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二程洛学

Posted 认识论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二程洛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二程洛学

二程洛学

程颐、程颢兄弟是洛阳人。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皇祐时任太学学职,哲宗时以司马光等推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绍圣年间因政见不合,削籍送涪州编管,徽宗时官复原位,致仕卒。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嘉祐年间举进士,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为州县官吏,历签书镇宁军判官、知扶沟县。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赴任而卒。

程颐、程颢兄弟均受业于周敦颐,其言论和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 等。世称兄弟二人之学术为 “洛学”。

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理” 或 “天理”,认为 “理” 有几个特点: 一是理是先于事物存在的; 二是人和万物都从理出; 三是理即万物之理。总之,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它是永恒存在的宇宙万物的本体,既生万物,又统辖万物。二程还认为,精神性的 “理” 产生物质性的 “气”,“理” 是第一位的、本原的,“气”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在天人关系上,二程坚持“天人相与” 的观点,并用 “道” 把天人联系起来。在认识论上,二程发展了 《大学》 中的 “格物”、“致知” 说,宣扬一种更为精致的先验论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只要 “内省”,不须外求。在人性论上,二程发挥了孟子的 “性善说”,提出了 “性即是理”的命题。把人性善恶问题,从伦理学的范围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与宇宙的本原直接联系起来,提出了 “去人欲,明天理” 的思想。总之,二程用 “理” 把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完整的唯心主义体系,成为两宋理学的奠基人。

相关参考

关于文明的历史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

历史人物 “二程”之程颐简介 程颐是怎么死的

  程颐是“二程”中的弟弟,是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宋朝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有人说“程朱理学”,这个词中的“程”指的是程颐程颢两兄弟,“朱”则指的是宋朝理学另一位大人物朱熹。  公元1

历史人物 “二程”之程颐简介 程颐是怎么死的

  程颐是“二程”中的弟弟,是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宋朝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有人说“程朱理学”,这个词中的“程”指的是程颐程颢两兄弟,“朱”则指的是宋朝理学另一位大人物朱熹。  公元1

“二程”之程颐简介 程颐是怎么死的?

  程颐是“二程”中的弟弟,是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宋朝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有人说“程朱理学”,这个词中的“程”

平阳有哪些名人

平阳名人愿齐,五代宋初高僧,南雁荡山开山鼻祖。宋之才(1090~1166)万全人。宋代使金外交家。徽宗朝进士,曾任国子司业。卒谥文简。陈经邦、陈经正鹤溪人。兄弟二人均为程门之高足,宋代理学家,洛学平阳

宋朝 宋代·宋代针灸学

宋代针灸学针灸学在唐代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专科,在宋代又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针灸师和新技术。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模型的铸造,是针灸学上的一大创造。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王

宋朝历史 宋代服饰图解

宋代服饰图解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

宋朝历史 宋代官吏便服

宋代官吏便服――宋代官吏的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便服等。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一般男子及官员都可穿着。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

宋朝 宋代·宋代私修当代史

宋代私修当代史两宋时期史学家私人编写的本朝史书,数量极繁,流传到今天的也有很多,其最重要者有李焘、王称、徐梦莘、李心传等人编的史书。南宋初年李焘用了将近40年的精力,编撰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

宋朝 宋代·太学

太学宋代的国子监,是中央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它直接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等官办学校。太学是国子监的主体,也是宋代的教育典范。北宋前期,太学规模不大,仁宗时也不过三四百人,而且是借用锡庆院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