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 裴秀和郦道元
Posted 三国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 裴秀和郦道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 裴秀和郦道元
裴秀和郦道元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学专著中,有的记述了山川形胜,有的记载了行政疆域。这些成就至今仍为学者们珍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事业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这里介绍的两位地理学家,一个是发展制图理论,创立“制图六体”的裴秀,一个是考源辨流,为《水经》作详细注解的郦道元。他们的杰出贡献,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禹贡地域图
我国绘制地图的历史,可追溯到《尚书》和《史记》的成书年代。在这两部史书中,就有原始地图的记载。长沙马王堆还出土了详细标出山川、道路、聚落等内容,设置统一图例的地图。但从总体来看,大多简略粗糙,山脉、河流、疆域记载很不完备,更无方位和比例标示。裴秀总结和继承了前人制图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绘制地图的理论和原则,即“制图六体”。
裴秀,字季彦,出生在魏晋时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一个世代为官吏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魏文帝的尚书令。裴秀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八岁时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受到乡邻的称誉。长大后顺利步入仕途。他多次随军征讨,游历了名山大川,获得很多地理知识。
司马炎建立西晋政权后,裴秀奉命接收曹魏收藏的地域图籍,后来担任司空的官职。因工作关系,他经常接触秘密图籍,对地图的重要意义和地图编绘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其中有一幅《天下大图》,据说用了18匹白绢,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还是裴秀想了个办法,将它缩成了一丈见方,才派上了用场。
裴秀是用什么方法缩小的呢?他用的是“分率制图法”,即以一分代替十里,以一寸代表百里的比例。这样制出来的地图,面积大大缩小,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山川形势,道路关隘,名都大邑,一目了然。
裴秀以一丈见方面积缩绘的《地形方丈图》,比例尺约相当于1/180万。这一成就,在1600多年前出现,是了不起的创举。
早在战国时代,便出现了我国第一篇地理著作《禹贡》。它以山川湖海等为标志,把全国分为九州,然后分别叙述了各州山岳、河流、土壤、物产以及应贡纳的物品等,后来成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和绘制地图的依据。到了魏晋时期,山川、地名多有改变,存在不少错误。裴秀悉心考订,绘制出了《禹贡地域图》18幅,对古代的九州、西晋时的16州以及郡国县邑的疆界和所属的乡村、古今地名的对照、水陆交通要道等,都标示得一清二楚。
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未能保存下来。所幸的是,他在图前写了一篇序言,后人通过这篇文献,看到了他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创立的绘制地图的理论,即“制图六体”,它包括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和迂直等六种要领。分率,即比例尺;准望,就是方位;道里,即路途距离;高下,即地形高低;方邪,即角度大小;迂直,即道路、河道、山脉的曲直。“分率”和“准望”最为关键。研究表明,今天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经纬线和地图投影外,裴秀几乎都提出来了。他绘制的地图,应该是当时最精确最科学的地图。他的“制图六体”,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完整的地图绘制理论,也是世界科学理论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水经》作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述河道和水系的专著。旧说为汉代桑钦所撰。但从所记的地理情况看,可能为三国时的作品。书中简略记述了当时我国境内137条河流和河道经过郡县都会的名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公元6世纪初,北魏官员郦道元对《水经》进行补充和考订,写成了一部自然地理学巨著,它就是一直为后代文人广泛推崇、倍加珍爱的《水经注》。为了完成这部著作,郦道元进行了几十年的准备工作。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鹿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吏家庭。长大后,随父亲官居山东,漫游了山川名胜,对自然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官后,他到过现在的河南、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四川、湖北等地,公余之暇,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对照古籍,验证山脉水系的确切源头、流经地域以及沿途风景名胜。他认真“脉其支流之吐纳,诊其沿途之所缠。访读搜集,辑而缀之”,遇到疑难问题,还虚心向当地官民求教。
他在考察渭水时,听说曾经辅佐武王建立西周的吕尚曾在溪把钓,就专程前往考察,找到了姜太公垂钓时住过的石屋;通过访问,又获得了入周前的种种传说。后来,他给渭水作注的时候,就把这些轶闻写了进去。
郦道元到长安后,走访了西汉未央宫的遗址仓池。仓池有个渐台,据说当年王莽为避“绿林之乱”曾在这里栖身,后被一个屠夫杀死。郦道元经过核实,也将它写进了渭水的注文里。
他非常注重水道流经处的碑刻,其中有关水道的记载,便成了他判断水道流经地的重要依据。对前代和当世的资料,他都仔细分析,力求准确无误,才加以引用;前人疏漏或谬误之处,一经发现,都要据实指出,从不穿凿附会。郑玄是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水经》引用他的解说共18条,郦道元就指出了4处错误。对无法弄清的问题,他既不盲目依赖古籍,也不轻易听信传闻,宁愿将疑点留给后人。所以注文中常常可以看到“未知所是”、“未知所从”等字句。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后辈学者的楷模。
他参考的古籍有437种。大约在公元512年至518年间,郦道元终于实现了为《水经》作注的理想。
《水经注》共40卷,30多万字,比原书多出了20倍。它系统地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1252条河流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并以水道为纲,记叙了沿河地区的山陵、原隰(xí,低湿的地方)、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也都将它们写入有关条目,增强了注文的可读性、文学性。因而,这是一次工程浩繁的再创作。
《水经注》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后来,郦道元做了北魏御史中尉。他执法严猛,不避权贵。关中萧宝夤(yín)密谋兴乱,他担任关右大使,牵制萧的行动。萧宝夤便在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设下伏兵,趁他不备,将他杀死。
郦道元生活在南北朝并立的北魏,不可能对他所写到的地方一一进行实地勘察,引用的书籍也不可能完全确实可靠,因此,《水经注》中产生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
相关参考
(224—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大臣、学者。少年时便颇有名气,时人称赞道:「后进领袖有。」> 经度辽将军毌丘俭推荐,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又世袭父裴潜爵位清阳
裴秀,魏晋时期地图学家、地理学家、政治家,裴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裴秀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水经注》书影东汉末年桑钦著(也有认为是魏晋人著)一部记载我国河流的书叫《水经》,书中记述的河流共137条,叙述比较简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根据自己多年调查研究的成果和对三百多种前人著作的考证,为《水
中文名:韩淑秀 出生日期:1891 逝世日期:1925 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www.cha138.com 观点:反对歧视妇女 丈夫:郭松龄韩淑秀——被称赞为奉天奇女子 韩淑秀(18
三国之无限召唤中主角召唤了哪些人物鼓上蚤,时迁。浪子,燕青。程咬金智多星,吴用傅友德苏定方范仲淹花木兰花容满桂袭人刘基,字伯温李秀成长孙无忌高宠裴元绍宋应星怀文裴秀裴秀斛律光杨延昭乔致庸李岩王离张万钟
个人资料 裴秀彬(1976年12月9日),韩国男演员。2008年的电视作品《风之画师》SBS演技大赏新人奖,获得此奖项。2009年演出的电视剧《灿烂的遗产》,该剧创下超过47.1%的
裴秀,字秀彦,河东闻喜(在今山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曾担任过司空等职,掌管土地、制图等工作,在制作地图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裴秀的最大成就是制成“制图六体”,即制图所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律,共有六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初期纸绘图。但是,我国绘制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诗经·周颂·般》记载:“隋山乔岳,允犹翕河。”郑玄解释:“犹,图也。皆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即将山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三国魏晋的史书也好,小说也罢,我们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官职名称绕晕,文官还好,多看几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书、州牧、刺史、太守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三国魏晋的史书也好,小说也罢,我们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官职名称绕晕,文官还好,多看几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书、州牧、刺史、太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