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

Posted 王朝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

 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预言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人也?刘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称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据说还精通“象、数、理、占”等玄理,常能预测吉凶。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基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后来被封为诚意伯,很受皇帝的信赖。这天,当他觐见朱元璋时,后者突然心血来潮,要试探一下他的本领。据说,朱元璋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在刘基进来时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基闭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打开一看,果然是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朱元璋见状,对刘基更为叹服。接着,他突然神情严肃地命刘基预卜朱家天下的气数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刘基赶紧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为臣子的,若在这类问题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掉脑袋,因此刘基赶紧极力奉承皇帝。但是朱元璋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己在世时的王朝命运,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续的问题。 怀着这种疑问,朱元璋对刘基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强令其预测一下王朝以后的命运。但因事关重大,刘基惊恐万分地跪下哀求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于是,朱元璋便赐给他免死金牌,令他大胆直言。就这样,君臣二人开始一问一答,刘基最终吐露出一系列预言。这些预言,被当时人记录下来,后世便称其为《烧饼歌》。 对于朱元璋身后之事,刘基首先预言道:“我朝大明一统江山,移南偏北阙,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刘基所说的“移南偏北阙”,便是预言王朝的国都将会迁移到北方。而所谓的“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意思是说:太子标虽然是嫡出,可是文星却要继承皇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孙子。其中的“文星”,实指后来的建文帝,而他当皇帝后会遇到很到麻烦。果然在二十年后,即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时,太子朱标病逝,随后朱元璋便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储。 听到刘基的一番话,对占卜一窍不通的朱元璋以为他说的攻城守战的问题,因此困惑地问道:“朕今都城筑得坚固,守甚密,何防之有?”刘基又接着说:“臣观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除非燕子飞入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江山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这一番话,即预言建文帝登位后将发生的重大变故。其中的“除非燕子飞入京”,是暗指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兴兵攻打南京。而“一院江山永乐平”则指朱棣当上皇帝后,将改国号为永乐。 那么“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是暗示什么呢?原来,协助燕王朱棣发动政变的,有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他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本是医学弟子,十四岁剃度为僧,又精通“阴阳术数之学”。洪武年间,朝廷命精通儒术的名僧集中礼部会考,道衍和尚名列前茅。他本可以受封为官,可他仅受僧服之赐。由于跟燕王朱棣志同道合,交谈甚为投契,道衍和尚便跟随燕王北上,在北平主持庆寿寺。其实,他是以佛事来掩人耳目,暗中与燕王密谋,酝酿夺权。所以,燕王朱棣发动政变成功,就是得力于道衍和尚的谋划。朱棣当上皇帝后,并没忘记这位第一号谋臣,于是恢复他的本姓,赐名广孝。此外还要他蓄发还俗,给他送来美女、房子。然而,姚广孝都没有接受,仍然做他的和尚。后来,他又受命监修太祖实录,参与编纂《永乐大典》。这么一来,刘基说的“秃顶人来文墨苑”就完全应在他身上了。至于“英雄一半尽还乡”一句,大约是指燕王朱棣篡位后,原属于建文皇帝的文臣武将大半返回故乡。 随后,刘基又一口气向朱元璋预言了明王朝的一系列大事。主要有:预言“土木之变”的“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预言魏忠贤事的“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孩。禁宫阔大任横走。长人金龙太平时。各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朝堂,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干女鬼闹朝纲”;预言李自成起义的“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劂,十八儿孙兑上行。卦曰:木下一头了,日上一刀一戊丁。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巳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等等。 实际上,《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满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但由于牵扯到王朝更替这样的大事,刘基不敢过于明言。因此其中的预言往往藏头露尾,很象谜语一般,令时人颇为费解。不过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发展,便惊人地应验了刘基的预言。 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发展,便惊人地应验了刘基的预言。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国师刘伯温的生平简介

明朝的预言家刘基刘基(1311-1375年),人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谋臣。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的《烧饼歌》就是刘伯温作的。刘基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

为何无法预言自己的死亡 刘伯温一生预言无数

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所谓的预言家的说法,相传这类人能够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是预言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关于预言的著作,《烧饼歌》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刘伯温,作为明代...

明朝历史 解密刘伯温传奇故事 预言奇书刘伯温推背图

刘伯温传奇不知为何,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传奇人物,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依旧能够有所碰撞,下面由我为大家说一个传奇的故事。月观星象的刘伯温故事是在明朝开国前,朱元璋在攻打金华的战役中,在这沿路上势如破竹

历史秘闻 明朝第二谋臣,功绩堪比刘伯温,并有一项神技能,甩刘伯温几条街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名副其实的明朝第一谋臣。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誉。其实,在朱元璋打天

明朝第二谋臣,功绩堪比刘伯温,并有一项神技能,甩刘伯温几条街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名副其实的明朝第一谋臣。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誉。其实,在朱元璋打天

刘伯温在明建立中功劳不大 晚年曾屡遭挫折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个大人物,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第一谋臣,拥有诸葛亮般的智慧,且能燮理阴阳、掌控超自然力量,是十三陵、天津、山海关的修建者,被糖人业、风水业、香菇种植业奉为祖师爷。据说,刘伯温曾在北京

开国谋臣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刘基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谋臣,在朱元璋起义推翻明朝的通知中,刘基的作用巨大,这也伟他流芳百世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刘基,还有更为重要的传说,那就是他的预言,据说刘基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刘基的预言在他的《烧饼

刘伯温的儿子预言了一件事,朱棣又怕又恨,300年后准确应验

刘伯温,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众多文臣谋士中,刘伯温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刘伯温长期为朱元璋担任高级幕僚,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刘伯温凭借渊博学识和缜密细致的分析,经常能

开国谋臣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刘基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谋臣,在朱元璋起义推翻明朝的通知中,刘基的作用巨大,这也伟他流芳百世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刘基,还有更为重要的传说,那就是他的预言,据说刘基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刘基的预言在他的《烧饼...

明朝历史 刘伯温预言解密

 刘伯温预言解密  西元1368年明朝建国,明太祖朱元璋有天早上身居内殿吃烧饼,才刚刚咬下一口时,据宫内太监火速紧急来报,说护国军师刘伯温晋见。这时明太祖朱元璋忽想起,自前朝元顺帝十九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