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的影响

Posted 少数民族

篇首语: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的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的影响

八王之乱的影响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进行了历时十六年(公元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这次战乱不仅使西晋王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还对中国历史,特别是汉民族的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是当政的司马氏集团吸取曹魏政权被篡夺的教训,为保住自家江山,开历史倒车,大封宗室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司马氏政权缺乏合法性,统治基础不牢固,社会认同程度低(一般来说,由宫廷政变建立的王朝都比较孱弱,存在时间短,比如西晋之前曹魏、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各王朝等)。

  八王之乱持续时间很长,又主要在当时的统治中心洛阳附近进行,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最终导致了西晋灭亡和“五胡乱华”悲剧的上演。

  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乱所引发的“五胡乱华”给中原汉族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还对汉民族的人口结构、心理素质和民族自信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知道,汉民族的前身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古华夏部落联盟,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各个历史时期两千多年的演化,通过战争或交往逐渐融合、吸收周边各部族,至西汉中期正式定名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中原汉族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每次融合都是汉族主动以巨大的人口优势吸收其它部族,被融合或吸收的其它民族基本上都是学习、接受汉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又经过长时期的杂居共处,逐渐融入汉族,最终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经过多次的民族融合,汉族人口基数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至西汉末期总人口达五千万以上,那时就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但八王之乱以后被历史书上称为“民族大融合”的五胡乱华时期却和在此之前的民族融合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是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生产力,大批汉族人死亡或逃亡,致使汉族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例大大降低。据史料记载,八王之乱爆发前,西晋总人口约为三千万,北方发达地区(以洛阳、长安为中心)超过两千多万,其中大部分为汉族,(晋朝历史 www.lishixinzhi.com)但少数民族人口也不少。史书上说 “关中百万户,胡人居其半”,据此推算,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被称为“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应有五百万人左右。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至少需要在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下才能完全融合为汉民族的一部分,但八王之乱的爆发彻底打乱了这一进程。

  战乱之后,北方的剩下的汉族人口也只有一千万左右,和内迁的不数民族相比已没有多少优势,更重要的是,经过战乱,汉族的力量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为少数民族中野心家创造了霸占中原的机会,给后来的“五胡乱华”和民族大屠杀埋下了祸根。

  从匈奴刘渊建立政权到北魏统一北方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及汉族相互攻杀,损失都很大,其中以北方汉族损失最大。有资料称在石勒(羯人)统治时期,北方汉族只剩下约四百万人,所占比例已低于北方的“五胡”,成为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在这之后虽然经历了北朝近二百年的痛苦“融合”,而这种是在汉族人口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主要依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融合时间又短,还基本不具备民族融合所需的和平环境,融合的进程极不顺利,后遗症也比较多。所以,到隋朝建立,北方最后一个较有规模的少数民族——鲜卑消失为止,虽然汉族又成为北方地区的主体民族,但汉族本身人口结构却和八王之乱前有了巨大的变化。

  与此时同时,因战乱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也与当地的百越等少数民族进行了融合,相北方情况相似,迁入的汉族人在数量并不占绝对优势,融合的动力也主要来自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但环境相对和平,过程也相对顺利。

 

  从八王之乱到隋朝建立近三百年间,整个中国特别是北方,战乱不断,汉族和其它各民族也不断融合,最终以“五胡”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作为结局。虽然汉族仍然是整个中国的主体民族,但由于这次民族融合具体环境和条件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别,融合之后的汉民族人口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汉民族的心理因素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关参考

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八王之乱对社会的影响如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

晋朝历史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择录历史系列)  西晋皇朝大权落在赵王司马伦及佞臣孙秀手中后,西晋皇室的淮南王司马允心怀不满,就带领自已的七百多名死士,发动兵变,包围了司马伦

晋朝历史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  (择录历史系列)  西晋皇朝大权落在赵王司马伦及佞臣孙秀手中后,西晋皇室的淮南王司马允心怀不满,就带领自已的七百多名死士,发动兵变,包围了司马伦

历史秘闻 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

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八王之乱对社会的影响如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

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

八王之乱的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八王之乱对社会的影响如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

晋朝历史 说说晋朝八王之乱的那些事儿

杨骏之死  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三月,命在旦夕的武帝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日不多,而太子司马衷又是个白痴,选谁做顾命大臣让他颇为头疼。再三思量,武帝在临终时以侍中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为顾

历史人物 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司马乂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司马乂国籍:西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277年逝世日期:304年1月28日职业:藩王、皇子主要成就: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籍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爵位:长沙王官职:抚军大将军谥号:厉王

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

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

历史人物 贾南风真的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贾南风是引发八王之乱的祸首吗?史书记载疑点重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西晋立国不久便爆发了一场持续十六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新生的政权因此走向崩溃,并迎来人所周知的五胡乱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