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焚掠圆明园
Posted 法郎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焚掠圆明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焚掠圆明园
焚掠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为清朝皇帝的离宫,扩建于1709年,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几代皇帝,花费无数人力、财力和物力,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将其建成。周围二十里,内是综合中西建筑艺术的建筑物二百余座,宫殿、祠庙、别墅、花园、宝塔、丛林、假山、湖、桥等,蔚为壮观,是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藏有各种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典籍,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举世罕见的文化宝库,堪称“万园之园” 。
1856年10月,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特权,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在这里疯狂地抢劫了三天,将宝物能抢的就抢走,不能拿走的就加以毁坏。侵略者供认: 在抢劫圆明园后,“一个士兵口袋里有了二万、三万、四万,甚至一百万法郎,……据说一名团指挥官的珍珠和金刚石,就值八十万法郎以上。”侵略者为了发泄仇恨和消灭罪证,更为了胁迫清政府尽快接受他们的逼降条件,在离开圆明园时,纵火焚烧了这座艺术宝库。大火数日不息,使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被焚掠,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无可补偿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可补偿的损失。因此,英法两个强盗贪婪残暴的嘴脸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得淋漓尽致了。
相关参考
圆明园的修建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海淀,在西直门外13华里。周围广达30里,拥有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
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其亡国最后将中国带入百年屈辱,出现过中兴之象却未能把握最后的机会。一味的自大及统治者的腐败,致使王朝由内而外腐败到底,清朝百姓在背完三座大山后,清朝再也没有底层的支持,最后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让国人感到最痛心最可惜的事件之一,可谁有能想到,正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八国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可龚半伦,却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龚半伦,名橙
难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16公里之远。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就高约23米,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
记者|蔡星卓「”就这样,我完成了出发的准备工作。临近七月底,我买了人们建议我携带的各种物品,包括新衣服、新出的胶片和照相机等。斯特宾教授好心地建议我带银溴胶片以及选择能够承受旅途湿润气候和北京干燥气候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
>大沽口之战> 1858年5月20日(清八年四月八日)上午8点,清朝直隶总督府外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外国人。他们交给直隶总督谭廷襄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清朝守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天津守备重地大沽口炮台,让
清朝末年腐败不堪,国力衰退,西方各国列强先后入侵清朝。1860年10月18日,举世闻名的大水法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之中留干了最后一滴眼泪,同时12兽首也流亡在了海外,就连圆明园这座极其奢华尊贵的皇家园林也
元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公元1735年10月8日凌晨,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雍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