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日本奈良时代的绘画与雕刻
Posted 风俗画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 日本奈良时代的绘画与雕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历史 日本奈良时代的绘画与雕刻
奈良时代的绘画作品主要有佛画、反映世俗的风俗画、山水画,都受到唐绘画的极大影响。 佛画强烈地体现着唐代的画风。如奈良法隆寺金堂内的壁画,在四个最大的壁画上画着四个天界的景象,在每一天界的中央是主佛法座,周围则画有众菩萨及四天王,上面画有宝盖,宝盖左右各有一个飞天。这样的题材和构图与敦煌壁画如出一辙。 世俗题材的风俗画和山水画也很有水平,其中与贵族阶层生活相关的屏风画尤为突出。764(天平宝字八)年捐入东大寺的圣武天皇收藏品中,就有大量屏风画,这些屏风画中有风俗画《舞风屏风》、《子女画屏风》、《素画夜游屏风》、《鸟毛立女屏风》、《大唐勤城楼前观乐图屏风》、《古人宫殿屏风》等,山水画《山水屏风》、《古样山水画屏风》、《国图屏风》等。 奈良时代的最出色的美术作品是佛像的制造,即所谓天平雕刻。当时的雕刻种类甚多,有泥塑、干漆、铜、银、金、石、砖、木等。前期以金铜造、脱干漆造为主,后期以木心干漆造和泥塑造为最胜。泥塑、干漆法都是直接吸收了唐代的技艺。 天平雕刻的代表作是东大寺的卢舍那佛,该佛像高1。6丈,背后雕刻有864个小佛,雕刻技艺高超,是现存世界最高的铜铸佛像。 此外,唐招提寺的佛像群亦是天平雕刻的杰出作品。相关参考
奈良时代,新罗遣使日本22次,日本遣使新罗16次。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虽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矛盾和摩擦不断。 722年,新罗在京城的南部建毛伐郡城,以截断“日本贼路”
奈良朝与唐王朝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遣唐使来完成的。 在日本史料中,遣唐使早期称为“遣大唐大使”、“西海使”、“入唐使”,后来才
奈良时代,新罗遣使日本22次,日本遣使新罗16次。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虽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矛盾和摩擦不断。 722年,新罗在京城的南部建毛伐郡城,以截断“日本贼路”
渤海国的创立者大祚荣在世期间,曾努力加强与唐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但在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大武艺却滋生了摆脱唐朝中央政府的倾向。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因为力主与唐朝中央政府合作而受到大武艺的迫害
奈良朝与唐王朝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遣唐使来完成的。 在日本史料中,遣唐使早期称为“遣大唐大使”、“西海使”、“入唐使”,后来才
渤海国的创立者大祚荣在世期间,曾努力加强与唐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但在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大武艺却滋生了摆脱唐朝中央政府的倾向。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因为力主与唐朝中央政府合作而受到大武艺的迫害
在飞鸟时代时,日本就已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传入了仗乐,仗乐其实是源于中国之踏歌。到了奈良时代,唐乐、渤海乐、林邑乐等大陆乐舞又东传入日本,乃成为流行的音乐。在天武、持统两位天皇时设置了专门的乐
8世纪的东亚形势 8世纪前后是东亚各国相对统一的时代,各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均田制和由它脱胎而来的班田制、丁田制,先后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至8世纪中叶达到发展的顶峰。 8世纪的中
在飞鸟时代时,日本就已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传入了仗乐,仗乐其实是源于中国之踏歌。到了奈良时代,唐乐、渤海乐、林邑乐等大陆乐舞又东传入日本,乃成为流行的音乐。在天武、持统两位天皇时设置了专门的乐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边的古都城址,即奈良时代的平城京右京二坊内。757年,日本天皇把一座亲王旧宅赐给佛教界。鉴真根据我国唐代寺院建筑结构,设计了这座寺院。他的弟子和中日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