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先给银子再行搬迁 细数历史上的拆迁旧事

Posted 顺治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顺治先给银子再行搬迁 细数历史上的拆迁旧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顺治先给银子再行搬迁 细数历史上的拆迁旧事

“拆迁”这个词不知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不过违章建筑和拆迁的事情古来有之,也有不少旧时代关于“拆迁”的轶事,但却从未出现以自焚抵御拆迁的类似悲剧,也不会有把美国国旗插在房顶抵御拆迁的闹剧,还有各类“钉子户”。悲剧也好,闹剧也罢,都折射出时代的焦虑和特色。

虽然古代是个极权社会,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也不乏慎重处理拆迁问题、顾及拆迁户的利益的。清顺治帝时,北京曾有一次牵涉城内几乎所有汉族官员和民众的大搬迁。这次大搬迁处理得较为稳妥。当时顺治帝为避免清朝建立之初满汉两族矛盾纷争,决定推行满汉划城而居——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举措。

顺治五年(1648)八月十九日,皇帝下令:“……朕反复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

除八旗充投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或拆去另盖,或质卖取价,各从其便。朕重念迁移累民,着户工二部详查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此银不可发与该管官员人等给散,令各亲自赴户部衙门,当堂领取,务使迁徙之人得蒙实惠。”

规定除编入八旗的汉人外,所有汉族官员及商民,一律迁移南城。原来居住的房屋,或者拆去重盖,或者将它卖掉。户部、工部查实房屋间数,每间给予四两银子的补偿。

此银须由各拆迁户亲自到户部衙门领取,不得让有关官员发放,以防止这些官员克扣、吞没拆迁补偿银两。而且顺治几次强调关于对拆迁户的补偿事宜,一定要先给银子,什么时候搬迁,悉听其便,只要在半年以内迁走就行。似没有催逼之意,较为尊重拆迁户。就这样,一次本来极易引发风潮的拆迁,因为顺治帝妥善处理了拆迁补偿,得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相关参考

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乾隆的阳光拆迁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

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乾隆的阳光拆迁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有哪些

  所谓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

细数这些历史上的文物 惊呆你的眼球

  秦朝下水道是真的吗?你知道吗,在秦朝就有下水道了,你敢相信吗?其实不仅是秦朝的小水道,在古代就有许多与现代生物相类似的东西了,今天奇闻吧(qiwen8)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就有的——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康熙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

  历史上的:,原名爱新觉罗·玄烨,生卒于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并且收复了台湾和抵

历史人物 细数中国近代史上的10位顶尖国学大师都是谁

  有人说现在的国学大多是江湖骗子,也有人说国学的有效期仅限于农业文明,更有人说现在国学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糊弄成邪教倾向了。但真正的国学还是能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  下面,我们看看真正的国学:>  N

碰到国库空虚的时候,历史上的皇帝穷到卖官赚银子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汉灵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这个能够被买卖的东西就是官位,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官位应该是能者居之,只有有才华有能力,能够为百姓做好事的人才能够当上官,但实际上在我国很多

为何死时身上只有八两银子 他是康熙朝的名臣

康熙帝时代,有位理学名臣,名字叫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顺治九年进士,做过翰林院侍讲,学问不错,很得康熙欣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汤斌出任内阁学士,这一年,江宁巡抚的职位空缺了。按照制度,康

历史秘闻 南宋的拆迁补偿

南宋光宗当政的第一年冬天,准备大兴土木,在首都杭州的后市街盖皇后家庙。盖就盖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督办的工程还不好办?可是,有个问题摆在眼前:拆迁。那片土地上已经盖满了房子,到附近随便一打听,没人

汉朝历史 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

 汉朝是如何神化刘邦: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  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