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画神多兰嘎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画神多兰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画神多兰嘎

  在勐巴纳西的撒翁拉江边,有一座小小的竹楼在大风中摇摆着。多兰嘎每日对着竹窗,凝望着飞过窗前的各种鸟雀和变化无穷的云朵入迷。在缅寺里赕佛的日子,他也来到锣鼓喧天的缅寺,但他不在那边祷告,也不在那边滴水,他只是  用自己的眼睛盯住进出缅寺的人的脸孔。缅寺里诵经的声音停止了,行人渐渐地散去,宰典也熄灭了。多兰嘎披着他那花格棉毯,笑着唱着,又回到那在风中摇晃的竹楼上来。他采来了很多花瓣和竹叶,把白日所看到的脸孔一个个地画下来。他画了七天七夜,每日画出七种区别的脸孔,七天就画出了四十九种区别的脸孔。从此,他把这些脸孔不停地描在缅纸上、土布上、彩缎上,卖给赕佛的人。他靠这些收入换了粮食和用具,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他一天一天不  停地画着,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他画的画堆满了整个竹楼。  在一个大风的夜晚,有一个披着黑棉毯,戴着黑包头的人,走上那摇晃的竹楼,轻轻敲了敲多兰嘎的门。  多兰嘎放下了手中的画笔,他在指头上沾了一点唾沫,直到拨亮了油灯灯芯,才启齿问道:“ 是谁呀? 这样的深夜,连猫头鹰也歇进树林,你还来找我,有什么事呀? ”  门外的黑影说道:“ 我是叭英的使者, 是掌管全勐人魂灵的死神。”  多兰嘎听了吓得不寒而栗,他披紧了毯子,绕了绕散乱的包头,走到门边打开了竹门。那个满身黑得像煤一般的死神,跟着他走进了房子。多兰嘎也有一些懊悔,不该让他来到自己身边,但他毫不惧怕地提起画笔来,继续画那个少女  的脸孔。  死神看到他毫不在意的样子, 就说:“ 走吧! 我们的好人,叭英还在等着你呢! ”  多兰嘎拿起自己的画笔犹豫了一会,说:“ 请求您转告天神吧! 我得画完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脸孔。”  “ 不行啊! 这是叭英的下令。” 他一面说着,一面走到多兰嘎的小篾桌前。多兰嘎的这幅未完成的画像,使他大吃一惊,他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嘴里不停地在赞美。多兰嘎提着颤动的笔,仍在一笔一笔画着脸上的细纹。死神为了要看到这张从未见过的佳丽像,只好临时脱离了他,悄悄地回到了天上。  “ 多兰嘎来了吗? ”  “ 天神啊! 他正在画着世界上最美的脸孔啊! 我不忍心把他带来。”  天神红了脸,青筋在他脖子上暴起来,愤怒地骂道:“ 你必需在星星没落以前,把他带来! ”  死神又从天上降落到茫茫的丛林地带, 他沿着茂密的椰子林找到那灯光亮亮的竹楼。他推开门,走到多兰嘎的身边,嘴贴着他的耳朵,把天神的话转告给他,但眼睛却望着那幅画入迷。  冷静的多兰嘎在画完最后一笔后,便匆忙收拾好了很多画稿,带着一对敬神的蜡条跟着死神来到天上。他跪倒在天神眼前,左手擎着点燃了的蜡条,右手拿着自己的画稿。天神看到了多兰嘎,他暗暗地笑了一笑,说:“ 我知道你是一个有名的画匠,你把人世的脸孔都画熟了,此刻就留在这里做画神吧! ”  多兰嘎的眼泪从脸上流到他的画上,他压抑住自己的哀痛,没有让哭声从喉咙里发出来。他拜谢了天神,吹熄了蜡条,随着死神走出来。死神把多兰嘎领到了生神的身边。从此,他便一直坐在生神的身旁,当生神把生命送到人世的时候,多兰嘎便从自己宝座下堆着的一大堆布面的、纸的、绸缎的脸型画像里,随手抽一张交给诞生到人世来的生命,作为这个人的面孔。  但自私的多兰嘎神,却把画在彩缎上最悦目的脸形藏了起来。所以有很多傣族的母亲,在她妊娠的时候,总要带着鲜花来祭奠多兰嘎神,祈求他把那些藏起来的彩缎上的佳丽脸形,赏给自己将要生下来的孩子。

相关参考

从马嘎尔尼游记看清朝百姓的悲惨生活

乾隆盛世,号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盛世,但这表面的繁华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当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带着好奇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中华大地时,他看到的不是马可波罗描绘的黄金之国,而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小民命

嘎且且撒勒舞是什么样的舞蹈 傈僳族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来跳美好的舞蹈”傈傈族,一个舞蹈的民族。傈傈族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好跳舞,也都会跳舞。而嘎且且撒勒舞则是傈傈族舞蹈中最具有寓意的一个舞蹈,也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嘎且且撒勒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嘎子哥真心还活着

现在许多80后和90后的人,都知道嘎子,也就是那个抗日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给我们童年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嘎子也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经典角色。但说张嘎,本人还活着,你相信吗?估计大部分不相信,因为好多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GeorgeMacartney(1737-1806年),是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

哈尼族纪念祖先的日子 哈尼族嘎汤帕节

“嘎汤帕”,哈尼语为“万物更新”或“纪念祖先汤帕”。“嘎汤帕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节庆期间,哈尼人穿上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舂糍粑,祭祀祖先,宴请亲朋,共庆新年。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

历史人物 马嘎尔尼第一次来到了清朝,一眼就看出了之后的中国

一个外国人,只来了一趟中国,说了三句话,戳破了清朝盛世的假象>公元1793年,正值清朝乾隆年间,一支浩大的外国使团来到了中国。>这支慕名而来英国使团,为了这次造访精心筹备了六百多箱礼物,同时携带了大量

历史人物 马嘎尔尼第一次来到了清朝,一眼就看出了之后的中国

一个外国人,只来了一趟中国,说了三句话,戳破了清朝盛世的假象>公元1793年,正值清朝乾隆年间,一支浩大的外国使团来到了中国。>这支慕名而来英国使团,为了这次造访精心筹备了六百多箱礼物,同时携带了大量

历史秘闻 亂世梟雄張作霖與草原英雄嘎達梅林的故事

很多人聽過一首歌,歌詞是: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啊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小時候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有點哀傷,再一個就是會好奇誰是嘎達梅林,等後來才知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马戛尔尼”,可以得到80万以上的搜索结果;输入“马嘎尔尼”,则有275万以上的结果。后一种在网络上的流行程度,远远大于前

亂世梟雄張作霖與草原英雄嘎達梅林的故事

很多人聽過一首歌,歌詞是: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啊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小時候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有點哀傷,再一個就是會好奇誰是嘎達梅林,等後來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