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元代·王李之变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 元代·王李之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 元代·王李之变
王李之变
蒙古统治者经略中原,使得一大批汉族地主豪强归附。蒙古统治者委任他们一定的官职,他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袭相传,专制一方。自辟衙署,任命属官,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犹如唐代之藩镇。当时的人们称其为 “世侯”。李辊的父亲李全就是这样一个世侯。李辒袭父职,管辖益都 (今属山东) 行省,到他发动叛乱时,统治益都一带已有30余年。
益都人王文统“多权智”,游说山东世侯,“落拓无所遇”,但却受到李辒的礼遇。王文统又把女儿嫁给李辒。从此,军旅大事,王文统多有参画。忽必烈攻鄂州 (今湖北武昌) 时,从官刘秉忠把王文统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开平践祚后,就任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同时委任李辒为江淮大都督。
李辒和右丞相史天泽、济南行军万户张宏范、东平总管严忠济约定起事。他自己有5万精兵,又有岳父中通声气,看来叛乱会一举成功。1262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正为争汗位鏖战不已。李辒认为时机已到,二月正式布檄起事。李辒发兵攻取济南,张宏范背弃同叛前约,弃城逃往京师。李辒移檄四方,希望得到山东、河北等地军阀的响应,但应者寥寥。忽必烈命张宏范、严忠济攻取济南,后又命史天泽到军前督师,节制诸将,合围济南。李辒被围四月,城中粮绝,人心离散。李辒见必败无疑,便投大明湖自杀,但水浅未死,被张宏范缚出。史天泽等怕李辒讲出同叛盟约,便将李辒越权擅杀,以求灭口。
忽必烈在王文统家搜出了王文统和李辒有关谋反的信件。忽必烈对王文统说: “我把你从一介布衣提拔为丞相,何负心如此!”于是把王文统杀了。从此,忽必烈逐渐疏远了汉人幕僚。
相关参考
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二十五日,铁木迭儿去世。九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答己去世。英宗真正掌握了大权。十月二十五日,英宗升任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元代尚右),并决定不再设左丞相,以示尊荣。英宗、拜住着手革
元代杂剧元曲一词,主要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类文体。散曲是元代我国北方民间新兴起来一种口语味比较浓厚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戏剧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它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
歌咏西域元代以前,我国亲历西域的诗人只有唐代的骆宾王和岑参。蒙古至元一代能躬践此土者也只有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和长春真人丘处机二人。他们的诗作中歌咏西域风光的篇目占了很大比重,这些诗在元代诗坛上别树一帜,
元代皇帝为什么都没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谜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
元代(1279~1368)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因此也没有成文法。自从铁木真(1162~1227)征服了乃蛮部,才开始用畏吾儿字拼成蒙古语,并将其训令写成法规,名曰:“大法令”,
芦花道人贯云石(1286—1324),元代畏吾儿诗人。原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因以贯为姓氏。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贯云石辞官后,路过梁山泊,见一渔翁用芦花絮成被子,他觉得这种被子很清雅,便请求用
回回火炮回回是元代对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诸国各族人的泛称。宋代《武经备要》记载有抛石机,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火药包抛射出去,但它只能发射几斤、几十斤的火药包。回回火炮的原理与抛石机相同,不过威力更大,
元代瓷器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都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创烧单色釉也比前代精美。设立枢府专门管理烧造瓷器,枢府烧出的白瓷为甜白釉色,被后世称为“枢府瓷”。并且此时对
巧思绝人“巧思绝人”,是《元史》对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的评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国际天文学会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西经134°、北纬8°的位置上一座环形山定名为“郭守敬”。中国科学院紫
大唐后期是一个很混乱的局面,党派之争十分严重,就我们所熟知的就有牛李之争。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大唐内部在悄然倒塌。而甘露之变更是让许多大官倒下了神坛。甘露之变癸亥(二十三日),百官开始上朝。直到太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