躲起来了。所以名为养老,实则避祸。

  但朱元璋不会忘记他的,胡惟庸也不会忘记。偏偏江山易改,刘伯温秉性难移,他身在山野,心系天下。

  在温州、处州间有一块地叫做谈洋,是私盐贩子的老巢,方国珍就是从那里起兵的。至正十三年十月,刘伯温就是因为奏请元政府剿灭方国珍而获罪,被羁押在绍兴。现在刘伯温希望朝廷可以在此地设巡检司防守,以防动乱,结果遭到当地人的反对。刘伯温便让长子刘琏将这件事上奏朝廷。

  胡惟庸抓住机会,在朱元璋耳边进谗言,说刘伯温其实是看中了那块地有王气,便想在那里筑坟,将来自己的子孙就可以称王称帝,当地人不答应,刘伯温于是就请求设立巡检司,其实是为了一己私利。奸佞小人诬陷忠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值得仔细分析,“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朱元璋心“动”的是什么呢?是他相信胡惟庸所说,刘伯温真的为自己选了一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吗?应该不会,如果刘伯温想称王称帝,那他就不会出山来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了。但是有一个理由肯定朱元璋心“动”,那就是刘伯温的才能,这才是朱元璋不敢放心的地方。如今天下初定,万一刘伯温心生异志,或另投他人,那就麻烦了。

  还有一种可能,朱元璋的“所动”根本就是装出来的,他要骗的人恰恰就是进谗言的胡惟庸。朱元璋杀刘伯温的决心已定,却不想亲自动手,免得背上骂名,眼见胡惟庸如此急不可耐地要置刘伯温于死地,正好顺水推舟,借刀杀人。他也不用说什么,只需要轻车熟路地做几个表情,以胡惟庸的聪明伶俐立时便能明白,马上下去动手准备了。两人相互利用,但终是朱元璋老奸巨猾,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刘伯温已经不能在家呆下去了,他启程进京谢罪,“乃留京,不敢归”。朱元璋既不治刘伯温的罪,也不放他回家。朱元璋和胡惟庸都在等待下手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到了,刘伯温生病了。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带太医前来看病,实际上是来提前送终。刘伯温吃了太医开的药后,肚子里就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一直等到刘伯温病入膏肓,朱元璋才赐刘伯温回家,免得他死在京城惹来麻烦。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亲自做了一篇文章赐给刘伯温,派人护送回家。刘伯温回家一个月后就死了,终年六十五岁。

相关参考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

历史人物 神机妙算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刘基别名:刘伯温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文成南田镇武阳村(旧属青田)出生日期:1311年(辛亥年)7月1日逝世日期:1375年(乙卯年)5月16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

揭秘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寿终正寝的吗

不知为何,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传奇人物,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依旧能够有所碰撞,下面由我为大家说一个传奇的故事。故事是在明朝开国前,朱元璋在攻打金华的战役中,在这沿路上势如破竹,勇夺两成,导致金华的守将

揭秘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寿终正寝的吗

不知为何,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传奇人物,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依旧能够有所碰撞,下面由我为大家说一个传奇的故事。故事是在明朝开国前,朱元璋在攻打金华的战役中,在这沿路上势如破竹,勇夺两成,导致金华的守将

历史秘闻 明朝第二谋臣,功绩堪比刘伯温,并有一项神技能,甩刘伯温几条街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名副其实的明朝第一谋臣。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誉。其实,在朱元璋打天

明朝第二谋臣,功绩堪比刘伯温,并有一项神技能,甩刘伯温几条街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名副其实的明朝第一谋臣。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誉。其实,在朱元璋打天

明朝历史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人也?刘基

除了刘伯温,朱元璋还有3大顶级谋士,其中一人比刘伯温还厉害

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江山,开创大明王朝,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那些文臣武将的辅佐。在明朝那些开国功臣当中,刘伯温的贡献和知名度极高,也是朱元璋的心腹谋臣,一生几乎是算无遗策。鲜为人知的是,除了刘

历史人物 朱元璋给大臣封爵,为什么把刘伯温放在最后?

刘伯温,在民间素有“大明王朝第一谋臣”的称谓,更是有很多人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能够为刘备三分天下,将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发展壮大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但是刘伯温却可以帮助平民的朱元璋一统天

历史人物 明朝国师刘伯温的生平简介

明朝的预言家刘基刘基(1311-1375年),人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谋臣。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的《烧饼歌》就是刘伯温作的。刘基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