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圣相”李沆

Posted 宋朝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圣相”李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圣相”李沆

“圣相”李沆

李沆是洺州肥乡人,少年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通判潭州。太宗曾说李沆是“嘉士”,命中书召试,擢知制诰,赐钱百万,又以李沆家贫,多欠人钱,别赐钱30万以偿债。判吏部铨,尝赴太宗曲宴,太宗目送之说: “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不久,拜参知政事。

真宗即位时,因契丹南侵,真宗亲征到澶州,命李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班师回朝,李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真宗向他询问治国之道什么为先,李沆说: “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真宗又语及唐人树党难制,使王室微弱,奸邪难辨,李沆回答说: “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真宗又以李沆没有密奏,对他说: “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李沆说: “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李沆主张不变祖宗法度,严守条制,反对轻进喜事之人,常以四方艰难、水涝旱灾之事奏闻,以戒帝王侈奢之心,当时称其为“圣相”。

李沆为相,接待宾客常寡言少语,马亮曾对李沆之弟李维说:“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李沆听后说,一切事情均按旧制处理,用不着多言。景德元年暴病,真宗亲往慰问,还宫时李沆病逝,真宗再次前往痛哭,对左右之人说: “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 赠李沆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相关参考

宋朝 李沆生平简介?李沆历史评价?

李沆一次,有人向宋真宗荐举梅询,宋真宗说:“李沆曾经说过,梅询险诐浮躁非君子,是不能重用的。”一句话把那人顶了回去——这件事距李沆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后来欧阳修和苏颂对此大发感慨,认为一位宰相能在去世

历史人物 李沆简介 李沆怎么死的 李沆怎么读 李沆是怎样的人

  本名:李沆  别称:李文靖  字号:字太初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宋人  出生地:洺州肥乡(今河北肥乡县)  出生时间:947年  去世时间:1004年7月23日  主要作品:《伏睹禁林新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诗人李沆简介,李沆与宋真宗之间有何故事

人物生平器度宏远李沆年轻时喜欢学习,气量很大,其父李炳曾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他日一定会官至公辅。”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因郊祀恩,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在通判潭

道教为何在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伶俐,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吉祥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上文是元朝有名的丞相脱脱

道教为何在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伶俐,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吉祥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上文是元朝有名的丞相脱脱

历史秘闻 道教为何在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伶俐,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吉祥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上文是元朝有名的丞相脱脱

宋朝 宋代·宋代针灸学

宋代针灸学针灸学在唐代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专科,在宋代又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针灸师和新技术。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模型的铸造,是针灸学上的一大创造。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王

宋朝历史 宋代服饰图解

宋代服饰图解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

宋朝历史 宋代官吏便服

宋代官吏便服――宋代官吏的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便服等。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一般男子及官员都可穿着。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

宋朝 宋代·宋代私修当代史

宋代私修当代史两宋时期史学家私人编写的本朝史书,数量极繁,流传到今天的也有很多,其最重要者有李焘、王称、徐梦莘、李心传等人编的史书。南宋初年李焘用了将近40年的精力,编撰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