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许圉师生平简介?许圉师历史评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许圉师生平简介?许圉师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许圉师生平简介?许圉师历史评价?

许圉师

许圉师,祖籍高阳(今河北高阳)。其先人于梁末年间南迁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他的曾祖许弘、祖父许法光都曾做过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父亲许绍,年幼时曾与李渊同学,关系密切,隋大业末年,为夷陵郡(今湖北宜昌)通守。时逢天下大乱,义军蜂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许绍身为通守,面对危急的局势,竭尽全力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定,对生活困难者,他及时开仓放粮、深得人心。大业十四年,统治中国仅37年的隋王朝随着炀帝的被害而灭亡。这时,原太原留守李渊已率所部义军攻占长安,遂登基称帝,国号唐,改元武德。

唐初,全国尚未统一,不少农民起义军和前朝官吏凭借自己的实力,仍旧割据一方,并互有攻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称帝。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避免国家的分裂和混战,许绍动员黔安郡(今四川彭水)、武陵郡(今湖南常德)等郡派遣使者,一同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非常高兴,亲授许绍为硖州(今湖北宜昌)刺史,并封之为安陆郡公。许绍后病死于军中,李世民即位后,追赠他为荆州(今湖北江陵)都督。

许绍有两个儿子,长子许智仁,以父功授温州(今湖北京山)刺史,封孝昌县(今湖北孝感)公。次子即为许圉师。

许圉师自幼受父亲影响,颇有胆识和才干。他爱好广泛,对文学艺术很有研究,在唐初的科举考试中,得中进士。此后至显庆二年(657),他以其才干和能力,累迁给事中、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 三年(658),因修实录有功而封平恩县(今河北曲周东南)公,赐物三百段。龙朔二年(662)六月,任左相。

许圉师的书法功底很深,常常为人称道。一次,高宗为了慰问参加讨伐高丽的诸位将军,亲自书写诏书赐给他们。诏书写好后,高宗忽然想起许圉师喜好书法,便对右相许敬宗说:“圉师喜爱书法,你可把这份诏书先给他看一下。”

许圉师善长书法,却教子无方。

一次,许圉师的儿子许自然与一群好友去郊外打猎,追捕猎物时,践踏了田里的不少庄稼。田主发现后便出面制止他们,由于不知是谁家公子,言语中不免有所冒犯。许自然见一个平头百姓竟敢对自己不恭,不由火起心头,二话没说,便从箭袋里抽出箭来,搭弓拉弦,一箭射中田主的要害,可怜这位农民挣扎了一会儿后就死去了。许自然见真的出了人命,心中不免也有些后怕,回到家中就悄悄地将事情告诉了父亲。许圉师听后,顿时心头一紧,这可是触犯刑律的事啊。怎么办! 他很清楚,此事如果被揭露出来将意味着什么。身为宰相的许圉师已被爱子之情冲昏头脑,他不顾朝纲刑律而千方百计地掩饰儿子的罪行。然而,纸里毕竟包不住火,宰相之子因猎杀人一事不久还是被人告发到高宗那里。高宗李治虽然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但平时却注意体恤民情,他还记着先帝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言,因此,不愿让这些达官子弟们的劣行败坏了皇帝的声誉和朝廷的威信。这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召见许圉师查问此事,言语中多有责备,最后,高宗严厉地批评说: “身为宰相,却掩盖自己的儿子残暴百姓的问题,是不是有些作威作福的意思!”许圉师心中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因而对高宗的责备或默不作声,或表示歉疚。及听到“作威作福”之说,却不愿接受,他争辩说: “能够作威作福的,是那些拥有强兵,占据重镇,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的人,我是一个文官,怎敢这样呢?”高宗见许圉师在强词夺理,不免心中气愤,脱口说道: “你是嫌自己手中没有军队吗?”许圉师话一出口,也有些后悔,又见高宗口气严厉,知道情况不妙,便赶紧找了个借口退了出来。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许圉师已很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什么样的结局。此时朝中把持大权的正是在皇后废立之争中,大力支持高宗、武后的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这些人自恃恩宠,横行霸道、排斥异己,对那些不愿附炎趋势与自己同流合污的大臣,往往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进行排挤。现在,许圉师的行为正好授人以柄。他们立即上朝奏劾,要求治罪。龙朔二年(662)许圉师被免官下狱,稍后,高宗感念许圉师乃功臣之后,且平时工作勤勉,不忍加罪,便诏令免去官职,释放出狱。

许圉师在家中过了几个月悠闲清心的日子后,于龙朔三年(663)二月,被派住虔州(今江西赣州)任刺史。不久,又改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刺史。许圉师平时性情宽厚仁和,不计较小事,自任地方官后,更是政治宽惠,力避严刑,遇事处处为百姓着想。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深感自从许圉师上任后,各方面都畅顺轻松,人们安居乐业,生产生活,井然有序,所以都很感激这位宽厚的刺史。于是有人提议为许圉师立碑,以表彰他的各种美德仁政,全州的官员百姓,纷纷响应,争相捐款,很快,石碑落成,铭刻碑文,极尽颂美之辞,表达了全州百姓对许圉师的爱戴之情。

许圉师对待百姓宽厚、施政仁和,对待自己手下的官吏也是看其主流,用其所长,对于偶犯错误的人,往往是先作耐心的工作,以促其转变,而且讲究方法,使人能愉快地接受。一次,有个官吏因收受贿赂被人告发,许圉师知道此人平时工作勤恳,也有一定能力,不忍因其偶犯错误就断送他的前程。他没有让人公开追究,而是亲自书写了一首题为《清白箴》的诗文送给他。这位官吏看了诗文后,对自己的行为羞愧难当。同时也非常感激刺史对自己的一片好意和恩德。从此,他洗心革面,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勤于工作,廉洁自持。

上元二年(675)八月,放外任十几年的许圉师被调回京师,任户部尚书,任该职四年后,于仪凤四年(679)病逝。许圉师死后,被追赠为幽州都督,并诏命陪葬恭陵。

由于许圉师生前喜尚宽简,因此,死后被赠谥号曰简。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许圉师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许圉师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安州安陆出生时间:679年主要成就:唐朝时期进士许圉师许圉师(历史lishixinzhi.com)许圉师,唐大臣。安州安陆人(今湖北安陆)人,许

历史人物 李白岳祖父、宰相许圉师陪葬恭陵,许圉师墓在哪

湖北安陆曾自称李白故里,让四川江油、甘肃秦安等地很不服气,几个地方冷嘲热讽,争论不休,一时舆论哗然。之所以会有这个争论,皆是因为李白曾作为倒插门女婿,在这里生活十年。李白倒插的门,是宰相门;他的第一个

历史人物 许圉师是什么人

许圉师,唐大臣。安州安陆人(今湖北安陆)人,许绍少子,先世自梁末徙至北周。许圉师进士出身,博学多才。显庆二年,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三年,以修实录功封平恩县男,赐物三百段。龙朔中四迁

历史人物 郝处俊简介_郝处俊传_郝处俊 安州安陆人_《新唐书·郝处俊传》

本名:郝处俊出生地:安州安陆出生时间:607年去世时间:681年郝处俊–唐朝大臣  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

诗仙李白总共有三个孩子,有过几位夫人呢?

李白的原配夫人许氏,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与李白生一子一女。第二位夫人刘氏,没有正式婚配,与李白同居后分手。第三位夫人(继室)宗氏,是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还有一位女子,姓氏不详,被称为“东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郝处俊是个什么样的人

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

唐朝 元载生平简介?元载历史评价?

元载唐代宗李豫时期(763—779),宦官鱼朝恩不但握有朝廷军事大权,担任着天下观军容使,而且还兼管着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一次,他将百官召至国子监,以讲解《周易》为名,含沙射影地将矛头对准了在座的朝官元

唐朝 萧嵩生平简介?萧嵩历史评价?

萧嵩萧嵩,其先祖居于江南,系南朝梁朝之皇族。梁朝灭亡后遂徙入长安。萧嵩身体魁梧,丰伟俊美,胡须飘洒,仪表堂堂。娶会稽贺晦之女为妻,与宰相之子、吴郡的陆象先是连襟。陆象先出之于名门,当时已入仕为洛阳尉,

唐朝 许敬宗生平简介?许敬宗历史评价?

许敬宗一永嘉之乱,晋室倾覆,匈奴、鲜卑、氐、羯、羌入主中原,士大夫纷纷南逃。高阳(今属河北)许氏一家也避难江左,卜居于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南)。开皇八年(588),隋军南指,陈亡。新城许氏又成了杨隋的

唐朝 陆象先生平简介?陆象先历史评价?

陆象先唐时政坛,父子相递为相者,陆元方和陆象先享誉颇高,以公正方直、深谋远虑且超脱名利为时人推重。陆象先是武则天时宰相陆元方的儿子,本名景初,拜相后,睿宗称赞其“能光大继承父辈的业绩”,于是赐名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