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苏门四学士

Posted 黄庭坚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苏门四学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是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与秦观。四人皆以诗文被苏轼所赏识和推荐,与苏轼友情深笃,关系在师友之间。哲宗元祐年间,四人都入馆供职,故世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洪州分宁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治平年间进士,以才能见重于文彦博。哲宗即位,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 “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工诗文,擅长行书、草书。贬谪所至,士人从学者甚众。诗以杜甫为宗,讲究修辞造句,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

张耒,楚州淮阴人,字文潜,号柯山。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熙宁年间举进士,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后坐元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崇宁初,以曾为苏轼 “举哀行服”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工诗赋散文,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风格自然晓畅,主张接近苏轼。

晁补之,济州钜野人,字无咎。元丰年间举进士,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佐郎、信州酒税。徽宗时召为吏部员外郎。党论起,徙知湖州、密州、果州等。散文流畅,亦工诗词。论政、论史之作,重视事功。

秦观是扬州高邮人,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间举进士。元祐初因苏轼推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坐元祐党籍,出判杭州,又被弹劾为 “影附苏轼,增损 《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后又编管于雷州。善诗赋策论,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

相关参考

宋朝 宋代·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在王安石罢相之后,神宗于元丰年间亲自主持了官制体系的改革。宋初,官员除授制度非常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官以定品阶俸禄,称为寄禄官;职指殿阁学士、待制等,加于文学之士,以示尊宠;只有差遣是实

宋朝 宋代·前三苏

前三苏前三苏是指苏易简及其孙苏舜元、苏舜钦。苏氏公孙是绵州盐泉人。苏易简字太简,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第一,通判升州。太平兴国八年知制诰,屡知贡举。雍熙三年(986)迁翰林学士,后任同知京朝官考

宋朝 宋代·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幽州蓟县人,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立了大功。宋朝建立后,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960)劝说太祖兵机贵速,出师平定李筠之乱,指出这

宋朝 宋代·安乐先生邵雍

安乐先生邵雍邵雍是范阳人,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随父徙卫州共城,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晚年居于洛阳,反对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

宋朝 宋代·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人,宝祐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围攻鄂州,董宋臣主张迁都以避蒙军,文天祥上书请斩董宋臣,提出抗蒙的建议。后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时,起草制诰讥

宋朝历史 宋代变法名臣王安石为何会一直刁难苏轼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故事,其中有一则这样的: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结果,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诗的诗稿:西风

宋朝历史 陆挚――苏东坡认为才智可比张良,思辨不下贾谊的宋代名家

  陆挚(756~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他18岁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词科,历任县尉、八御史、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兵部侍郎、宰相和忠州别驾等职。他一生清慎,甚至清慎得被皇帝也说是“太

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 沈括也曾经对苏轼挖坑

自从范仲淹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宋朝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

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 沈括也曾经对苏轼挖坑

自从范仲淹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宋朝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

宋朝历史 宋朝有哪些殿阁学士?

(1)观文殿大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即旧延恩殿,庆历七年更名.皇佑元年,诏:「置观文殿大学士,宠待旧相,今后须曾任宰相,乃得除授.」时贾昌朝由使相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