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裴光庭生平简介?裴光庭历史评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裴光庭生平简介?裴光庭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裴光庭生平简介?裴光庭历史评价?
裴光庭
裴光庭,字连城。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其父裴行俭高宗朝为臣,长于典选,为将有功。裴行俭辞世时,裴光庭才8岁。裴光庭之母厍狄氏,贤慧有妇德,曾被武则天召进宫中,得到武氏的宠信,裴光庭因此步入政界,并逐渐升为太常丞。成人后,娶武三思之女为妻,武三思被诛后受到牵连,贬为郢州(今湖北钟祥)司马。开元初期,曾六次变动职务,主要担任过司门郎中、兵部郎中、鸿胪少卿等。裴光庭平时沉默寡言,十分内向,很少与人往来。他虽然担任过许多职务,升迁也很快,但人们并没发现他有什么奇才异能。
开元十七年,裴光庭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后又兼任过侍中、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等职。开元二十年又受拜为光禄大夫,赐爵正平男。裴光庭的一生,在决策边疆事务等方面颇多见识。
一
开元十三年,玄宗正准备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当朝宰相张说,考虑到边疆未靖,担心突厥族乘朝廷封禅、京师空虚之机,率部入寇骚扰中原,意欲增调部队去边塞,以加强守备力量。于是张说召来裴光庭与之计议军队的调遣、边疆的防务等事。但裴光庭对宰相们这种调兵遣将、大兴徭役、固边防寇的意见却不能苟同。他清醒地分析了朝廷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形势,认为: 在周边所有少数民族当中,突厥的势力最为强大。但即使突厥,多少年来也遣使往来,愿与朝廷通和修好。鉴于这种分析,他建议宰相张说说: “现在只须派出一介使者,邀请突厥大臣来朝廷参加封禅的盛大典礼,他们必定欣然从命。突厥受命前来,其他诸族酋长也必相率而来。这样就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裴光庭以干戈化玉帛的高明之举,使张说感慨良多,自叹不如。他立即上奏玄宗,并得到批准施行。当封禅大典结束返还京师以后,裴光庭荣登兵部侍郎要职。
开元十八年,唐朝中央与吐蕃的关系又重归于好,朝廷派鸿胪卿崔琳出使吐蕃。崔琳完成使命复朝以后称,已嫁给吐蕃赞普的文成公主向朝廷请赐《礼记》、《毛诗》、《春秋》等典籍。吐蕃的这一要求在朝廷上引起一场争论,正字于休烈上书反对,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些经典中有关于用兵打仗的谋略机变,他担心被吐蕃学会并用之对付朝廷。对这种浅薄的议论裴光庭当即予以驳斥。他认为,与吐蕃刚刚和亲修好,如果答应他们的请求,赐以《诗》、《书》等,足以使他们逐渐熟悉中原文化和礼教,有利于已形成的和睦关系。他指出,于休烈只知道典籍中有行军打仗、权略变诈的记载,根本就不清楚忠、信、礼、义这些大经大法也是出于典籍。玄宗对他这种识大体、明大义的见解极表赞同,当即诏命有司为吐蕃赐书。
二
裴光庭在朝为相期间还兼任弘文馆学士一职,除处理朝政外,他特别关注历史经验、国家治乱的总结。他曾亲自撰述了两部书,其一是《瑶山往则》,其二是《维城前轨》,每书各一卷。他奉献唐玄宗以后,玄宗亲自写诏表彰他,并赐绢500匹。为了表示对两部著述的重视,玄宗还令皇太子、诸王齐集于光顺门,安排他们与裴光庭相见,算是对他以著述宏扬正道、规讽诸子的一种谢意。裴光庭又引用一批有才学的在职官吏,让他们在弘文馆值班,准备撰写一部大型新的史书《续春秋传》。参与这种活动的有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和著作佐郎司马利宾等。他们原计划的《续春秋传》,上限起于战国,下限到隋朝。还想表请玄宗为此书修经,裴光庭等人负责作传,以左氏的体裁总结这千余年的历史。玄宗虽然也手写诏命予以褒赏,但遗憾的是这一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在裴光庭一生的政治活动中,对当时朝政乃至整个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是由他开始的“循资格”。这是一种关于官吏考核、选拔和升迁的制度。在这之前,选拔和提升官吏的主要标准是才能,贤而有才者可以破格晋升,否则就不予提拔。所以当时的无能之辈,有的老了仍居于下位,有的虽然科举及第,但二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被授官职。这是一种使贤者振奋、愚者哀愁的制度。开元十八年,裴光庭兼任吏部尚书后,改变了这一制度,实行按资格、按任职时间长短定期升迁的注官制。在这种制度下,贤能者不得越级提拔; 愚钝者除受到罪谴以外,均有升无降。这项工作限定每年正月三十日之前必须结束。此制一开,才俊之士怨叹不已,庸愚之徒喜不自禁。当时,裴光庭将考核、升迁官吏的大权委之于心腹闫麟之。凡闫麟之认为可以升迁的,裴光庭就大笔一挥,签字认可。所以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话,说是“闫麟之的口,裴光庭的手。”这种“循资格”一出台,就遭到部分朝臣的反对,宋璟曾为此与裴光庭发生过争执,但最终也是无济于事。
开元二十年,裴光庭又被加为光禄大夫,封爵正平男。当年就去世了,终年58岁。他死后被追赠为太师,为表示对他的悼念,玄宗特命停朝三日,又让张九龄为之撰写碑文。
裴光庭生前与萧嵩不和,等裴光庭死后,萧嵩立即上书玄宗,废止了“循资格”,并将裴光庭所引进的官员全部改任外职。
相关参考
裴光庭虽然幼年丧父,但因母亲厍狄氏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得以累迁至太常丞。唐睿宗年间,裴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
历史人物 丘光庭的主要事迹 丘光庭的人物生平 丘光庭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丘光庭 出生地: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下菰城)www.cha138.com 代表作品:《兼明书》、《唐教论》、《补新宫》、《补茅鸱》 朝代:五代丘光庭——官太学博士 唐·丘光庭撰《兼
人物简介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
五代十国人物中文名:丘光庭出生地: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下菰城)出生日期:907逝世日期:960代表作品:《兼明书》、《唐教论》、《补新宫》、《补茅鸱》朝代:五代丘光庭其氏之来由唐·丘光庭撰《兼明书·卷
杜光庭杜光庭信仰道教,属于重玄派的一员,他是当时蜀中高道,开唐后道风,大量整合完备当时道教科仪和经典,为道家的发展、传播做出了贡献。杜光庭著有《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等作品,可惜一些著作亡佚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道教学者唐朝作为道教的鼎盛期,涌现出了许多道教学者,使道教有了更多突破性的发展,其中以孙思邈、张万福、李筌、吴绮、杜光庭、彭晓等最为卓越。孙思邈不但通晓老庄及百家之学,更是在医学方面卓
不值钱,属杂项,如果能形成系列收藏还有研究价值,经济价值都不高秤砣”就是权.权,汉代称纍(累),民间呼之为“公道老儿”.清代李光庭在《乡言解颐》卷四中说道:“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
【典故】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释义】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用法】作谓语;指遇到良师【近义词】
人物生平林亿《素问补注》序云:“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据此,传统上认为杨上善是隋代的人。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将杨上善著作列入,唐末杜光庭《
文|历史本末1975年4月30日10时45分,北越第2军203坦克旅第4连连长裴光慎中尉指挥的一辆T54坦克撞破了位于西贡市中心的越南共和国总统府的大门。黄底三条旗被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红蓝底金星旗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