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适的人物生平介绍
Posted 胡适
篇首语: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适的人物生平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适的人物生平介绍
胡适是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利用推动西化实现出人头地的先例人物之一。胡适的简介及胡适生平介绍。 胡适简介: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利用推动西化实现出人头地的先例人物之一。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多半是为迎合西化主张而发起,含有一定的违心成分。 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人物生平介绍 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5岁启蒙。 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5年,14岁的胡适到上海梅溪学堂求学。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发表了自己编写的白话小说《真如岛》。之后考入中国公学,两年后又转入中国新公学,并兼任英文教师。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七月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 1920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其间,与《新青年》脱离关系。和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 1937年7月8日,胡适离北平,11日,到庐山,得到蒋介石的接见,随后参加庐山谈话会。8月13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政府国防参议会参议员。 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10月3日,由欧返抵纽约,5日,赴华盛顿就任。 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这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1949年1月,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1945年4月25日,胡适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十一月 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1946年6月1日,五十六岁的胡适由美国动身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1947年4月,王耀武托季羡林给胡适捎去信,致以敬意与问候,并邀请胡适在方便的时候莅临济南作学术演讲。旋即得到回信,胡适答应相机来济南与教育界同行们共同研究山东的教育[9] 。 1949年1月14日,胡适赴上海。被聘为总统府资政。3月下旬在台湾住了七天,参与政治活动和讲学,又回上海。4月6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来旅美时,与张爱玲相识,结下友谊;《自由中国》创刊,胡适任名义上的“发行人”。 1950年3月初,胡适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5月14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9月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岁的胡适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递送“总统”当选证书。 1961年2月,胡适应邀参加朋友宴会,刚抵达就感到身体不适,立即送至医院,诊断结果为冠状动脉栓塞症加狭心症。住院2月后回家自养,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参与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于会议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2岁。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相关参考
简介:(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暱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利用推动西化实现出人头地的先例人物之一。> 因提倡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学者之一。原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他的父亲胡传曾做过淞沪厘卡总巡和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胡适四岁丧
一、历史上对胡适的反对评价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无疑是“我的朋友胡适之”。按照梁启超的说法,胡适与他的老师杜威一样是“学问成家数”的人物。按照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的《胡适精品集》扉页的介绍,胡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为介绍人。他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进行中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 轰轰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作为我国近代
相信大家对胡适的印象都比较深刻,不过一般印象中他都是以学者身份出现的。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胡适的独特癖好了,那就是尤其喜好给别人做媒并且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民国最牛媒婆”他撮合的四对新人来头都特别
历史人物 胡适简介名言 胡适的诗歌作品 胡适的妻子儿子 胡适是怎样的人
中文名:胡适 别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适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绩溪县上庄村 出生日期:1891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1962年02月24日 职业:学者,作
那句话是胡适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原话是:“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