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动口不动手是谁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典故介绍

Posted 项羽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是谁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典故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谁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典故介绍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君子就应该以理服人,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但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么?可能大家很难想象,这句话的原型出自刘邦的口中。虽然刘邦是西汉开朝皇帝,但他的形象似乎很难和君子联系到一起,当时刘邦的原话是“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这次就借这样一个机会,同大家简单讲讲“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典故故事,看看刘邦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样一句话的。

  秦朝末年,宦官赵高当政,胡亥昏庸无道,以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趁势起兵造反,虽然最后兵败被杀,但是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军却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虽然秦朝灭亡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来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谁才是中原的统治者呢?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刘邦根本无法与项羽较量,项羽巨鹿之战力败秦军四十万主力,坑杀了二十万秦兵,震惊天下,占据咸阳之后火烧阿房宫,结果天下最富丽的宫殿就这样被他一把大火烧了。

  项羽势力的巅峰时期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那个时候的项羽如日中天,谁也不放在眼里。反观刘邦,兵微将寡,虽然自己先占据了咸阳,但却因害怕项羽而不敢自称为关中王,于是退到西川,表示自己不敢与项羽争霸。

  但这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总是避免不了的,楚汉争霸开始之后,项羽完全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刘邦虽然有韩信,但项羽也绝非泛泛之辈,他不仅武艺超强,而且指挥能力也是非常出色。刘邦率五十万大军与项羽决战,结果项羽的三万大军打的刘邦溃不成军,就连他本人也差点成为项羽的俘虏。

  

  不过项羽虽然厉害,但却孤傲,他自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往往不愿意采取谋士的建议,甚至有时候会想出一些令人觉得“哭笑不得”想法。公元204年,项羽与刘邦对峙,不过项羽的援军被截,迟迟无法赶到,再加上自己军中的粮草所剩不多,于是他想速战速决,同时想出来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是与刘邦单挑,谁赢了谁就是老大,这一听感觉有点像剑客之间的决斗,几十万人之间的战争瞬间让项羽变成了“个人秀”。

  不过刘邦可不那么傻,他回了项羽一句话,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中国文人的口头禅,那就是“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刘邦知道自己单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以项羽的武功,天下难找出第二个能够与他匹敌的高手。刘邦虽然好耍无赖,但是他却赢了最后的战争,反观项羽,出生名门之后,却因为孤傲而藐视所有人,最终注定只能成为一个西楚霸王,而不是一代帝王。

相关参考

为得到敦煌壁画,一边画一边剥

  沈尹默曾用“且安笔砚写敦煌”称赞从敦煌壮游归来的好友张大千。张大千向来以“君子动口,小人动手”的“小人”自居,只会动手画画,拒绝动口发言,仅有的“动口”与“立言”都留给了敦煌。一次是做敦煌口述,由

心理学知识 爱情若是场游戏,也只有认真玩的人才会赢

人自古被分成二类:一曰君子,一曰小人。二者泾渭分明。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言于义,小人言于利;君子求诸它,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为何斩杀不了吕布,有一个深藏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三英战吕布”了,一场战役中包含了三位三国之中的顶级名将,就连从来都是「”动口不动手”的刘备也参加了战团,其精彩程度固然让人拍案叫绝。可是不知您有没有想过,刘关张三兄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为何斩杀不了吕布,有一个深藏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三英战吕布”了,一场战役中包含了三位三国之中的顶级名将,就连从来都是「”动口不动手”的刘备也参加了战团,其精彩程度固然让人拍案叫绝。可是不知您有没有想过,刘关张三兄

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介绍

要说司马懿还不是司马家最厉害的角色,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要比司马懿狠,司马师敢废除皇帝重新立储,司马昭敢直接杀皇帝,野心都要比司马懿大的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过,那这句话到

历史典故 弃笔投戎是谁说的?又有什么样的典故?

弃笔投戎是谁说的?又有什么样的典故?  弃笔投戎是指丢掉手上的笔,投入到军队之中,这个成语也是指读书人觉得无用,便丢弃比,投入到军队中建功立业,那么弃笔投戎是谁说的?又有什么样的典故?下面就由小编来为

历史典故 梁上君子成语故事_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梁上君子成语故事_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梁上君子  【拼音】:liángshàngjūnzǐ  【解释】: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梁上君子的含义 梁上君子的主人公是谁

  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原文  梁上君子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

历史典故 先发制人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先发制人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先发制人的意思是指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那么,成语先发制人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先发制人出自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先发制人的故事 成语先发制人的主人公是谁

  【拼音】先发制人xiānfāzhìrén  【释义】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