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酷史当道
Posted 唐朝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酷史当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酷史当道
酷史当道
在一个男权社会,武则天这样一个女人当政自然会引来很多的反对。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李显,另立李旦为皇帝,并亲自临朝听政。就在这一年,徐敬业等人在扬州以匡复大唐、拥立庐陵王(李显被废后的封号)的旗号起兵反对。当时骆宾王为徐敬业写了一篇《讨武(zhào)檄》,连武则天自己看了都夸赞文章写得好。徐敬业当时在扬州聚集了10万人,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很快将他平定了。
虽然反叛很快被平定下去,但武则天始终放心不下。公元686年,一个叫鱼保家的人为武则天制作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铜匦,类似于现在的举报箱,用来接收材料。任何人都可以往里投,但是只有武则天可以打开。这个铜匦有四个口,东边的叫“延恩”,用来接收歌功颂德和求取官职的材料;南边的叫“招谏”,用来接收批评朝政得失的材料;西边的叫“伸冤”,接收申诉冤情的材料;北边的叫“通玄”,接收天象灾变和军机秘事的材料。这个东西本来是发扬民主的好东西,但是很快却成了匿名举报陷害的快速通道。这也正是武则天要的一个效果,她要借此清洗那些反对她的人。为了鼓励告密,武则天甚至下令,对于进京告密的人,沿途的驿馆要负责免费接待,一时间,告密的人不绝于道路。
有了举报材料,还要有人去审理,于是一大批投机的人迎合武则天的意思,大搞冤狱,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酷吏。
索元礼是最早的一个酷吏,他是个外族人,瞅准了武则天要整人的心思,上书说有紧急情况要告发。武则天接见了他,谈过之后发现这个人很有想法,于是提拔他为游击将军,专门负责审理举报。索元礼确实很有想法,这主要表现在制作刑具和施展酷刑方面。据说他研制了一个铁笼,把人的脑袋放进去,然后用楔子楔,可以把脑袋弄裂;再有一种酷刑是把人双脚固定住,再用横木把人的双臂绑起来转,美其名曰“晒翅”;还有一种酷刑是把人倒挂在梁上,头上再挂一块石头。在这样的酷刑下,一桩桩冤狱就产生了,很多人见了刑具,不用上刑就已经招了。据说制作铜匦的鱼保家也是索元礼审问的。这个鱼保家是个机械专家,他制作的铜匦发挥作用以后,武则天很高兴,赏了他很多东西。正当他高兴时,有人举报说他曾为反贼徐敬业制造过兵器。武则天看到举报后非常生气,命索元礼审理此案。鱼保家被带到之后,索元礼直接把铁笼拿给他看,鱼保家立即就招供了,不久之后便被杀头。索元礼审理案子,喜欢往深了挖,一个案子可能牵出几百个案子,死在他手下的人达到数千人。索元礼这样搞自然引起了公愤,武则天也觉得有些过火,正好此时索元礼被举报收受贿赂,于是武则天就借机把他除去了。索元礼被带去审问的时候还很不服,他的同行说了句:“取索先生造的铁笼来。”索元礼赶紧就服罪了。
索元礼死了,酷吏却依然横行。早在索元礼风光的时候,很多人就师从于他,加入了酷吏的行列,其中来俊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历史上的第一酷吏。来俊臣的父亲是个赌徒,把自己怀孕的老婆也输给了别人,他老婆怀着的孩子就是来俊臣。来俊臣出生后,跟随继父的姓,从小就是个无赖,天性残忍,不务正业,专门坑蒙拐骗,在本地待不住了,就流窜到外地,结果因为犯案被抓。来俊臣为了逃脱罪责,就声称告密,接到举报的东平王李续(唐太宗的孙子)审查一番,发现他说的纯属子虚乌有,打了他一百杖。公元688年,唐宗室的李贞、李冲父子起兵反对武则天,很快被平定。李续因此受到牵连,被武则天杀死。李续被杀后,来俊臣上书说自己之前曾向李续举报李冲谋反的事,但被李续掩盖了,来俊臣由此得到武则天的信任,一路高升,成为武则天打手中的主力。
来俊臣的陷害手段比起索元礼来,有很大的发展,他总结了一整套的陷害流程,编辑成书,取名为《罗织经》。《罗织经》讲到,要陷害人,先要派人从不同的地方同时上书告发,言辞都经过商量,没有丝毫破绽,这些上书要附上一句:“请来俊臣大人调查,这件事就清楚了。”武则天很信任来俊臣,专门给他在丽景门设了一个监狱,让他在那里负责审理。这个丽景门被人们戏称为“例竟”,意思是说进去就等于死了。
犯人被带到之后,来俊臣有一套惯常的方法“招待”他们:无论是谁,先往鼻子里灌醋,然后在地上挖个洞,让犯人住在里面,洞里通常会有尿,吃的东西是没有的,饿极了只能啃衣絮。这些还都只是下马威。接下来,来俊臣会向他们展示刑具,索元礼的刑具只有一个铁笼,来俊臣的刑具要丰富得多。据史书记载,仅大枷,来俊臣就设计了十种,分别是: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单从名字上也可以想见其毒辣。一般犯人见到这些刑具肯定会吓个半死,都是立马招供。招供其实是明智的,因为进了来大人的狱中,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招供,另一种就是被摧残致死。
因为武则天的信任,来俊臣无所畏惧,谁都敢陷害,甚至包括宰相亲王。大家很熟悉的名臣狄仁杰也被陷害过。面对来俊臣的酷刑,狄仁杰也只得招认谋反,后来他暗地里传出书信,让儿子找武则天鸣冤,武则天才觉出其中的问题,饶过了狄仁杰。像狄仁杰这样能够幸免的是很少的,上书陈冤的不是没有,但是武则天对来俊臣的信任似乎无可动摇。在狄仁杰一案中,武则天明知来俊臣的不法行为,也不加怪罪,来俊臣因此越发嚣张。当时大将军张虔勖(xu)被来俊臣冤枉,心中不服,跑到大理寺讼冤,来俊臣命卫士乱刀将他杀死;内侍范云仙被冤枉,大喊曾经侍奉过先帝,来俊臣命人割了他的舌头,不久即死;司刑史樊戬(jian)被来俊臣害死,他的儿子到处鸣冤,但没人敢接,这个儿子只能剖腹明志。来俊臣还十分好色,看到谁的妻子漂亮,就去索要,如果不答应,就要陷害人家。就这样,来俊臣抢了不少女人,他的夫人出自当时的大族太原王氏,就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来俊臣这样一个无赖,对于自己的同行也不放过。一次,另一个酷吏吉顼知道綦连耀要谋反,就告诉了来俊臣,来俊臣审讯此案,杀了数十族。为独占功劳,来俊臣想把吉顼也害死,吉顼赶紧向武则天说明情况,才保住了性命。另有一个酷吏周兴,有人告他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讯此案,来俊臣把周兴请来喝酒,请教他说:“有些犯人很强硬,就是不肯开口,你有什么好办法?”周兴说:“这容易,你弄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烧,犯人若不招就把他放进去。”来俊臣听后,马上命人准备了一个大瓮,按照周兴说的用炭火烧了起来,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谋反,请你入瓮吧!”周兴吓得赶紧认了。
来俊臣的这些做法,自然被天下人痛恨,但来俊臣仗着自己对武则天的“忠”,毫无收敛。某一天,来俊臣闲来无聊,和同党们玩了一个游戏。他们把朝中大臣的名字写在石头上,用石子投击石头,把哪个石头砸倒了,就告发上面写的官员。当时一个大臣李昭德的名字写在了石头上,被他本人得知,虽然没被打中,但是李昭德很害怕,准备联合一些人一起扳倒来俊臣。此时,来俊臣的同党卫遂忠正在告发来俊臣谋反。原来,卫遂忠去拜会来俊臣,来俊臣正在宴会妻族,嫌卫遂忠上不了台面,没让他进门,于是卫遂忠很生气,冲进去对着来俊臣的老婆王氏大骂了一通。来俊臣见妻子被辱,把卫遂忠绑起来打了一顿。来俊臣因为四处咬人,连武则天的娘家人、女儿、男宠都得罪遍了,此时,这些人一起出来指证来俊臣。来俊臣能够一直不倒,是因为武则天护着他,这时武则天也护他不住了。来俊臣被下令处斩。听说来俊臣被处斩的消息,大家相互祝贺:“从今天开始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来俊臣被斩后,人们争着上前挖他的眼睛,割他的肉,很快就分完了,人们又骑马践踏来俊臣的骨头,真可谓是尸骨无存。
其实酷吏只不过是武则天打击异己的工具,相当于打手。武则天心中不自安,一直依靠他们,所以,像来俊臣这样无法无天,武则天对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史书记载,经来俊臣审理而家破人亡的人家有上千家,这些人家都是大户,涉及的人数恐怕达到数十万人。酷吏之祸,竟至于此。不过我们也看到,鱼保家、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些人最终都作茧自缚,死在告密之下,也算是恶有恶报!
相关参考
封建帝王改朝换代时,总要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宣传“君权神授”,如刘邦就宣称自己是老娘和一条蛟龙所生。唐初门士族的传统势力强大,若非名门出身,想改朝换代当皇帝是比较难得到社会认可的。于是唐高祖李渊就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太平公主剧照不过
一,“元和中兴”第一功臣:裴度裴度祖上基因不错,出了很多宰相,他本人先后三次拜相,分别在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任职。晚唐宦官当道,人臣趋奉,元稹等辈奔走门下以求闻达,唯裴度敢于打击这些恶势力。在朋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不过,话说到了唐
导读:史书中记载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 不过,话说到了唐高
豺狼当道的故事:东汉时期,皇帝有个亲戚叫梁冀,他总是用自己的权力代皇帝管理国家。所有的大臣都听他的话,国家变得很腐败和黑暗,人们生活得很苦。皇帝于是派出八个大臣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让百姓都没法活了。大
核心提示本文摘自《百家讲坛》2008年第6期,作者:世说新语,原题:《英雄文天祥临刑前的犹豫》英雄面对死亡也会有怯懦。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临刑离开囚室前,
齐景公继任,刚开始是君幼臣强,凡事崔杼说了算。>> 崔杼也不客气,自己立自己为右相。在太公之庙领群臣宣誓。誓言的大体内容是:“诸君有不与崔、庆同心的,有如日!”崔杼先立了誓,庆封接着,然后高止、
网友提出,感觉唐代后步兵主要使用的武器是长枪,这是什么原因?因为金属成本变贵了,所以采用木杆兵器了吗?中唐尚且四分戟一分枪,为什么到了五代和宋戟就完全失去踪影变成了长枪一家独大了?网友经过讨论认为,长
陈叔宝 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于江陵,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 天嘉三年(562年),立为安城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授宁远将军。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