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度君子之腹

Posted 小人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度君子之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语出]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春秋时,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这时,诉讼的一方把一些歌女和乐器送给魏献子,魏献子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再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答应了。

 

  退朝以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等到摆上饭菜,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说:“我听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这是为什么?”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们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魏献子兼中军元帅)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够吗?’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齐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觉得阎没和女宽是用这些话来劝自己不要受贿,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梁上君子成语故事_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梁上君子成语故事_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梁上君子  【拼音】:liángshàngjūnzǐ  【解释】: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梁上君子的含义 梁上君子的主人公是谁

  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原文  梁上君子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白居易是君子还是伪君子?历史名人

  诗人白居易是个“伪君子”?  中学课本里白居易的《卖炭翁》被好多人反复诵读好多年,“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老人,年岁苍老为了谋生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卖辛苦砍伐来的木炭,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白居易是君子还是伪君子?历史名人

  诗人白居易是个“伪君子”?  中学课本里白居易的《卖炭翁》被好多人反复诵读好多年,“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老人,年岁苍老为了谋生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卖辛苦砍伐来的木炭,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谁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典故介绍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君子就应该以理服人,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但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么?可能大家很难想象,这句话的原型出自刘邦的口中。虽然刘邦是西汉开朝皇帝,但他的形象似乎很难

历史人物 《三国志》里真君子还是《演义》里伪君子

  史书《》里,陈寿对于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子之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子之国籍:中国民族:中原族出生地:燕国死日期:前314年职业:燕国国君子之人物平生燕王信托子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相,位高权重,独断政事。早先,纵横家苏秦在燕国时,子之与苏秦结成亲家

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伪君子吗

刘备是伪君子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但是有人却说刘备是伪君子。那么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呢?刘备画像首先,之所以会有刘备是伪君子的说法,是因为刘备爱哭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了。有一句歇后语便是刘备的江山—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都是怎么死的?戊戌六君子死亡真相被篡改了么?

今天是戊戌年,所以也是趁此机会和大家讲讲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是清朝时期的维新志士,但最后还是都不多慈溪太后而惨遭杀害。其实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维新志士,只是大家都没能联合自己的力量一起行动

历史秘闻 古代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論語·為政》中有雲:「”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孔子認為君子不能像某種器具一樣,只有一個用途,君子應學識廣博、技能廣泛。古代對於君子學識和技能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要精通六藝,即:禮、樂、射、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