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启秀生平简介?启秀历史评价?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启秀生平简介?启秀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启秀生平简介?启秀历史评价?

启秀

库雅拉氏启秀字颖之,是满洲正白旗人。祖上曾是清王朝的贵族元勋,历经数代,家势衰败下来,到启秀的祖父、父亲时也只是象其它民族的官员一样,没有什么更特殊的权力了。然而,启秀仍然受优越的教育,过富裕的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并没有使他流于豪奢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的行列,少年启秀以孝顺父母长辈闻名京师。而且,启秀学习优秀, 在同治四年( 1865),他考取了进士,改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七年,一度在散馆学习,期满后,分到刑部当主事的差使。因办事认真有成绩,第二年启秀便补为盛京( 今辽宁沈阳)的正式官员了,到同治十一年,其间还调他担任过中江税务监督,他一直在盛京为官,官至盛京户部员外郎。在同治皇帝亲政的时候,启秀受恩诏加官一级。启秀在同治朝还是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他的起步主要是靠他自己本身的才学和实干。

光绪二年(1876),朝廷授任他詹事府右庶子,很快转为左庶子,同年,担任了日讲起居注官,此间他充分展示了他的才识,光绪三年三月,启秀被提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受到慈禧太后的重视。当扎萨克图汗在林端多布病逝时,皇上还派启秀为代表前往吊祭,事后,补任他为詹事府詹事,诏授他为内阁学士,并兼礼部侍郎衔,充担着文渊阁的直阁事。这时,他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到光绪五年正月,启秀被提升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二月,还调启秀补任刑部右侍郎。在安葬穆宗( 同治)毅皇帝和孝哲毅皇后到惠陵时,启秀作为随从扈卫衔营,得加官一级的恩赏。四月,朝廷命他为会试复试阅卷大臣。事后,调补启秀为盛京刑部侍郎。然而,仕途多风险,启秀为官也不是风平浪静的。光绪六年十月,因处理公事不当,启秀被议定后处分,降三级调用。因皇上加恩才令他留任原职。十二月,皇上考虑到宗室子弟的教育需要加强,启秀又是同族中颇有才学的人,所以,令启秀协同管理宗室觉罗学事务。光绪七年的秋天,启秀的父亲病逝,启秀才回京师为父守丧,对启秀这个孝子来讲,父亲的去世给他沉重的打击,他守丧以孝感人。服满后,授任他盛京户部侍郎,刚到任没几天,朝廷令他查核吉林将军铭安被人弹劾是否属实,启秀接令后,经查实确定铭安系被人诬奏,转铭安到户部用事。这年八月,皇上将宗室事务全盘交托启秀管,启秀到内务府后,办事妥当,很合圣上心意。光绪九年四月,因盛京工部侍郎兴恩请了事假,皇上就派启秀去接代工部职权。启秀受皇恩提拔,受到他人的嫉妒。这时,言官( 谏官)力攻启秀,说去年启秀在负责调查铭安的案子时,办事草率,而且与属下各员有收受贿赂巨万的事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皇上闻听后,心中很不快,命盛京将军崇绮据实查办上奏。崇绮费了半天功夫,多方查对,并没有查出启秀卖法受贿的佐证,反而查出他处理的案子比较妥当,皇上这才释疑团,诏令给启秀免除议处。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光绪十二年,因盛京文溯阁所存物件被盗,追查责任,经兵部议完后,给启秀削级留任的处分,皇上加恩,准启秀所削级与前所加级抵销。光绪十三年,恭迎光绪皇帝亲政,加恩给启秀诏加一级。第二年,启秀染疾,皇上赏他一个月的病假,回京调养,不久,他上疏恳请开缺,朝廷允准其请。

光绪十七年,启秀病愈后销假,接着皇上下旨补授启秀为礼部左侍郎。他上任后,负责知贡举、任殿试读卷大臣、还为朝考阅卷大臣。光绪十八年,启秀调补为盛京兵部侍郎。当时东北各省正训练新军,军饷主要是从朝廷调拨的。户部尚书阎敬铭力行节俭,杜绝流弊,对东北各省所需军饷不予调拨,经启秀力言,才得每年调给40万两银的济助,然而东北各省的军事防御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尚未解决,清政府就迎来了一场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光绪二十年正月,举朝上下欢庆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文武百官大都得了赏,启秀也一样,他得旨由部里议定叙用。这年六月,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节节败退,日军分两路登上中国的领土,东北边防的守军除极少数英勇抵抗外,大多数望风而逃,作为东北各省的最高官僚们无不受到降级的处分,启秀因在四月受命去考试宗室觉罗学生不在东北当职而免去了这次处分。相反,八月,启秀被提升为理藩院尚书,这是一个非常显赫的位子,启秀能得该职,至少在慈禧太后眼里,他是个有才干的人。十月,启秀受命管理咸安宫本学事务。他还担任经筵讲官,代理稽察坛庙大臣,主掌宗室事务。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启秀一度代理镶白旗汉军都统,担任乡试复试阅卷大臣。三月,他任会试副考官,继续担任朝考阅卷大臣,试卷阅完后,启秀等阅卷诸臣遭到御史熙麟的弹劾,指责他们在阅卷过程中是非倒置。皇上谕令掌院学士将戴锡之等人的7份卷子,固封呈览,其中卓孝复的卷子写作都很妥当,而启秀却未录用。诏令对卓孝复改列等第,予以录用,对原来阅此卷的启秀交给礼部审定考察。不久,又依惯例以罚俸禄的办法免其过,后又得皇上恩旨给他宽大免去处分。启秀的处分免了,他并没有当成回事,因为举国上下所有的中国人都关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战败的清政府正和日本侵略者谈判,四月十七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早在和议达成,将要换约时,清政府的高级官员已知道了条约的内容,启秀闻听后,大惊。他思考再三想不出挽救的办法,后来他上疏建议朝廷条约最好拖延发布,先与各国商量后再作决定,以杜绝后患。其实,启秀的建议还是清政府对外关系中的老一套,向西方列强求助,只等于将绵羊送到狼嘴里一般。日本侵华代表了整个西方列强的利益,满足了它们的要求,它们又怎会帮助腐败的清王朝?启秀的建议上报到皇上那就没回音了。因为光绪皇帝虽不愿签约,可也是没法子的事。此后中国人民对列强的侵略作出了强烈的反映,启秀仍旧是启秀,是一个封建的官僚。闰五月,启秀充任武英殿总裁,敖汉王达木林达尔达克有鉴于朝阳前些时候所发生的农民起义,上请朝廷增练蒙古军队。言官们议论他,说他苛派蒙古民众,以图谋不轨。启秀却为达木林达尔达克诉讼冤情,虽然启秀没有完全洗刷掉达木林达尔达克的罪名,朝廷给敖汉王削夺了扎萨克的俸秩,令其子继其位这样轻微的处罚,但启秀却因此大得蒙古人心。不久,启秀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六月,启秀代理正红旗满洲都统。到年底,内务府在准备迎春节时,上奏要求让启秀担任紫禁城值年及牺牲所值年。这样启秀又回内务府办事,因他学识成熟,光绪二十二年三月,还让他抓幼儿教育,担任管学大臣。五月,又让他管理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 包衣是奴仆。清入关前,凡所获各部俘虏,都编为包衣分属八旗。三旗是隶属内务府掌管的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他们一般充任骁骑、护军、前锋等营的兵率。属下五旗的包衣,分隶王府,成为私家的世仆)。十月,皇上赐启秀紫禁城骑马。此时,启秀一直和两宫的关系很好,即使启秀有过失,皇上都谅解他。十一月,在宫禁森严的内务府,竟发生了盗物案,事发后,影响很坏,部议给负责包衣三旗事务的启秀降三级调用他处的处分。而皇上却给启秀加恩改为降级留任,不再追究他的责任。启秀得皇上信用,主要是启秀为人忠厚老实,干练有心计。为了压压别人的不满,皇上暂时派他充任了查城大臣。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启秀代理正黄旗蒙古都统,这年,启秀奉慈禧太后的圣旨承修醇贤亲王庙的工程,八月,启秀代理镶黄旗汉军都统。九月他奉命查勘燕京郊外等地行宫建筑工程,择要修理。人们不仅要问,启秀不是很得皇上、太后的信任吗?如今为什么派他这样不重要的差使呢?这不是皇上和太后“遗弃”他,而是时代“遗弃”了他。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知识分子中一批有志之士,呼吁变法图强,年轻的光绪皇帝大受启发,于是,变法维新的志士得到重用,顽固保守的封建分子被排挤。启秀就是后者中的一员。光绪二十四年春,变法内容正在酝酿形成之时,启秀被派去勘查惠陵工程。事后代理正蓝旗蒙古都统,还担任国史馆副总裁。八月,启秀调补礼部尚书,担任武举复试大臣。在维新派要求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创办学堂,提倡西学时,启秀这位顽固不化的官僚地主,上疏建议厘正文体,倡明圣学。或许光绪皇帝连看也没看,也许光绪帝将其疏文揉成一团丢到了一旁。不管怎样,八月的京城还是维新变法的时节。然而新的生命仅仅存在世上103天就被九月二十一日的政变抹杀了。封建顽固派掌了清政府的大权,革新派被诛杀,革职、削职…启秀又春风得意了,十一月,奉慈禧太后的懿旨,赏启秀西苑门内骑马,并乘坐船只、拖床。因他敢于和维新派顶着干,有政治眼光,深得慈禧太后欢心,不久,命启秀免去了总管内务府大臣的职务,奉命为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代又将启秀抬到了中枢机关,是福是祸难以推断。

自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大权一归慈禧太后,当时军机大臣徐桐最为慈禧太后所宠信。徐桐又十分欣赏启秀为政端谨有风操,所以,徐桐想引启秀参预机务。但因庚子年(1899)和辛酉年(1900)的乡试和会试要推迟,启秀有不同的意见。所以,12月,就给启秀以降三级留任的处分。光绪二十五年2月,又因礼部丢失库银,堂司各员有失察之过,所以启秀也遭销去纪录一次的惩罚。4月,启秀代理兵部尚书。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是光绪皇帝30岁的生日,启秀蒙赏戴花翎,并奉旨优先叙用。2月,调补镶白旗满洲都统。5月,启秀受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到6月光绪皇帝生日庆典期满后,慈禧还赐启秀的母亲杨佳氏匾额“福”、“寿”字及如意、文绮珍品等,以示奖励她教子有方。

就在清政府满足“太平盛世”的时候,义和团运动已从山东兴起并发展到直隶,因义和团反对的目标是洋人洋教,所以,引起帝国主义各国列强的恐慌,他们联合起来威胁清政府,要清政府尽快消灭义和团。当时,清政府内部对义和团有主抚、主剿的两派意见,所以难以全力剿杀义和团,义和团反洋人洋教不仅广大百姓积极参加,而且中小地主、小手工业者、低级官吏、士兵都支持并参加。他们活跃于北京、天津。当时清政府的官员大多玩世不恭,贪图及时行乐,不考虑国家、民族的利益。虽然战火烽起,他们仍然沉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兵部侍郎许景澄和太常寺卿袁昶上疏弹劾引导这种社会风气的首祸诸王大臣,启秀也遭弹奏,说他固执己见,愚而自用,请求制定条款,以遏制乱源。疏文上到朝廷后,引起诸王大臣的不满,所以,有人进谗言,将许景澄、袁昶逮捕下狱,俩人冤死狱中。当此之际,义和团已入北京、天津,清政府承认其合法地位,想借义和团来打击洋人的威风。启秀也积极参加了反抗八国联军的斗争,当义和团和董福祥所率清军进攻使馆,久攻不下时,启秀推荐以五台山的僧人来抵御敌人,虽有许多人附和他,但启秀企图借中华武艺击败洋人的洋枪洋炮显然是十分荒唐的。7月,联军逼进京师,慈禧、光绪带文武重臣西逃去西安时,启秀因母亲病重,没有随驾西逃。联军入京后,启秀被日军所俘。12月,朝廷有旨要革除启秀的官职,但各侵略国却说“罪魁祸首不可放纵。”卖国保权的慈禧根据侵略者的要求,派奕劻、李鸿章查明启秀反洋人的“罪行”属实,即行奏明从严惩办。光绪二十七年正月,朝廷下旨: “启秀、徐承煜( 徐桐子),各国指控他们力庇义和团匪徒,专与洋人为难,昨已革其职。今令奕劻、李鸿章照会各国,交回我方立即正法,派刑部堂官监视。”朝旨下来,日本军官置酒,假仁假义地为启秀饯行,席间将朝旨告诉了启秀。启秀不愧大丈夫,他神色自若地说: “借此酒感谢圣恩。”说完举杯,一仰而尽! 然后,他整理好衣冠,就象去上朝一样,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菜市口。启秀的住宅就在日本领事馆附近,日本官对他说日本应当善待他的家属。启秀冷嘲地对日本官说: “您的厚意令人感动,其他的不要再说了。”说完后,他举目苍天,坚定地走向了死神之路。

相关参考

清朝 松筠生平简介?松筠历史评价?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清朝 阿桂生平简介?阿桂历史评价?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清朝 刚毅生平简介?刚毅历史评价?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清朝 文祥生平简介?文祥历史评价?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清朝 明珠生平简介?明珠历史评价?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清朝 桂良生平简介?桂良历史评价?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

清朝 瑞麟生平简介?瑞麟历史评价?

瑞麟19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作为清廷重臣的瑞麟,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又为清廷效力抵抗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一瑞麟,字澄泉

清朝 荣禄生平简介?荣禄历史评价?

荣禄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族,清末满洲正白旗人。他祖父是帮办大臣,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荣禄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从承袭骑都尉开始,而后便是工部员外郎、神机营翼长、副都统、左翼总兵、正蓝旗护军统领等

清朝 文庆生平简介?文庆历史评价?

文庆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因其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权力重大,故成为清代的中枢机构。文庆在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曾三任军机大臣,为官

清朝 长龄生平简介?长龄历史评价?

长龄长龄,字懋亭,姓萨尔图克氏,蒙古正白旗人。他的父亲纳延泰官至理藩院尚书。长龄以翻译方面的生员起家,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主要“政绩”是镇压人民起义和平息张格尔叛乱。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