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南北议和
Posted 都督
篇首语: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南北议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南北议和
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向袁世凯交出了军政大权。在帝国主义卵翼下,袁世凯用一打一拉,软硬兼施的反革命两手,对付革命政权。他一面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汉阳;一面屡次向湖北军政府进行“和平”试探,并请英国出面“调停”。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乘革命军一时失利,竭力主张妥协。
1911年12月初,袁世凯与湖北军政府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议;正在汉口英租界开会讨论组织临时政府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压力,接受袁世凯提出的停战议和建议。12月18日,伍廷芳代表南方光复各省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所谓南北议和谈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以及钻进革命阵营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推波助澜,在内外敌人的胁迫下,革命派作出让步,表示只要袁世凯承认共和,清帝退位,即可让袁当大总统。因而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时,又决定请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表示自己是“暂时承乏” ,“虚位以待”。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革命方面是否真心愿意让出政权发生怀疑,于是亲自出面以电报方式与伍廷芳交涉,并立即对南京临时政府施加政治、军事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被迫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 以功以能,首推袁氏”。袁世凯得到孙中山让位的确切保证后,就逼迫清帝退位。2月10日南北双方就清帝退位条件达成协议,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临时参议院于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样,南北议和就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失败而告终。
相关参考
马晓军字翰东、展鸿,广西容县人,1881年生。早年就读私塾,后投笔从戎,被选送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学习,旋为陆军部选送赴日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革命,任南京留守府参谋兼学生军队长。南北议和后
杨树庄字幼京,福建闽侯人。1882年5月11日生。早年入广东黄埔海军学校航海科学习。毕业后在“海圻”舰任见习生。后任舰队各级舰员。1911年任“湖鹰”舰舰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投向革命军。南北议和后,在
张任民广西柳州人,1890年生。1906年考入蔡锷创办的桂林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并随学生军赴汉口与清军作战。1912年南北议和后,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后考入保
公元1044年宋夏议和宋太祖时,党项曾经入贡。以后,党项酋长李继迁时叛时降。李继迁死后,子德明与宋议和。德明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力量,先后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德明死,
奕䜣爱新觉罗奕䜣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奕詝异母弟。奕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因主持与英法联军议和,开始崛起。咸丰十一年(1861)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任为议政王。此后倡导并主
刘备为什么不答应孙权的议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关羽死后,刘备亲率几十万蜀军讨伐孙权,为自己的兄弟的报仇。而孙权却提出了议和,愿意归还荆州,
轻信议和放松戒备的土木堡之战 正统四年(1439年),瓦刺部首领也先嗣位,用武力统一了蒙古各部,图谋恢复元朝统治。十四年七月,也先
崇祯十七年三月,紫禁城。所有的朝臣都战战兢兢的伏在地上,崇祯皇帝诚恳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你们但凡有一点建议,朕无有不从”。可惜,所有人就是只管磕头,不管说话。这神奇的一幕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闯王李自
辛丑条约:大清王朝成待宰羔羊9月15日,李鸿章从上海北上议和,这个条约将是他为大清王朝签订的最后一份条约,也是最耻辱的一项条约。此时此刻的情景,正应了汉朝时候张良的那句名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比起
俺答是明时鞑靼首领,即阿勒坦汗,16世纪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阿勒坦汗,意为“黄金家族可汗”,达延汗孙,成吉思汗后裔,拥有黄金家族血脉。俺答也作谙达。俺答为蒙语阿尔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