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北宋王朝的覆灭

Posted 宋朝

篇首语: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北宋王朝的覆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北宋王朝的覆灭

北宋王朝的覆灭

金太宗攻灭辽国统一北方后,便把战争的矛头对准了北宋。当时北宋统治阶级腐朽无能,使女真贵族萌发了对中原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

宋金“海上之盟”

宋徽宗派端明殿学士邓允中和宦官童贯,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庆贺耶律延禧生辰为名,出使辽国。行至卢沟(今北京市永定河),俘虏辽国官员马植。马植向童贯献“联金抗辽”之计。宋徽宗十分赞同。几年以后,北宋派遣武义大夫马政,从海路出使金国。他对金太祖说:“敝国皇上听说贵国兴师伐暴,深感钦佩。现今大局未定,宋金若能携手同心,共谋大业,何愁辽贼不灭!”

这年阿骨打正集中力量向辽国用兵,志在统一北方。权衡利弊,觉得对自己有利,表示同意。宋遂遣使渡海商谈。经过多次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相约共同破辽,金取其中京(今辽宁凌源西),宋取其燕京(今北京市);灭辽后,金宋以长城为界,燕云十六州归宋,宋将每年进贡辽国的银、绢转让给金国。史称“海上之盟”。

当时,宋朝有识之士曾向徽宗提出忠告,说女真是虎狼之国,不可轻信,必须严加防范。宋徽宗根本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盲目地把国家的安危寄托于金国的口头承诺。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国按照盟约规定出兵攻辽,一直打到长城下的古北口地区;接着沿长城西进,打下了辽的西京。耶律延禧逃到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后,和燕京失去了联系。这时,部分留在燕京的大臣以为耶律延禧已经蒙难,便拥立燕京留守耶律淳为辽国皇帝。

北宋的20万大军进抵燕京,与辽军刚一接触就吃了败仗。

不久,耶律淳病死,北宋趁机命童贯和大将刘延庆领大军出击雄州(今河北雄州),结果又在良乡被辽将萧干打败。后来,宋军接受降将郭药师的建议,一度攻下燕京的迎春门,由于孤军无援,没有站稳脚跟,被迫撤退,大将高世宣中箭身亡,郭药师领残部杀出重围。

萧干打败了郭药师,宋军的粮道已被辽军切断。刘延庆后来又中了萧干的疑兵之计,宋军士兵自相践踏,死者无数。辽军一直追到涿水(今河北涿州西)。

宋军在燕京地区两次大败,童贯为了逃避罪责,遣使请求金军进攻燕京。

第二年,金兵从大同进居庸关,打败了辽军,燕京便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这时,宋徽宗遣使向金太祖提出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要求。经过多次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北宋每年除将进贡辽国的白银20万两、绢30万匹转让给金国外,另给金燕京代税钱100万贯,作为交还燕云十六州的代价。当北宋如数满足上述条件后,金国又趁机勒索粮食20万石。北宋收回的只是几座空城。

李纲死守汴京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天,金太宗借口宋朝收留其降将张觉,分兵两路第一次南侵。西路由完颜宗翰(粘罕)率领,进攻太原;东路以完颜宗望(斡离不)为帅,掠取燕京(今北京)。西路军遭到太原军民的坚决抵抗,进展缓慢;东路军因郭药师投降,金兵得以长驱直入,于次年渡过黄河包围汴京。

金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宋徽宗平日只知宴饮游乐,吟诗作画,一旦敌兵压境,哪有御敌良策。为了逃避罪责,他耍了个金蝉蜕壳之计,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赵桓。这就是宋钦宗。

徽宗卸掉皇帝“包袱”后,带着蔡京、童贯一批佞臣以“烧香”为名,逃出汴京,到了镇江,重新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在民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广大人民奋起抗金。北宋王朝内部也分化为抵抗和投降两派。在人民群众和士兵的支持下,抵抗派将领李纲才得以主持汴京防务。一时间,士气旺盛,多次打退金兵的进攻。从各地前来援救的宋军共20多万人。金军不过6万,孤军深入,粮草不能持久。

翌年正月,金军打到了黄河北岸,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奏请钦宗定夺。钦宗为了保全皇位,无视抗金的有利形势,宁愿放弃抵抗,并决定弃城逃跑。

李纲闻讯,激愤地对钦宗说:“大宋社稷,来之不易,难道您忍心不发一矢,不费一兵,拱手将大片国土送给仇敌吗?”

白时中见钦宗不语,便插话说:“京城实在不能守啊!皇上暂时转移,还不是为了大宋江山!”

李纲严厉驳斥道:“大敌当前,撤退就是逃跑。京师城坚池深,为天下冠。丢了京师,还有哪座城池能守呢?大宋的皇帝应与大宋的江山同在,丢了大宋的江山哪里还有大宋的皇帝?请陛下三思。”

钦宗有气无力地对李纲说:“敌军锐不可挡,有谁能为我解困分忧,领兵守城呢?”

李纲说:“这守城的重任,自然落在白宰相的肩上。”

钦宗连连摇头。白时中反激一句:“莫非李大人也敢披甲上阵?”

李纲没有迟疑:“如果皇上信任,我愿以死报国!”

钦宗立即传诏,命令李纲领兵守卫京师。

翌日早朝,李纲上殿,见钦宗已经备好车马,即将南逃。他毫不犹豫地对侍立阶下的将士说:“诸位是愿意逃跑,还是愿意拼死守城呢?”

大家齐声答道:“拼死守城!”

不几日,金军分乘几十只小船沿河而下,向宣泽门进攻,被李纲组织的精兵一举击溃。首战告捷,更加坚定了守城将士的必胜信心。

完颜宗望见汴京城池坚固,防守严密,便抛出了议和的诱饵。这一招果然灵验。宋钦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现在有了议和的希望,自然喜不自禁,派遣使臣去金营谈判议和条件。

金方不仅提出了割让太原、河间(今河北河间)、中山(今河北定州)三镇的无理要求,还加上贡金50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牛马1万匹、衣缎1000万匹的苛刻条件,并要求亲王、宰相做人质才愿谈判。

投降派李邦彦、张邦昌之流主张全盘接受。钦宗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出使金营,接着罢免了李纲。

李纲免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引起广大军民的极端愤慨。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涌到宣德门前上书请愿:“李纲忠勇可鉴,是国家的擎天大柱。他受命危难,力挽狂澜,功业昭著。白时中、李邦彦等人,只为自己打算,不顾国家利益,罪不容诛。陛下岂能摈弃忠良,厚待奸佞,使爱国之士负戟长叹呢!”

李邦彦正好上朝,愤怒的群众一拥而上,将他痛打一顿。百姓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不肯散去,有急事奏用的“登闻鼓”都被敲破。钦宗命开封知府前去弹压,又遭到群众一顿痛斥。

在汴京军民的压力下,钦宗只得恢复李纲的官职,并让他兼任京城四壁防御使。

这就是史籍上说的“太学风潮”。

李纲上任后,立即布置防务,调整兵力,士气又一次高涨起来。

由于群众的愤怒反抗,女真贵族没有等勒索的金银足数,就匆匆北撤。

开封解围后,北宋统治集团松了一口气,没过几日,又恢复了“文恬武嬉”的局面。

远走镇江的徽宗也回到了汴京,重新过起朝歌夜饮的荒淫生活。

囚车上的“万岁”

北宋统治集团为了贯彻对外屈服、对内镇压的卖国政策,镇压“士庶”的上书请愿活动,遣散了各地的勤王义军。李纲曾上书要求加强战备,防止金兵卷土重来。钦宗听信投降派的意见,对李纲的建议不仅不予采纳,还千方百计地打击他,后来以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的名义将他赶出了京城;接着给他加上“专主用兵之议”以至“败军覆将”、“耗用邦财”等罪名,将他充军到了建昌(今江西南城)。

投降派的倒行逆施,表明北宋朝廷愿意长期保持和议。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秋天,金太宗再次调动大军,分两路攻击北宋。东路军直逼真定(今河北正定),西路军攻陷太原。大敌当前,投降派根本不做战守准备,只是急忙派使臣赶往金营求和,致使两路金军很快在开封城下会合。

这时,各路宋军又自动向汴京集结。但朝廷乞和的方针已定,这些军队又被命令返回原地驻防。

就在汴京被围的当天,完颜宗翰提出了划河为界,河北、河东(现在的山西)全部归属金国的议和条件。

钦宗知道,现在兵临城下,讨价还价已不可能,于是一口答应下来。在金使的敦促下,钦宗派遣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前往两地办理交割事宜,诏令当地军民停止抵抗,不得挑起事端,干扰朝廷大计。

被出卖的河北、河东百姓,义愤填膺,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求和的怒潮。绛州人民打死了聂昌,卫州义军赶走了金使,耿南仲吓得魂不附体,再也不敢妄提割地的事了。

这时,汴京城内的主战派将领请求与金军决战,遭到钦宗的反对。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当时京城里有个名叫郭京的无赖,目睹宋朝君臣惊慌失措,拿不出应变的主意,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到了,便到处张扬,说自己深谙“六甲之法”,只要用7777人,通过作法,宗翰、宗望立刻可擒。兵部尚书张傅喜出望外,向钦宗推荐。钦宗苦于捞不到救命的稻草,听说有这等好事,忙命请他进宫来,待若上宾,除给他加官封爵外,还赐给大量金银,要他统筹守城事宜。

金兵攻城愈来愈紧,钦宗令郭京作法退敌。这伙人看到骗局即将戳穿,便命大开城门,带领一伙乌合之众冲杀出去,被金人打得落花流水。郭京趁此时机,带领一支人马向南仓皇逃窜。城门来不及关闭,金军一拥而入,汴京就这样失守了。

金军进城后,钦宗一面仰天长叹,一面下令停止抵抗,派宰相何粟去金营求和。尽管钦宗答应了称臣割地的屈辱条件,金主仍不满足,坚持废除钦宗的帝号,另立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当傀儡皇帝,国号为“楚”。

金人自度无力吞下这个腐朽而又庞大的帝国,遂查封了宋朝九十二府库的160余年积藏,搜刮了无数金银财宝以及玉玺、图籍、珍玩、仪仗等,于靖康二年春天,押着徽、钦二帝,后妃公主,驸马亲王以及朝廷重臣3000人,送往金国。徽、钦二帝当了俘虏,被带到会宁府参拜金主。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候。宋朝君臣避讳此事,称之为“二圣北狩”。

因为这次事变发生在宋钦宗靖康二年,历史上把它叫做“靖康之变”。

相关参考

历史著名词人为什么柳永又叫柳三变?

...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进攻...

宋朝历史 我眼中的两宋王朝

 我眼中的两宋王朝  北宋,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繁华富庶,知识分子的待遇空前提高,【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的繁荣昌盛,一片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当时的北宋京都居民-汴梁已

北宋王朝令人震惊的财富 富而不强的历史遗憾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

经济发达,被誉为当时GDP世界第一的宋朝,覆灭早已是情理之中

经济发达,被誉为当时GDP世界第一的宋朝,覆灭早已是情理之中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宋朝

宋朝历史 皇帝接受万邦朝贺

 北宋王朝如何过春晚:皇帝接受万邦朝贺  或许因为大宋王朝在春节期间诞生,是为国庆,加上春节是传统佳节,宋朝对这个日子格外重视,也举行盛大的“春晚”活动。不过北宋的&

元朝历史 蒙古把汉人当成四等公民,为何元朝覆灭这么多汉人士大夫自杀殉国

蒙古把汉人当成四等公民,为何元朝覆灭这么多汉人士大夫自杀殉国元代是由蒙古族所树立的王朝,能够说是不断都在对外交战傍边渡过。当年金国灭掉了北宋,蒙古族就与南宋一同毁灭金国,金国被灭后南宋本人也遭殃了;在

宋朝历史 国家都快亡了 宋朝这两个皇帝还在忙于争夺皇位

北宋的覆灭系列(六):原来钦宗也不是“吃素”的父子现在咱们看看徽宗老赵在东南一带都干了些什么。当初老赵装病退位的时候曾经下过一道诏书,意思是说所有的军国要务以后就都交给小赵同志全权负责了,我老赵除了道

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对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番言论,曾国藩并未反驳,沉默很久后才颇为无奈地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

宋朝历史 葬送北宋江山的罪魁祸首是谁

  赵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不仅断送了宋廷第二次对太原的救援,断送了太原,也葬送了自家一百六十余年的锦绣江山。  公元982年,也就是火烧晋阳三年之后,出于国防的需要,宋太宗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

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

自西夏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 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