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乾隆的阳光拆迁
Posted 乾隆
篇首语:如果终止了学习,人就结束了成长的进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乾隆的阳光拆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乾隆的阳光拆迁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觉得运砖运瓦太麻烦,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一些补偿款;要是既不想拆房又不愿领钱,赖着死活不走,那就等着挨刀。这三条政策其实都是要拆你的房子。
强制拆迁,清政府搞过很多次,进入乾隆朝以后,清政府虽然仍在继续搞拆迁,但比清初文明得多。
乾隆十六年,兼管永定河治理工作的直隶总督方观承向乾隆汇报说,河北省永清县(今属廊坊市)有十几个村的村民在永定河故道上盖房子,哪天河流泛滥,这些村民会被淹死的,地方政府多次劝他们搬走,他们就是不听。乾隆批示道:“查实愿迁,即给与房价,其不愿者俱令出具甘结。”(《乾隆实录》)愿意搬的话就给他们补偿款,如果不愿意搬,让他们在协议书上签字,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
方观承按乾隆的批示去做工作,多数村民都表示接受,只剩董家务(今永清县韩村镇)和惠元庄(今澜城镇)两村的村民不想搬。三年之后永定河果然泛滥,“董家务、惠元庄居民瓦土草房悉被淹淤”(《乾隆实录》)。乾隆倒不幸灾乐祸,他说这两个村子的百姓现在应该想通了吧?“宜乘此时给予搬移之资,务令迁徙堤外。”
乾隆的拆迁政策真是人性化,算得上是阳光拆迁了。也许有人会把这次阳光拆迁归结于乾隆的人品,夸他是仁德之君。但我不这么想,两次拆迁的动机不一样,以前顺治拆迁是为了给旗人腾地方,对他们旗人有利,所以拆迁起来特别有激情,宁可逼死钉子户也要将拆迁工作进行到底;而乾隆这回拆迁是为了不让老百姓淹死,是纯粹从公益角度出发的,所以拆迁就不那么冒进了。
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乾隆批示道:“查实愿迁,即给与房价,其不愿者俱令出具甘结。”(《乾隆实录》)愿意搬的话就给他们补偿款,如果不愿意搬,让他们在协议书上签字,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乾隆皇帝资料图原载《百家讲坛》
核心提示:乾隆批示道:“查实愿迁,即给与房价,其不愿者俱令出具甘结。”(《乾隆实录》)愿意搬的话就给他们补偿款,如果不愿意搬,让他们在协议书上签字,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乾隆皇帝资料图原载《百家讲坛》
40公里,将来京霸城际铁路建成后,新机场到霸州站的设计时速是350公里,大概十几分钟?应该就能到了吧!机场都有临空经济区,你看顺义机场就知道了,从拆迁到开发,那都是要花大价钱的。新机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
刘备为何不救关羽? 从水淹七军到军败身死,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成都方面未出一兵一卒支援荆州,这种现象太反常了。 一、责任认定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之后,遭遇江东集
请问这个黄金叶金满堂是真的是假的?请问这个黄金眼,金玉满堂是真是假,从图片上看是真的吉林市金满堂酒业有限公司怎么样?吉林市金满堂酒业有限公司是2000-05-18在吉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
刘备为何不救关羽? 从水淹七军到军败身死,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成都方面未出一兵一卒支援荆州,这种现象太反常了。 一、责任认定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之后,遭遇江东集
1928年,溥仪命人重新归葬被孙殿英盗挖后的乾隆慈禧陵墓。一位满清遗老在墓中发现了被随意丢掉的乾隆裹尸布由于他十分清楚这不是普通的裹尸布而是由当时西藏著名活佛进献给乾隆的珍贵“陀罗尼经被"最终这件经被
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宫廷当中最激烈的斗争并非如穿越小说描述的那样是后宫嫔妃们的争宠,真正激烈的宫廷争斗还是关于皇权的归处,而且多数发生在兄弟、叔侄等血亲之间,与争宠相比,争斗也更为血腥和暴力
乾隆皇帝这个人,自认为是有道明君,文治武功,天下无双。今天看来,他这个“明君”很值得商榷,他为人精明,别人确实不好蒙蔽他,但他傲慢自负,很容易被自己蒙蔽。乾隆还自以为是一个大孝子,这点他倒是名副其实―
隋朝虽然国祚不长,但却是中国最强大、最富裕的王朝之一。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隋朝国泰民安,户口殷盛,仓库里存放的粮食竟然可以吃50年。隋朝灭亡后,唐朝人仍然吃了好多年。这个时代被后世称为——开皇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