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平原起义和廊坊大捷

Posted 义和团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平原起义和廊坊大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平原起义和廊坊大捷

平原起义和廊坊大捷

19世纪末,我国山东、直隶交界处的一些乡村,到处可以看到一伙伙演练拳脚的群众。这些都是“义和拳”秘密团体的成员,以精通武艺著称,也搞画符念咒、设坛扶乩(jī)等迷信活动。若参与斗殴,便在身上粘贴一张“神符”,说是可以消灾弭祸,刀枪不入。它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流传。

说起这些秘密团体,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那时候,一些不满清朝统治的下层群众,集结成坛,练习拳棒,切磋武艺,从事秘密活动,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后来逐步扩大,形成一股政治力量。清廷曾多次派兵镇压。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大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以传教为幌子,进行文化渗透和间谍活动。当地流氓恶棍、土豪劣绅,还依仗他们的势力,任意强占民田,欺压百姓。一旦冲突发生,清政府因为害怕洋人,又往往站在教会一边,致使群众有冤难申,义愤填膺,矛盾激化。特别是山东省,据有关资料记载,外国人建立的教堂有1000多座,所以,教会和群众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不断反抗教会的压迫。他们利用会党组织,呼应联络,发动武装斗争,义和拳也就随之活跃起来,并且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清政府得到报告后,害怕他们成了气候,难以控制,便派毓(yù)贤为山东巡抚,强令禁绝。

清政府的血腥镇压并没有阻止义和拳的发展壮大,反而激起了更加强烈的对抗。就在这时,山东平原爆发了朱红灯领导的拳民大起义。

朱红灯本是山东泗水县人,素以卖药为生,闯荡江湖。他秉性豁达,喜交朋结友,乐意解人危难,因而深受拳众爱戴。在长清县反洋教的斗争中,他领导群众烧毁了徐家楼教堂,洗劫了几家大地主的庄园和反动教民的财产,率领一支队伍来到平原一带,和当地义和拳联合,举行了著名的平原起义。后被大家推选为领袖,并将义和拳更名为义和团。他们高喊着“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的战斗口号,同前来镇压的清军和民团展开了英勇的搏斗,直杀得敌人弃甲曳戈,狼狈逃窜。这一仗,义和团大获全胜。清军只得退回城内,再也不敢轻易和他们交手。后来,他们又打败了前来增援的清军劲旅,清廷大为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恐慌。美国公使康格出面,向清政府发出了措辞严厉的照会,敦促清政府采取得力措施,镇压义和团,保护教堂和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还越俎代庖,点名要袁世凯去山东主持军务,不然,后果将由清廷负责。

清政府立刻照办,于是袁世凯便当上了山东巡抚,领着他的新建陆军杀向山东平原。

袁世凯一方面发出告示,说凡参加义和团的人,只要悔过自新,放下武器,就不予追究,如能献出首领,为朝廷立功,还有重奖;另一方面,又严令清军和民团对义和团残酷镇压。

袁世凯的两手政策虽然博得了洋人的喝彩,却遭到了广大群众的切齿痛恨。当时山东普遍流传着“杀了袁鼋(yuán)蛋,我们好吃饭”的民谣。还有人在巡抚衙门的照壁上画了一个头戴红顶花翎的乌龟,缩头缩脑跟在外国人的脚后爬行。

义和团并没有被“袁鼋蛋”镇压下去。他们除一部分留在山东坚持斗争外,大部队向天津、直隶一带转移。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春夏之间,义和团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逐步蔓延到了津京地区。

在天津,他们接连烧毁了18座教堂,还一度闯入了外国侵略者把持的海关,取走枪支弹药。外地的义和团渗入北京城后,早就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广大劳苦大众,纷纷参加义和团。他们一方面练习拳脚,一方面散发传单,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洋教运动。

一时间,津、京地区几乎成了团民的世界。那些往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洋鬼子,全都龟缩在使馆里,不敢走出大门一步。北京的义和团进出王府官署,旁若无人,更不把清政府官吏放在眼里,甚至到紫禁城里搜查依附帝国主义的“二毛子”。

义和团运动能够迅猛发展,除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玩弄了一个政治阴谋。

戊戌政变后,慈禧决意废黜光绪皇帝,另立皇嗣,以便长期把持朝政。她曾多次指派专人到驻京各国使馆联系,希望列强能支持她的行动。各国使节反对废立,提出派医生探视和验证光绪病情,以揭穿慈禧的阴谋。慈禧又风闻外国人将派遣联军入京,扶植光绪复辟,一股对洋人的仇恨情绪油然而生。义和团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使她产生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歹毒念头:利用义和团的势力反对洋人,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最后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利。

这年五月,慈禧太后正式颁布诏令,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称他们是义民。二十五日对帝国主义“宣战”。一面让义和团围攻北京使馆区,并派人到阵前督战;一面又偷偷地电令驻在外国的使臣向各帝国主义国家解释“苦衷”,请求谅解,并保证设法惩办“乱民”,说“中国政府决不会和各国交战。出现目前的局面,也是始料不及,请友邦多多包涵”。

义和团没有识破慈禧太后的阴谋,在围攻使馆的战斗中,尽管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还是勇往直前,毫不畏缩。侵略者惊恐万分,只好向各国政府告急。

帝国主义根本不听什么解释、原谅,派来了侵略军。五月十四日,英、俄、日、德、法、美、意、奥等八国拼凑了一支2000人的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指挥,从天津乘火车出发,企图在几小时之内进入北京,以解东交民巷使馆区之围。义和团得到情报后,组织所属进行阻击。他们沿途扒掉铁轨,设置路障,使侵略军一边修路,一边挪动,走走停停。火车走了整整一天,计算里程,才前进了46公里。十五日下午,由于向西的铁轨已被拆除,只好在落垡(fá)刹车。这时,路基两侧突然杀声四起,密密麻麻的义和团众,一个个手持大刀长矛,奋不顾身,向侵略军砍杀。敌军猝不及防,虽有新式的枪炮,也难以对付这突然的袭击,伤亡了很多人。这一天,他们才前进了16公里。第三天,走了不到5公里。直到第四天傍晚才到廊坊车站。谁知刚一停车,便陷入了义和团的重围之中。侵略军用来复枪和机关枪扫射,织起了一道道火网。义和团战士奋勇冲杀,直逼到火车跟前,用大刀和长矛杀死了几十名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八国联军再也不敢贸然前进了,困守在廊坊车站,粮食和弹药都很缺乏,就连饮水也只能实行定量分配。酋头西摩尔急得抓耳搔腮,只得派人回天津筹措。火车刚刚开动,又遭到了义和团的袭击,死伤40余人。

陆路行不通,西摩尔只得率部改由运河乘船西进。他们从廊坊撤退的时候,义和团战士和爱国清军又乘势掩杀过来。经过多次打击,狼狈不堪的联军已如惊弓之鸟,一听到喊杀声就吓得魂飞魄散,边战边退。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丢下了50多具尸体。剩下的人,搀扶着100多名伤员,直到二十六日才逃到了天津西站待援。

二十九日,沙俄上校希林斯基率领的2000多名英法联军赶到,才把这伙残兵败将接到了天津租界。

联军酋头西摩尔曾沮丧地说:“假如义和团拥有如我们手中的新式枪炮,联军必将全军覆没,就连我的性命也难保。”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又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她大骂义和团是“拳匪”,还令清军官兵协助帝国主义侵略军“剿办”义和团。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廊坊大捷是什么背景

廊坊大捷发生于庚子年初,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骇人听闻的战役,这次战役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敢于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勇气与决心。廊坊大捷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它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气节,这种

廊坊大捷只打死7個洋人,為何稱之為大捷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

历史秘闻 廊坊大捷只打死7個洋人,為何稱之為大捷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

宋朝 宋代·大蜀政权

大蜀政权王小波牺牲后,起义军推李顺为首领,乘江原大捷之机攻克蜀州,杀死监军王亮等10余人,进占邛州,斩知州桑保坤、通判王从武等一批官吏,数万名起义军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川西平原最富庶的几个县,直逼成都

宋朝 宋代·阳武口大捷

阳武口大捷杨幺起义军在洞庭湖区的发展壮大,使南宋政府惶恐不安,他们唯恐起义军切断长江水道,把宋统治区切成两半,便于绍兴三年(1133)六月派王夔为荆南府、潭、鼎、澧、鄂制置使,带领6万大军全力镇压杨幺

清朝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1884~1885年,因法国侵略越南,引起了一场中法战争。早在200年前,法国就开始侵略越南,并且打算把越南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1872年,法国侵占了越南南部之后,又进攻越南北部。应越南政府

历史太平天国之三河大捷——迷雾之中的英雄末路

1858年11月15日清晨,立冬不久,一场大雾席卷了安徽中部,巢湖平原雾气沉沉。庐州西南的三河镇到金牛镇方圆30里,更是被大雾裹得严严实实,咫尺莫辨,正如此时此地,身处十万太平军包围里的五千湘军,眼前

历史百科 廊坊之战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严重威胁着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四国公使,奉其政府密谕,联名照会清政府:“请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山东

镇南关大捷后,清朝向法国求和,其实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中法战争形势图先回顾下中法战争1883年12月,孤拔率领法国军队6000多人从河内乘轮船往山西进发,清朝军队节节败退,并且伤亡惨重,山西、扶良、北宁相继失守。1884年3月15日到17日三天之内,法国

清朝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八国联军在廊坊的失败,使侵略者感到恼怒和羞辱。为了向清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又调集了32艘军舰和1万多名陆战部队,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二十一日从两侧向大沽炮台进攻。尽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