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吕蒙正生平简介?吕蒙正历史评价?

Posted 宰相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吕蒙正生平简介?吕蒙正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吕蒙正生平简介?吕蒙正历史评价?

吕蒙正

开运三年(946),契丹国的皇帝耶律德光发兵推翻了不听命的“儿皇帝”——后晋出帝石重贵。就在政局大变的这年,距后晋京师开封(今属河南)不远的河南(今河南洛阳),吕龟图喜得贵子。吕龟图是个起居郎,在皇帝临殿朝见群臣时,他在左面仰观皇上的举止,倾听皇上的言行,退朝后记下来。他给儿子起名曰蒙正。

吕蒙正的生母姓刘,刘夫人与丈夫吕龟图的关系很不好,因吕起居郎有几个宠爱的妾,刘夫人为此而大为光火,常与丈夫吵闹。吕龟图一气之下,把母子俩赶出家门。

刘夫人带着儿子流落龙门山的利涉院。龙门山在洛阳南,伊水穿山而过,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又名“伊阙”、“阙塞”。相传乃大禹凿通以疏伊水。自北魏宣武帝迄晚唐,在阙口东、西两个断崖上修凿了2100多座佛龛,题记3680余种,造像9700余尊。这便是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

利涉院是龙门山下的一所寺院。

有个和尚见吕蒙正神态不凡,便在山间凿建了一个石窟,让母子俩居住。母子俩栖身石洞,相依为命,倍受艰辛。

一天,吕蒙正在伊水岸边游玩,看见一人卖瓜,馋得他直流口水,无奈没钱买。碰巧,那人不慎掉了一个,吕蒙正悄然捡起,几口吞下。从这事上可以窥见母子俩的窘困生活。

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王实甫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便是以吕蒙正的贫寒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

尽管孤贫寒酸,但吕蒙正并没有放松学习,刘夫人想方设法让儿子读书,希望儿子能金榜题名,脱出苦海。吕蒙正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

太平兴国元年(926),吕蒙正参加河南的“取解试”,榜上有名。年冬,他与其他举子一同聚集于开封,准备参加来年礼部的省试。

翌年春,礼部开考。贡院的门阶上设有香案,考官与考生相互对拜。考场里设置帐幕毡席,并有茶水供应。考场外,甲兵环卫,戒备森严。

考试分三场,一场帖经,一场诗赋,一场试策。

三场下来,吕蒙正的成绩极佳。但能否登科,还得看殿试的成绩。

宋太宗赵光义御殿复试, 录取进士109人。在109人中,吕蒙正高居榜首,成为丁丑科的状元。这年,吕蒙正年方31岁。

放榜之后,照例有一系列礼仪活动。新科状元吕蒙正大出风头。

吕蒙正夺魁,曾被说成是命中注定的。

宋人王铚《默记》中有这么一说: 吕蒙正、张齐贤、钱若水、刘烨同学于洛阳人郭延卿。一天,他们一同去请道士王抱一看相。王道士见了5人,抚掌叹息: “我踏遍大江南北,寻访贵人,了不可得,不曾想贵人皆在座上。”众人大喜,求他指点一二。王道士说: “吕君科举夺魁,十年做相,十二年出判河南府,出将入相,有三十年富贵。张君后三十年做相,也皆富贵终生。钱君可做执政,但不过百日。刘君有执政之名,无执政之实。”他一一评说众弟子,唯独不提老师郭延卿。

郭延卿忿然,讥斥王道士胡说八道。

王道士不动声色,半晌才缓口说道: “让我慢慢告诉你:后十二年吕君出判河南府,您方能取得贡生的资格,次年登科,但切不可做京官。”

郭延卿更加愤怒,众弟子不安,各自离去。

事态的发展,一如王抱一道士所说。

如此说来,吕蒙正中状元,乃是因他生来便是贵人相。自然,这是荒诞不经的,不足为信。

中了状元的吕蒙正陪着老母衣锦还乡。吕龟图那敢怠慢新科状元,不得不重新接纳蒙正母子。但他誓不与刘夫人同房,刘夫人也不肯与他同住。夫妻俩分居两室,直到吕龟图病亡。

登第后,吕蒙正被委任为将作监丞。这将作监原是管土木建造的,宋初将土木建造划归三司修造案,将作监成了掌祠祀供品的官。丞是将作监的佐官。不久,朝廷派他通判升州(治今江苏南京)。通判位次知州,但握有连署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临行,吕蒙正去叩谢太宗。太宗皇帝降旨: 民事有不便者,许快马奏告; 赐钱20万文。这是很破格的优遇。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御驾亲征割据河东(今山西太原)的北汉小朝廷。北汉有契丹人的支持,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出兵均无功而还。太宗皇帝以潘美为北部都招讨制置使,统帅数路大军分进合击。二月,大军出征,太宗的车驾离京北上。

就在御驾亲征途中,吕蒙正奉诏北上面见太宗。太宗任命他为著作郎、直史馆。著作郎掌编“日历”——每日时事; 直史馆就是在史馆值日。除委任这两个官职外,又加官左拾遗——一个侍从规谏过失的谏官。吕蒙正随驾出征,做了皇上的“随军记者”。

宋军进展顺利,连战皆克。五月,北汉皇帝刘继元纳降。

第二年,太宗亲拜吕蒙正为左补阙,侍从讽谏,又让他以左补阙的身份知制诰,起草诏令。

老父吕龟图病亡,吕蒙正上书辞官服丧。丧期未满,太宗下诏,要吕蒙正除服出仕,迁为都官郎中,掌簿录配役、官私奴婢、俘虏囚徒等事。不久,入为翰林学士,备皇上顾问。

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冬十一月,太宗下诏,擢吕蒙正为参知政事,赐他一座豪华的府第。年37岁的吕蒙正成了大宋的副宰相。太宗召见,对他说: “学者士子没有贵显的时候,看见不合理的事情,心中怏怏; 及做了官,可以评论朝政得失,应当尽心尽职,虽然所说未必皆对,但也应认真听取,如此方能有益于社稷。朕决不会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使百官臣民不敢说话。”吕蒙正大加称颂,他心里明白,皇上这番话是要他克尽职守,匡失救弊。

翌日,吕蒙正上朝,有个官员很看不起这位年轻的参知政事,指指点点地对他人说: “这小子也是参知政事?”吕蒙正装作没听见。有人出来打抱不平,诘问那官员姓名,吕蒙正忙加阻止,道: “不要问了,若知道了他的姓名,怕是一辈子不能忘,不如不知为好。”众人咸称海量。

吕蒙正做了五年的参知政事。

端拱元年(988)二月,太宗调整官僚队伍,罢免宰相李昉,擢吕蒙正为宰相。

这年,吕蒙正年方42岁。

上任不久,便遇上一桩不愉快的事: 有个叫张绅的,官居蔡州(今河南汝南)知州,贪赃枉法,吕蒙正奏免此人。有人奏告太宗: “张绅家里很富,怎会贪那几个钱?吕蒙正孤贫时勒索张绅不成,今日报复人家罢了。”太宗便下诏复张绅的官。

吕蒙正对此不加申辩,像不知道一样。

与吕蒙正同居相位的,还有开国元勋赵普。赵普,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是宋太祖的得力辅弼。吕蒙正拜相时,他年已67岁,已是三登相位。赵普为政专权,朝臣忌之。太平兴国年间卢多逊与赵普同为宰相,颇多龃龉。吕蒙正为人质厚,与赵普相处很好,赵普很是推许。

当官的大都为己着想,趁着掌权之时,捞点钱财,为子弟谋个官职,是司空见惯的事。自卢多逊起,宰相子起家入仕例授水部员外郎。吕蒙正上疏道: “臣忝为状元,释褐初仕仅授九品京官。天下才士,老于岩穴,寸禄未得者比比皆是。今臣男儿刚离襁褓,便膺此殊荣,实不堪当。乞授臣初仕时官。”

诏准。从此以后,宰相子例授九品京官。

吕蒙正贬抑子弟,时人大加称颂。

他做了宰相,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想方设法献媚、巴结。有个官吏珍藏一个古镜,这时为了讨好吕宰相,忍痛割爱,悄悄地送给吕蒙正,说: “此乃宝镜,能照200里!”吕蒙正笑曰: “卑人脸不过盘子大,哪用得着照200里的镜子?”听说这事的人,无不叹服吕蒙正。

吕蒙正年少时孤贫,做了宰相,富贵无比,讲究起饮食来,尤喜喝鸡舌汤,每天早饭必喝它一碗。一天晚上,出游花园,远远望见墙角有一小山,问身边的人: “谁人堆的山?”有人答曰: “这是相公杀鸡的毛。”吕蒙正很惊讶:“我吃了多少鸡?怎会有这么多鸡毛?”那人道: “一只鸡一条舌,相公一汤用几条鸡舌,喝了多久了?”吕蒙正默然,不再喝鸡舌汤。

淳化二年(991),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这宋沆是吕蒙正夫人的娘家人,因这些关系,吕蒙正也受牵连。九月,吕蒙正被革除相位,贬为吏部尚书。太宗起用李昉、张齐贤为相。

这次罢相,实属无辜。过了两年,即淳化四年冬十月,太宗复吕蒙正相位。蒙正入宫谢恩,太宗一见他,便道: “那张绅果然贪赃枉法。”原来,职掌州县官考核的考课院立案调查张绅在蔡州贪赃一事,查明了真象,张绅确犯有贪赃罪。太宗此话,算是向吕蒙正认错。吕蒙正默不作声。太宗见状,和他谈起征战来,道: “朕近来发兵征讨契丹等,乃为民除暴; 若穷兵黩武,则天下生灵涂炭。”吕蒙正对曰: “隋、唐数十年中,四征高丽、突厥,民不堪命。隋炀帝全军陷没,唐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即使这样,也无功而还。治国之要,在于内修政事。如此,远方归顺,天下自然安宁。”太宗称是。

在对待契丹人问题上,他因此被指斥为妥协派。这样说是不妥当的。宋对契丹多次开战,失败居多。究其原因,是大宋帝国国力不强。唯有增强国力,方能卫国安邦。吕蒙正建议把注意力转向内政,不失为高见。

吕蒙正第二次拜相,仍然处处以国事为重,他从不为保富贵而阿谀奉承,讨皇上的欢心。有时太宗正在兴头上,吕蒙正却浇一盆冷水。

一天夜里,太宗宴饮,吕蒙正旁侍。太宗对他说: “五代之际,生灵蒙灾,周太祖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南归,士庶劫掠。下有火灾,上见彗星,黎民恐惧,认为无太平之日了。朕躬亲政务,诸事处理得有条有理。常以为大宋兴盛乃苍天保佑,实则治乱在人。”吕蒙正离席叩拜,道: “京师乃皇上所居,四方辐凑,故显得繁盛。臣曾看见去京师不几里,饥寒而死的人很多。全国各地不都像京师一样繁华。若陛下的视野能由近及远,苍生就万幸了。”

宋太宗虽为英主,但见吕蒙正浇他冷水,兴头顿失,脸色很难看,默不作声。吕蒙正坦然回到座上。

有时,吕蒙正十分固执,堂堂天子也显得无可奈何。拿出使契丹这事来说吧,太宗要中书省选个合适的人选,吕蒙正退朝,选定一人奏上,太宗不同意。他日,太宗问另选人没有,吕蒙正仍奏以那人,太宗还是不同意。过后太宗再次问起人选一事,吕蒙正再次推举那人,太宗仍不同意。当太宗又一次问人选有了没有,吕蒙正奏告的仍是那人。太宗面有愠色,道:“爱卿为何这般固执?”

“不是臣固执,是陛下不了解臣。”吕蒙正道: “出使契丹,此人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人莫及。臣不想阿谀奉承,坏了大事!”

在场的公卿百官见了这场面,心惊胆战,悚然不敢动。

太宗退朝,对左右的侍从说: “蒙正气量,朕不如。”诏用吕蒙正推荐的那人。那人出使,果然不辱使命。

吕蒙正算是贤相,但他的所作所为,太宗皇帝实在难以容忍。至道元年(995)夏四月,太宗罢免了他的相位,以尚书省副长官——右仆射的身份出判河南府。吕蒙正去洛阳上任,政尚清静,事委僚属,他总裁而已。

二年后,宋太宗病死,他的第三个儿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

真宗诏迁吕蒙正为尚书省的长官——左仆射。上任时,正值朝廷营建太宗陵墓,吕蒙正追感太宗厚遇,捐家财300余万助用。葬日,伏哭尽哀。

吕蒙正做了四年尚书仆射,再次登相位。

在宋朝历史上,三次入相者,惟赵普与吕蒙正。

拜相不久, 诏加官司空兼门下侍郎。两年后, 授太子太师。

景德二年(1005),吕蒙正年59岁,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上书辞官。真宗诏准。吕蒙正入宫谢恩,真宗特命吕蒙正的肩舆至东园门,让他两个儿子扶掖上殿。吕蒙正奏言: “远人请和,弭兵省财,乃古今上策,惟请陛下以百姓为念。”临去之际,仍不忘与契丹人讲和。

吕蒙正回到了故乡洛阳,整天与亲朋好友宴集,子孙环立,轮流祝寿,蒙正怡然自得。宋真宗出行路过洛阳,都去吕府看望蒙正。他问吕蒙正: “爱卿诸子谁可重用?”吕蒙正道: “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现为颍州(今安徽阜阳)推官,真乃宰相器也!”吕夷简从此为真宗注重。

吕蒙正在洛阳度过6年安详舒适的生活, 大中祥符四年(1011)病逝, 享年68岁。真宗下诏追赠中书令, 谥曰“文穆”。

蒙正娶宋氏为妻,生有五子: 从简、惟简、承简、居简、知简。五子皆以父任为官。他们当中,居简最有出息,有父风。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居简提点京东路(今河南商丘)刑狱。有个叫夏竦的上书言儒学大师石介诈死,北投契丹,请开棺检验。这实属诬告。那夏竦刚被真宗任命为枢密使,就被罢免,以杜衍出任。石介时为太子中允,在集贤院校勘典籍,写了一篇《庆历圣德诗》,歌颂范中淹、富弼、欧阳修、蔡襄、杜衍等一班大臣。夏竦因此衔恨。石介病死,徐州(今属江苏)人孔直温造反,官府搜查他家,发现有封石介的书信。夏竦借此大作文章,妄言石介诈死云云。真宗不明真相,遣宦官前往开棺验尸。石介乃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地属京东路,吕居简官居提点刑狱,掌司法、刑狱和监察。石介一案属于他的职权范围。他对钦差说: “万一石介果真死了,朝廷便是无故掘人家坟墓,怎么办?”那当钦差的宦官没了主意,问吕居简: “你说咋办?”居简道: “石介死,必有亲朋门生送葬,问他们就明白了。”调查结果,石介真死。

吕居简官至兵部侍郎判西京御史台。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居正生平故事简介,居正历史评价,居正怎么死的?

居正,原名之骏,字觉生,号梅川,1876年11月8日(清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湖北广济县一个塾师家庭。七岁启蒙接受传统教育,十五岁开始习作八股文,希图通过科举谋进身,却连年屡试不中,想去当兵又

吕蒙正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吕蒙正生平简介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吕蒙正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吕蒙正生平简介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人物志 历史上吕蒙生平事迹简介,吕蒙军事才能评价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人。公元177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田园荒芜,为了谋生,少年吕蒙便随母南渡长江,依姐夫邓当生活。邓当是孙策部下的战将,吕蒙十五

人物志 吕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吕蒙历史评价,吕蒙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字子明,汝南富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避乱南渡,依姐夫邓当(时为江东豪强孙策部将),时年十五六。邓当数讨山越(江南少数民族,古时总称百越,居山区者称山越),蒙常窃随其后;当见

宋朝 周必大生平简介?周必大历史评价?

周必大周必大,字子充,又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祖籍在今郑州管城。靖康二年(1126)出生于父亲的任所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必大少时面貌俊秀,深受父母喜爱。但不幸的是父亲在他出生不几年就因病死在任上。

历史如何评价吕蒙正 北宋宰相吕蒙正是怎样的人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历史如何评价吕蒙正 北宋宰相吕蒙正是怎样的人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宋朝太宗年间第一贤相是谁?吕蒙正当之无愧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十万。待调回到京师,遇上皇帝亲征太原,召他到行宫...

历史人物 吕蒙正怎么当上宋朝宰相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都出自北宋的一个著名宰相吕蒙正。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他是唯一一个直接从平民一跃而当上宰相的,因此人们也将他称为“平民宰相”。自他之后,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