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镇南关大捷
Posted 条约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镇南关大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
1884~1885年,因法国侵略越南,引起了一场中法战争。
早在200年前,法国就开始侵略越南,并且打算把越南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1872年,法国侵占了越南南部之后,又进攻越南北部。应越南政府的请求,由刘永福率领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队“黑旗军”参加了抗击法国侵略的战争。法国侵略者不甘心失败,蓄意扩大侵略战争,决心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1885年2月,法军直扑中越边境的谅山、镇南关。广西巡抚潘鼎新接受李鸿章“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的指示,逃到镇南关以北一百四十里的龙州。法军不战而得谅山,并一度闯入镇南关。法军声称“广西的门户已不存在了”。当地群众则在关上写道: “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此时清庭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赶到前线,团结各军将士,整顿部队,构筑工事,认真备战。他选择镇南关内十里的关前隘作为同敌军决战的场所,沿山麓修建了一道三里多长的边墙,围绕边墙挖了战壕。他把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自居中路,担任主攻。3月24日,法军旅团长尼格里率军分三路扑向关前隘,逼近长墙,有的已越墙而入。冯子材号召各军誓与长墙共存亡,与敌人展开猛烈搏斗。越南义军一千余人也赶来助战。25日,冯子材率部反攻,击毙法军一千多名。29日乘胜攻克谅山,重伤尼格里,取得了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之胜利。
可是,清政府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却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在广西、云南边界上开辟两处通商口岸,与法国通商; 以后中国修筑铁路时,要与法国人商量等。这样一个屈辱的条约,是清政府投降外交的必然结果。这个条约的签订,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相关参考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中国由此进入了近代时刻。但由于当时的晚清封闭落后,腐朽不堪,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提着鸟笼子到处闲转的八旗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屡战屡败。最终,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轰
平原起义和廊坊大捷19世纪末,我国山东、直隶交界处的一些乡村,到处可以看到一伙伙演练拳脚的群众。这些都是“义和拳”秘密团体的成员,以精通武艺著称,也搞画符念咒、设坛扶乩(jī)等迷信活动。若参与斗殴,
冯子材大战镇南关纸桥战役后,不甘失败的法国侵略者又增派军队,攻陷了阮氏王朝的首都河内。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不愿与法国开战。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越南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条约,接受了侵略者的“保护”。法国吞并越
关于镇南关一谅山大捷的战果,,有清方奏报、法方记述、越南目击者的口碑资料可查考。由于清朝统兵将领的派系不同,清方奏报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广西巡抚潘鼎新通过李鸿章向清廷奏报的淮军系统;二是署广西
关于镇南关一谅山大捷的战果,,有清方奏报、法方记述、越南目击者的口碑资料可查考。由于清朝统兵将领的派系不同,清方奏报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广西巡抚潘鼎新通过李鸿章向清廷奏报的淮军系统;二是署广西
袁崇焕是明末抗金名将,率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重创后金。袁崇焕在当时明朝可以说是顶梁柱般的人物,但是其人物结局却并不好。 后金努尔哈赤之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攻打明朝之时,被袁崇焕
大西军的失败大西军连获大捷,收复大片土地,出现了很好的抗清形势。但永历朝廷内的官僚,本来与大西军联合就三心二意,害怕大西军威望的提高,因而开始破坏大西军内部的团结。孙可望这时也极力想称帝,害怕李定国军
镇南关大捷19世纪后期,法国在和英国争夺加拿大和印度失败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远东地区。它首先看中的就是越南,1883年,法国侵略军突然攻占越南首都顺化,强迫越南成为法国的被保护国。当时中国是越南的保护
迫法内阁辞职的镇南关大捷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六,清政府对法宣战后,执行在越南北拆实施反攻任务的东线清军进攻失利,退回广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885年2月,法军向驻守在谅山的清军发动攻击。清军前敌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走,法军直驱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前。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