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 大封建与宗法制

Posted 宗法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商周 大封建与宗法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商周 大封建与宗法制

大封建与宗法制

相传,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当时向武王臣服的有652国,其中被武王征服的有99国。周朝便在它征服的地区内实行“封建”制度。这里所说的“封建”,是“封邦建国”之意。

周朝灭商后,如何牢固地控制东方地区,是摆在周朝统治者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姜太公等人主张把敌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周公认为应当加以区别,并提出了分化利用的办法。武王最后决定采用周公的方法。有人说,从武王、周公到成王的几十年内大兴封建,总共封了800诸侯。准确的数目应该是71国。其中,武王的兄弟10人(一说是15人或16人),姬姓的40人,其余勋臣、贵戚和一般子弟都得到了封地,做了大大小小的诸侯或卿大夫。

封邦建国的措施,就是在被征服的广大国土上,建立据点,并在这些据点里安插自己的兄弟、宗室或亲信,以实现有效的统治。

当时,成周是一个重要据点,那里集中了几乎最难驯服的商朝贵族。为了防止他们的反抗,周公派遣胞弟康叔驻守成周,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封地最大,商的旧都及其附近王室直接控制的地区,都是他的管辖范围,所以权势显赫。他除了统率驻扎在那里的八师军队外,还分得了“殷民七族”,其中包括陶氏(陶工)、施氏(旗工)、繁氏(马缨工)、锜氏(马锉工)、樊氏(篱笆工)、饥氏、终葵氏(椎工)等手工业奴隶。因此,卫国是当时的主要诸侯国。

周公派康叔去封地就任的时候,还谆谆教导他说:“到封地后,你要尽心尽力去做,不要贪图享受,醉心玩乐,只有这样,才能把殷民治理好。我听人说:‘民怨不在大,也不在小,在于使不驯服的人驯服,使不努力的人努力。’你的职责就是将周王的事业发扬光大,使殷民接受周的领导,帮助我王承受天命。”最后,他特别强调:“如果殷民反抗,便要坚决镇压。因为当国的人对罪犯宽容,上天给我们的规矩就会混乱和废弃。我们应当遵照文王的律条,去惩处那些罪不容赦的人。”但是,“执行刑罚时要谨慎。那些罪犯,如果不是偶然过失,而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其罪虽小,也要杀掉;虽有大罪,如果事出偶然,又能坦白交待,或自首悔过,表示决不重犯,仍可以免死,以观后效”。

康叔便是用了周公的这一套统治方法,把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殷民终于受到了感化,再也不敢与周族为敌了。

东方的奄和蒲姑是两个大国,曾是商的臣属,纣王的儿子武庚叛国时,又参与了暴乱。周公对这两个地区也十分重视,把原来奄国的领土封给了伯禽,建立了鲁国,都城在曲阜;同时,分给他“商奄之民”和“殷民六族”。因为周公经常住在王都,威镇东方,伯禽又是周公的长子,所以封土很大,得到的宝器也最多。周公还特地为伯禽建立了官僚机构,赐给他一套典册文物,也就是所谓“周礼”了。

伯禽去封地的时候,周公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尽管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地位不能说不显贵了,但是,我办起事来,仍然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就连洗一次头,吃一餐饭,有时也得多次握着头发,或是放下碗筷,去处理急事和接待客人。你这次到鲁国上任,千万不要自恃出身高贵,骄傲起来。”

伯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对周公的治国安民之道深有体会。他一到鲁国,便花大力气和那里的贵族来往,与他们结成联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然后着手改变鲁地风习,改革旧有礼制。不过,伯禽也不是单靠笼络来治理鲁国的。正像周公教导的那样,他一方面“启以商政”,就是说统治的时候要正视现实,适当照顾到殷人的特点,不要急于把周朝的传统和法制强加到他们的头上,另一方面,又“强以周索”,如果殷人不服从周朝的法律,就要像周公告诫康叔在卫国施行的那样,坚决予以惩罚,直至处以死刑。

姜太公既是周的重臣,又是姜姓的大族长。为有效地控制蒲姑国的人民,他受封到了这里,建立了齐国,立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太公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在灭商和平定管、蔡、武庚之乱的东征中立过汗马功劳,因而受封的土地也很大。

成王的弟弟唐叔封在夏的故地(今山西太原以南),建立了晋国。由于成王宠爱唐叔,所以唐叔得到的宝器很多,并且分得了“怀姓九宗”和“职官五正”。怀姓九宗原是商族的种族奴隶,现在换了主人,成为周朝的种族奴隶了。职官五正是周贵族手下监管并剥削奴隶的各种职官。

周的另一位贵族,即召公的儿子,被封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建立燕国,建都易(今河北易县),后迁蓟(今北京)。从辽宁凌源发现的大批铜器提供的信息看,可以推测,在西周初年,燕国的政治、经济势力,已经伸展到了这里。燕国的封地和齐、鲁、卫、晋等国互成角之势,都是周朝统治者精心安排的。

在东方,商朝只剩下了一个宋国,它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武王征伐纣王时,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用绳索捆绑自己,口里含着宝璧,族人抬着棺材,向周人乞降;后来,武庚发动叛乱,微子也没有参加,因此,宋国便被保留下来。尽管这样,周朝对它并不放心。为了监视它,还在宋国附近建立了陈(河南淮阳)、杞(河南杞县)、焦(安徽亳县)等三个小国,他们分别是帝舜、大禹和神农氏的后代。

周朝除了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建立许多封国,以对付被征服的商族及其同盟者外,又在江汉地区分封了许多小邦,钳制同商关系密切的徐、楚等国。今江苏南部的吴国,是古公父的儿子、季历之兄太伯、仲雍率众逃到那里,同当地居民结合起来建立的,同周是宗族关系。吴国是周朝追封的,来往不多。

这些大小封国,在建立初期,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鲁、齐、卫等三国。鲁和齐处在夷族包围之中,而卫国更是殷顽的集中监管地。只是经过近十年的苦心经营后,东方才算安定下来。

封邦建国,表现了周公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康叔封在卫,控制了最难对付的商朝贵族;鲁、齐两国代替了奄和蒲姑,制服了旧势力的反抗;燕、晋两个据点,除拱卫王室外,还可以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入侵。这样,周王室就处在一个安全的屏障之中了。

受封的诸侯又在国内把一部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建立采邑,叫做“立家”。这些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便构成了周朝统治的基础,组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包括许多诸侯国、卿大夫采邑在内的专政体系。

为了使周朝更有效地统治广大的奴隶和殷族奴隶主,周公还设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央有太师、太保,他们处于弼辅地位。还有“三事大夫”和“六大”以及司徒、司空、司马等名目。“三事”指三种官职,即常伯、常任和准人,分别掌管民政、人事、司法工作。“六大”是周朝政府中的卿事寮组织。这六种官员随侍国王左右,以备顾问和调遣。此外,各诸侯国也设立了一套相应的政治、军事机构。

同姓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着政治上的从属关系外,还利用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度。宗法关系的核心是确认嫡长子的继承权。这种继承权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嫡长子不仅可以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政治地位。获得这种继承权的人叫做宗子。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长子,因而也就是天下的太宗,政治上的共主。各同姓诸侯国则为小宗,这是对天子而言的,但在自己的国内,他便是太宗了。宗法制度不仅应用于周室同姓间,而且和异姓诸侯间也发生关系。按照周朝的规定,同姓不能通婚,所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周族的奴隶主阶级就通过宗法制度,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统治大网。

宗法制又被用来区别贵族的等级,形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阶梯。所谓“臣”,内容也是十分具体的。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贡献祭品、珍宝和土特产品;作战时还得为国王提供军队,而且要自带武器装备和给养,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大夫对诸侯,士对大夫也是一样。

从此以后,周天子便有了牵制各国诸侯的两件法宝——封建制和宗法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相关参考

把法家理论运用到法制建设中的秦朝,有哪些鲜明的法律特色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其创立的国家制度、法律制度对后世封建国家一直有重要的影响。关于秦朝法律你了解多少?秦朝法律特色是怎样的?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一直在秦国实际政治和法制建设

夏商周 为什么周代会出现“封建制”?

“封建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实并不是周人的创新之举,而是源于历史经验的总结;之所以在西周时代正式得以确立并逐渐走向成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知道,在周之前的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了“方伯制度”(

明朝历史 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设

  明初的制度对整个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制度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就埋藏在朱元璋的心中。  说起法制建设,大家可能很难把这个现代化的观点和封建君主联系起来,但朱元璋实在是个

秦朝法治介绍――秦朝完善的政治法律体系

  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法律制度,结束了我国奴隶制的历史,开辟了我国封建法制新时期。>  汉朝法制既用法家之法,又用道家思想,并辅以儒家思想为法制指导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归纳越详细越好■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

清朝法治介绍――清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

  清朝统治者从关外时期起,就重视借鉴明朝法制的得失,注意吸收明朝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参汉酌金”的立法原则,即参考明朝法制为代表的汉族封建法制,根据时代的进步斟酌吸收满族固有的习惯法。>>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商西周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文字: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春秋晚期人

开启八百年大周的关键性战役 揭秘商周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熹微的晨光照亮了东方的天空,从黎明前的黑暗中,一幕庄严肃穆的场景渐渐凸显出来。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数百辆战车齐齐整整地一字排开,消失在视野尽头。每辆战车由四匹平行排列的战马所拉,车上站着三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