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

Posted 都督

篇首语: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三国魏晋的史书也好,小说也罢,我们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官职名称绕晕,文官还好,多看几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书、州牧、刺史、太守等,大多能搞清楚,可轮到武职,彻底抓瞎了。

不少人知道武职中的级别高低,例如最高级别的大将军,次一级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次一些的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征、平也是加方位)、四征、四平,以及最后的杂号将军。

这些将军名号大多是了解的,可对于护军、领军以及三国两晋时期的“都督”就有点懵了,护军、领军、都督同我们上述的将军,哪个权位更重呢?

两汉时期,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并不常设,朝廷有战事,便会任命一位大将为车骑将军或车骑大将军,带不带“大”字,须得看这位大将的威望、资历的高低。

东汉外戚邓骘、窦宪,领兵讨伐匈奴、西羌等,皆是以“车骑将军”的名义出征。两汉时期,一旦出现骠骑、车骑名号,便是时局不稳有了战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虽然大多沿用汉朝制度,却也有所变化,比如骠骑、车骑的名号,就不能随便用,毕竟曹操没有当皇帝,刘备登基前不过是左将军,骠骑、车骑地位太高,谁又有资格做呢?

三国时期不同于两汉,它时局混乱,因此兵制在不断完善变革中,车骑、骠骑、大将军仅仅代表官位,具体实权,其实在护军、领军、都督手里。我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魏晋(以魏国、西晋)的兵制。

魏晋时期,朝廷的军队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军,由中枢朝廷直接掌控,另一种是地方兵,由刺史(管州兵)、太守(管郡兵)、县令(管县兵)等掌管。

汉末诸侯,董卓、袁绍、袁术等人,都是靠地方兵割据一方。因此司马炎灭吴后,决定“罢州兵”,不允许州郡建立地方兵,这是有历史根据的。

地方兵一般仅仅负责本地防务,防备敌方、维护治安等,有的时候还得接受中央军指挥,开赴战场。中央军是曹魏作战主力,分为中军、外军。

三国早期(曹操时期),各方势力都在扩张发展中,制度都不完善,没有所谓的中军、外军之说。直到曹丕黄初三年,命大将军曹真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才有了中外军的说法。

曹魏的中军的根基是虎豹骑,虎豹骑最早是曹操亲军,从这也能看出中军的大致作用——保卫君主安全。一般来说,中军是拱卫都城、皇宫的军队,也会参与对外作战,这并不是死规定。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都是中军将军,而四镇、四征等确是外军将军,两者不仅有地位上的差别,还有职权上的区别。

曹魏的中军由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五营组成,其中武卫营为精锐主力,许褚便是武卫将军,负责保卫曹操、曹丕安全。

中军的统帅便是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为正,负责皇宫、城内防务,中护军为副负责京城外部防务。司马师借助中护军的职务之便,才能私养3000死士,最后有了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资本。

外军更好理解——中央军驻守地方的军队,外军的指挥权在“都督”手中。司马懿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诸葛诞,都属于四镇将军,也挂有“都督”衔。四镇头衔,只是表面毌丘俭、诸葛诞二人级别高,都督保证了二人手中权力大小。

毌丘俭是镇东将军,扬州都督,诸葛诞也曾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正是二人能执掌一扬州的外军(都督衔),才有反抗司马氏的资本,不过司马氏实力更为强大。

司马氏篡魏过程中,为了收拢大权,不断将中军规模扩大,到了后期,司马氏手中握有20万中军,以绝对实力碾压曹魏,自不存在被曹魏翻盘的可能。

两晋时期,兵制发展逐步完善,能让我们一窥究竟。同曹魏一样,西晋也分中央军、地方军,虽然司马炎下旨罢州兵,但是不少州郡仍握有兵权,这是世家的“特权”。

东汉时期,大将军为军事首领(其实皇帝才是,只不过被外戚架空),西晋却是“都督中、外诸军事”才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所以司马炎一朝,仅有司马孚担任过,便一直空着,防备权臣篡权。

中央军同样分为中、外二军,中军也是西晋的精锐以及主力。西晋中军分为宿卫军、牙门军二部,宿卫军拱卫皇宫、京城,牙门军驻守于城外,起着机动部队和预备役的作用。

宿卫军只是一种习惯上的称呼,而非官方名,它整体建制有六军、四军、六校、二营。六军指领军、护军、左卫军、右卫军、骁骑军、游击军。六军是中军主力,负责守卫皇宫内部宫殿,地位较高于其他宿卫军。

四军指左右前后四军,每军有1000人,负责皇宫宫门警戒,前后左右表示方位,说白了就是东城门守卫军、西城门守卫军等。

六校营指原五校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加上新设立的细军校尉。每个校营大约1000人。二营指积弩和积射二营,每营2500人,由积弩、积射将军分别统领。

太子东宫同样有宿卫力量,也可划归为宿卫军,早期仅有左右卫率,后来又增加前、后卫率和中卫率,一共五军总兵力1万多。

外军同曹魏一样,中央军派驻地方的军队,一般由带有“都督某州诸军事”头衔的人(大多是西晋宗室)率领,都督制能促进西晋政局安稳,却也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两晋时期,车骑将军没有两汉那么显赫了,当然这里指的是权柄,而非地位,车骑将军还是最高级别的那一波,不过权柄已经归于“都督”手里,东晋皇帝和地方士族平分权力,诸如王敦、桓温都带着“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头衔,而都督也成了权臣标配。

西晋的中军、外军在内乱中消耗殆尽,使得匈奴、鲜卑、羌、氐等趁虚而入,使得神州陆沉,偏安江左数百年。这算是制度的错,还是人的错?

相关参考

揭秘房中术为何会在三国魏晋时期大行其道

  魏晋:在魏晋时期大行其道,比如就很虚心地学习这门学问,他的儿子更声称当时各个阶层的人都热衷此道,勤学苦练,甚至连都不肯落后,身残志坚,也坚持学习。>  但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房中术的理论实在是

三国魏晋朝时期美男嵇康竟然死于为好友出头?

嵇康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还弹得一手好琴。在正始末年,嵇康连同阮籍和竹林七贤开创了玄学。嵇康娶曹操曾孙女乐亭主为妻,后来被人诬陷,让司马昭处死。嵇康是会稽上虞人,因为曾祖父为了躲避仇家...

三国魏晋朝时期美男嵇康竟然死于为好友出头?

嵇康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还弹得一手好琴。在正始末年,嵇康连同阮籍和竹林七贤开创了玄学。嵇康娶曹操曾孙女乐亭主为妻,后来被人诬陷,让司马昭处死。嵇康是会稽上虞人,因为曾祖父为了躲避仇家...

甘肃有哪些英雄人物、奥运人物和名人

1)历史人物:王符(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赵壹(东汉著名辞斌家)姜维(三国时蜀国将领)皇甫谧(魏晋著名学者,医学家)傅玄(魏晋时期著名学者)索靖(晋代著名书法家)张芝(东汉大书法家)李广(西汉“飞将军”

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职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职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不少朋友都好奇,千牛卫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官职。实际上,千牛卫始于唐朝,专门负责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唐朝官职分为虚衔和实授两种,千牛卫大将

魏晋时期名人嵇康是谁

嵇康是谁嵇康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还弹得一手好琴。在正始末年,嵇康连同阮籍和竹林七贤开创了玄学。嵇康娶曹操曾孙女乐亭主为妻,后来被人诬陷,让司马昭处死。嵇康嵇康是会稽上虞人,因为曾祖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几个政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朋友提问:“魏晋南北朝”感觉明明晋在前魏在后,为什么要表述成魏在前晋在后,具体如何?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常见,只要是个国人,就应该对三国后期曹魏

为什么同性恋能风靡魏晋

为什么同性恋能风靡魏晋?魏晋的同性恋文化是怎么兴起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之世”,三国时期“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西晋“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汉人陷入亡

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房玄龄都称赞她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辛宪英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志中陈寿有幸阅读过很多诸葛亮的奏折,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很是客观,诸葛亮善于治国、治民、治军,唯独不擅长的就是打仗,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任何事都洞察先

从九品中正制,浅谈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任用发生了哪些改变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