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元代·名臣脱脱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 元代·名臣脱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 元代·名臣脱脱
名臣脱脱
脱脱 (1314—1355),字大用,蒙古人。其伯父伯颜擅权矫纵,他怕祸危家族,在老师的教导下,决定大义灭亲,于是向元顺帝自陈忠忱,取得了顺帝的信任。到了至元六年 (1340),顺帝和脱脱等合谋,趁伯颜外出射猎之机,驱逐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不准入城陛辞。未几,再徙岭南,结果病死在江西途中。
同年十月,脱脱任右丞相,恢复科举,缓和民族矛盾; 并选汉人儒臣给元顺帝讲经,纠正了伯颜擅权时“变乱祖宗成法” 的倒行逆施,缓解了社会的危机。当时,“中外翕然称为贤相”。
至正十四年 (1354),张士诚起兵占据高邮 (今属江苏),称诚王,建国号周。元顺帝命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马,前往镇压。“黜陟予夺一切庶政,悉听便宜从事; 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其权力可以说超乎寻常。西域、西番皆发兵前来助战。“旌旗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脱脱全力进攻高邮,城中已经支持不住了,张士诚准备投降,又恐罪在不赦,只好硬撑; 脱脱也觉得功在眼下,志在破城。正在这时,元顺帝诏书下,削去脱脱官爵并令其交出兵权。原来朝中的右丞相哈麻伙同太子、皇后指使御史弹劾脱脱出师迟缓费财。顺帝信了这套鬼话,遣使至军。参议龚伯遂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攻下高邮,谗言自破。诏书不可开,一旦开诏,什么都完了。”脱脱说: “不开诏,就是抗旨。如此,君臣之义何在?”遂请钦差宣诏。听诏罢,脱脱说: “自领兵以来,我日夜操劳,唯恐出错。现在已释重负,感谢皇上的恩德。” 由于临阵易将,元军大乱。张士诚乘机出击,百万元军,一时星散。从此元朝军队失去了镇压起义军的优势。
相关参考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
当然蒙古人也并非对汉人十分仁慈,脱脱的伯父伯颜就是一位偏执弑杀的丞相,为了保住大元的江山这位丞相多次打算诛杀张、王、刘、李、赵五个姓氏的汉人,而且多次废除科举。但是脱脱本人不仅熟悉蒙古文化而且通晓中原
你真的了解脱脱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脱脱,又名脱脱贴木儿,字大用,脱脱是蒙古蔑儿乞部人。脱脱出身蒙古贵族家庭,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脱脱的伯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元末权臣伯颜,脱脱自
脱脱历任元朝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等职,主持修《辽史》、《金史》、《宋史》等,在政绩上也是成就斐然。在政治上他进行了“脱脱更化”,让元朝一度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现象,但最终脱脱被杀,元朝也命不
脱脱别名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蒙古族,是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他信仰儒家思想、藏传佛教,他执政时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被誉为元朝最后的贤相,他死后元朝“后继无人”,很快就走向了灭亡。脱脱的书法江南第一
脱脱(1314—1355),字大用,哈萨克蔑儿乞部人。其祖上跟随蒙古军从哈萨克草原来到中原。其伯父伯颜,在元顺帝即位(1333)后任中书省右丞相,独秉国政长达八年之久。脱脱自幼养于伯颜家中,伯颜视他为
元朝历史上有两个脱脱,一位是钦察汗国君主,一位是元朝末年丞相。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二位,也就是元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丞相脱脱。 脱脱又叫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后世之人一般以&ld
元朝历史上有两个脱脱,一位是钦察汗国君主,一位是元朝末年丞相。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二位,也就是元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丞相脱脱。 脱脱又叫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后世之人一般以“脱脱
脱脱(汉语拼音:Tuotuo,1314~1355),中国元代大臣。字大用。蒙古蔑里乞氏。至元四年(1338),进御史大夫。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专权恣横,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累,与顺帝近臣密谋除
古往今来,被冤死被害死的良臣不在少数,比如比干、李君羡、岳飞等,每一个朝代因为情况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冤案,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跟权力有关。为了把权力掌握在手里,除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这是单一而亘古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