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 淝水之战

Posted 三国

篇首语: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 淝水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苻坚占据中原后,迫不及待想要进攻东晋,谋求全国统一。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东晋派车骑将军桓冲统兵10万,直逼前秦的襄阳和今湖北、四川等地。这给苻坚找到了一个进攻东晋的借口。

那时,朝臣都极力劝阻,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苻坚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听不进反对意见。他说:“伐晋是替天行道,统一是千秋功业。我有雄兵百万,猛将如云,大军南指,定能旗开得胜,哪里会有闪失?大家不必多虑。”

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征集了大量兵丁、马匹和其他军用物资,号称百万雄师。八月,苻坚以苻融为先锋,领兵25万先行;姚苌率梁、益二州兵马,自蜀中沿江东下。东西两路,水陆并进。苻坚亲统大军殿后。

前秦的先头部队进展神速,旗开得胜,连战皆捷。

一向钩心斗角、各怀异志的东晋统治集团,大敌当前,由丞相谢安协调,决心捐弃前嫌,同心协力,抵抗前秦。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石负责指挥全军,谢玄为先锋,8万大军开赴洛涧(洛水注入淮河的地方,在安徽定远西)以东,设寨固守,又派龙骧将军胡彬率领5000名水军驰援淝水岸边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

谢安布置停当,回都督府休息。自此以后,他整天同幕僚游山玩水,投壶下棋,全不过问军事。当时,京城里人心惶惶,以为亡国在即,有钱的人家都在收拾细软,准备逃往他乡。后来看到丞相还像往常一样潇洒自在,心神也就安定下来。谢安这样做,就是为了安定人心,其实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战争的情况。

苻融率领的前秦先头部队进抵淮河北岸的颍口(今安徽颍上正阳镇),苻坚统领的主力部队也赶到了项城(今河南项城),凉州的人马才刚刚到达成阳,幽州、冀州的军队还未按时进入指定地点。

苻坚求战心切,不等各路人马汇齐,就命苻融进攻寿阳。胡彬奉命率部增援,未至半途,便接到了寿阳失守的消息。他当机立断,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北)。刚刚扎下营寨,秦军蜂拥而至,围得水泄不通。

苻融攻下寿阳后,一面攻打硖石,一面派部将梁成领兵5万西进,攻下了洛涧,切断了晋军的退路,把谢玄的部队阻挡在洛涧以东。

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军粮短缺,派人潜出重围,向谢石求救。不料书信被秦军截获。苻坚以为晋军兵少,粮食又缺,定难长期坚持,便将主力留在项城,只领8000名骑兵秘密开赴寿阳,准备歼灭硖石的守军。

十一月,晋军刘牢之率精兵5000名夜袭梁成的军营,斩梁成及以下将领十余人,士卒数千。秦军渡淮逃窜,又被歼15000余人。

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水陆并进,前锋直逼淝水(今安徽寿阳东瓦埠湖至淮河的一段河流)。谢石带领部队渡过洛涧,在离寿阳城4里外的八公山下安营。

苻坚得知晋军乘胜前进的消息,忙同苻融等人登上寿阳城楼观察,但见晋军布阵严整,旌旗映日,不觉心胆俱寒。再向远处眺望,又见八公山上草木摇晃,以为都是东晋伏兵。苻融传令各部严守淝水西岸,与晋军隔河对峙。苻坚与苻融商量,派尚书朱序到谢石军营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襄阳守将,兵败被俘,虽被前秦任为尚书,但还没有忘掉晋朝,总想找个立功补过的机会,便接受了劝降的任务。

朱序密告谢石:“苻坚只领八千人马秘密来到寿阳,将军可趁秦军尚未集结之机,迅速发起进攻,挫了他的锐气,秦军就会全线崩溃。”

谢石、谢玄、谢琰研究了朱序的密报。谢石听说苻坚在寿阳,有些害怕,不想速战。谢琰主张马上出兵,他说朱序的意见很好。谢玄赞同这个主张,指挥各路军队推进到淝水东岸,和对岸的秦军对峙。

秦军沿岸布阵,晋军要渡淝水有很大困难。几次挑战,秦军都不应战。谢玄就派人到寿阳去见苻融,要秦军的阵地向后作少许移动,腾出一块空地作为战场,待晋军渡过淝水,再与秦军决战。

苻融同苻坚商量后,认为这对秦军有利,可趁晋军半渡之时突然袭击,定可大获全胜。

到了约定的日子,秦军果然拔营后撤,晋军抢渡淝水。秦军士兵中,多数是强征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本不愿为苻氏卖命,一听到撤退的命令,就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泄不可遏制。

晋军渡过淝水,在谢玄、谢琰率领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撤退中的秦军冲杀过去。朱序这时放开嗓门,跟在秦军后面高声喊叫:“秦军败了,快逃命啊!”只顾后退的秦兵不知虚实,听到朱序的叫声,慌了手脚,逃的逃,躲的躲,撞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苻融为了控制局面,连忙冲入军中,斩了几员偏将,企图阻止大家逃跑,不料马失前蹄,摔倒地下。还来不及爬起,便被冲杀过来的晋军乱刀砍死。

苻坚见败局已定,只带了几名侍卫,调转马头拼命向北逃命。他在逃经八公山下时,听到鹳鹤的鸣声和寒风的呼啸,也以为是晋军追杀过来,直吓得胆战心惊,顾不得肩头的箭伤,一个劲地策马狂奔,直逃到淮北地区。

淝水之战,由于晋军同仇敌忾,将领指挥得法,以8万的兵力打败了苻坚几十万的军队。

捷报传到建康时,谢安正在跟朋友对弈。他不动声色,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下完棋回内宅时,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过门坎的当儿,把木屐上的铁齿也撞断了。

苻坚回到关中后,慕容垂等部将纷纷拥兵叛秦。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七月,羌族贵族姚苌杀了苻坚;次年进入长安,做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后秦”。北方又陷入了分裂割据和混战的状态。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东晋历史上淝水之战,究竟是谁打败了苻坚

东晋历史上淝水之战,究竟是谁打败了苻坚?  淝水之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当之无愧的大乱世。在这个大乱世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臣宿将,英雄名士。在魏晋前期的各方势力中,最为了得的当属石勒。石勒

究竟是谁打败了苻坚? 东晋历史上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当之无愧的大乱世。在这个大乱世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臣宿将,英雄名士。在魏晋前期的各方势力中,最为了得的当属石勒。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罕见的英明君主,奴隶出身的他

究竟是谁打败了苻坚? 东晋历史上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当之无愧的大乱世。在这个大乱世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臣宿将,英雄名士。在魏晋前期的各方势力中,最为了得的当属石勒。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罕见的英明君主,奴隶出身的他

淝水之战知名度低于赤壁之战的真正原因 淝水之战简介

  魏晋时期,有四场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和淝水之战。这四场著名战役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后,曹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后,南北对峙;夷陵之战后,三分天下局面而成;淝水之战后,苻坚

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后和晋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两场战役都是中国北方军队输给南方的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在哪?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不同点在那?下面本站

淝水之战作战地图 淝水之战伤亡人数是多少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以东晋全面胜利告终,前秦被歼灭和逃散的有七十多万人,而当时东晋的兵力只有八万多,可想而知此次对战双方的兵力相差多少。  淝水之战作战地图  通过淝水之战地图,可以看到东晋胜利绝

淝水之战东晋统帅是谁 淝水之战前秦的统帅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淝水之战东晋统帅是谁  淝水之战东晋统帅为。  在中谢安作

晋朝历史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淝水之战为何会发生?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淝水之战

晋朝历史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淝水之战为何会发生?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淝水之战

揭晓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历史真相 淝水之战始末

淝水之战始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北方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据史料记载,这次战役最后以8万晋军大胜80多万前秦军而告终。但有人对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提出了质疑:淝水之战真是以少胜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