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 八王之乱
Posted 司马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 八王之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春天,晋武帝司马炎因纵情声色,元气大伤,一病不起。那时,元老重臣相继过世,朝廷大权落到杨皇后的父亲杨骏手里。他笼络亲信,排斥异己。晋武帝的叔父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子),辅政多年,成为杨骏揽权的主要障碍。杨骏终于说动武帝,任命司马亮为大司马,都督豫州军事,准备催他上任,只是因为武帝病重,暂时留在京城。
四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晋武帝奄奄一息。杨皇后趁此机会,口传圣旨,命中书监华廙(yì)、中书令何劭草拟遗诏,加封杨骏为太子太傅、太尉,掌管全国兵马,辅佐新主。
晋武帝刚一咽气,杨骏便迫不及待地把司马炎的次子司马衷扶上帝位。他就是晋惠帝。
司马亮一气之下离开洛阳,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司马衷是个白痴。他在位的时候,天灾频仍,战祸绵延,田地荒芜,百姓啼饥号寒、冻馁而死者比比皆是。有人奏请赈济灾民。这傻瓜皇帝听了感到奇怪,口里念着:“这些百姓也太笨了,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责怪灾民不去吃肉粥,这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国家又怎能不乱呢?
早在西晋建国之初,他的父亲司马炎就埋下了致乱的种子。
司马炎为了统固统治,大封宗室,将司马家族中的子弟27人封为藩王,给受封者以军政大权,允许拥有军队,取消了州郡的武装力量,造成众星拱月之势。以为这样日后中央一旦有事,便可一呼百应,八方援救。没想到到了后来,诸王拥兵自重。晋武帝一死,早已虎视眈眈的藩王们就开始争夺权力,酿成了一场长达16年之久的战乱。
晋惠帝虽是白痴,他的皇后贾南风却是个不平常的女人,风流泼辣,阴险奸诈。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三月,贾南风勾结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的第五子)带兵入京,以谋反罪诛杀了杨骏,将杨太后废为庶人,关进金墉城,让她绝食而死。
贾皇后的恣意妄杀,杨氏家族的被诛,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杨骏死后,贾皇后下诏令汝南王司马亮入朝与老臣卫瑾辅政。这两人都有从政经验,贾南风无法专权,深以为恨。两个月后,她指使司马玮杀死司马亮,然后又下诏将司马玮害死,罪名是擅杀大臣,图谋不轨。
一箭双雕,除去两个政敌,贾南风便完全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贾皇后没有儿子。宫人谢氏的儿子司马遹(yù)被册立为太子。贾南风忧虑太子一旦登基,谢氏将来会像自己过去对待杨太后那样对待自己,便拟谋害太子。
一天,她邀约太子赴宴,热情地劝酒,诱骗他抄写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劝惠帝退位的奏章。贾皇后以此为据,诬陷太子谋反,将他废为平民,不久派亲信将他毒死,然后又以欺骗手段诱使惠帝将自己的韩姓养子立为太子。掌握京都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趁机举兵,得到了齐王司马冏(jiǒng)(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之继子司马攸的儿子)和梁王司马彤的大力支持。司马伦处死了独揽朝政11年之久的贾南风。
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废了惠帝,登上皇位。为收买人心,他滥封官爵,凡是帮助过他的人都得到了升迁。照例,新贵们的帽子上都得饰以貂尾。一下子哪来这么多貂尾呢?有人想出个办法,弄来许多黄狗的尾巴,吊在新贵们脑后,以假代真。一时京城传为笑料:“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谋朝篡位,引起诸王的不满。出镇许昌的齐王司马举兵讨伐,得到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yóng,司马懿重孙)的响应。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双方死伤十余万人,最后洛阳城破,司马伦下台,他和他的四个儿子同时被赐死。惠帝复位。
不久,司马颙回长安,司马颖退邺城,司马冏留在京城辅政,被任命为大司马。
第二年春天,皇太孙司马尚病逝。按例,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yì)(司马炎第六子)是武帝的儿子,都可以凭皇帝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哪知司马冏为了长期把持朝政,竟不顾大臣们反对,将惠帝的侄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立为太子。为此,司马颖、司马跟司马冏之间又结下了冤仇。
太安元年(公元302年),司马颙派兵2万进攻洛阳。司马乂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佯装起兵响应,选派一支精干的骑兵突然攻入洛阳,杀死了司马冏,控制了洛阳的局势,接管了政权。
次年,司马乂遭到司马颙和司马颖的攻击。正在洛阳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重孙)趁机调动禁军,生擒了司马,将他用火烧死。司马颖进兵洛阳,自封丞相,掌握了朝廷大权。司马越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心里不平,便以惠帝的名义,起兵“靖难”,结果被司马颖战败。
幽州刺史王浚,一向与司马颖不和,便联合鲜卑、乌桓等族,起兵攻入洛阳。司马颖抵挡不住,挟持惠帝逃往长安。此前败走东海郡的司马越见王浚力量强大,便与之联合向关中进攻,掳司马颙、司马颖等人。随后将他们押至洛阳处死,接着又派人用麦饼毒死惠帝,另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皇帝。他就是晋怀帝。
“八王之乱”至此结束。在混战的16年中,司马氏家族相互残杀,八个王死了七个,最后司马越坐收渔人之利。
相关参考
西晋八王之乱解密 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似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混乱、最持久的一段分裂割据时期。从189年董卓乱汉到589年杨广南下灭陈重
西晋八王之乱解密 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似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混乱、最持久的一段分裂割据时期。从189年董卓乱汉到589年杨广南下灭陈重
魏晋时期帝位的更替多是通过宫廷政变来实现的。晋武帝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的结果,要防止这种事件的重演,就必须培植皇族在地方的势力,使其成为维护朝廷的可靠力量。因此,他在即位以后就
《三国全战》 ”八王之乱”发布,守百年汉土的西凉铁骑值得了解
随着世嘉出品的《三国:全面战争》首个章节DLC「”八王之乱”公布,冷门的西晋史也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董卓凭其祸乱天下,曹操差点被其阵斩,汉末三国的西凉铁骑有多强》介绍了汉末三国
西晋八王之乱 背景分析及参加动乱的诸王 三国魏国的时候,曹爽当政,有者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家
西晋八王之乱 背景分析及参加动乱的诸王 三国魏国的时候,曹爽当政,有者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家
西晋时期,中国发生,、司马伦、司马越等八王发动夺权内战,最终东海王司马越攫取朝纲,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八王之乱发生在什么时期 291年—306年,八王之乱爆发,它是发生于中国西
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八王之乱对社会的影响如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西晋的一场动乱,起因是为了争夺皇族的中央政权。自公元291年一直到公元306年结束。一共持续了十六年之久,是中国皇室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动乱。简单的可以将八王之乱概括为最开始的杨骏的单独政
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八王之乱对社会的影响如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