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寇准因妒忌竟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Posted 寇准

篇首语: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相寇准因妒忌竟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相寇准因妒忌竟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对自己尚且如此苛刻,对别人不更得眼里揉不得沙子吗?事实却恰恰相反,王旦对素昧平生的外人,却好得不得了,其包容的雅量,连骂他的人都服。

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意,寇准不免下些小绊儿,说些坏话。

那时王旦掌管中书省,而寇准在枢密院任事,虽然一个管行政,一个管军事,但经常有一些工作往来。一次中书省有文件送枢密院会签,寇准发现行文的格式中居然出现诸多错误,他灵机一动,立刻把这当作一起“渎职”事件,向真宗皇帝作了正式汇报。王旦因此受到皇帝的责问,他不得不承认错误,并认真地做了自我检讨。寇准见此情景,心理平衡了许多,审查起中书省的文件格外地仔细,一有纰漏就向皇帝汇报,王旦因此没少挨骂。然而风水轮流转,过了一个月,枢密院有事往中书省送文件,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后非常高兴,马上就给王旦送去了,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也可以上殿参寇准一本了,顺便给他个教训。可王旦却心态平和,只是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知道后,大为惭愧,见到王旦忍不住感叹地说:“同年,你怎么这么大度呢?”王旦淡定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一阵子,寇准旧病复发,跟皇帝商讨事件时,话里话外,再次向王旦开炮,发泄他的不满,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当宰相呢?而王旦却像蒙在鼓里一样,总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好话,称赞他的才能,以至于皇帝都觉得不忍心了,提醒他说:“你虽然称赞寇准的优点,但他却专门反映你的缺点。”王旦说:“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啊。我担任宰相职务很久,处理政事过失也必然多。寇准对陛下不隐瞒,更加体现他的忠心正直,这就是我之所以看重寇准的原因。”真宗皇帝大为感慨,视他为忠厚长者。

寇准的小动作不仅没有矮化王旦的形象,反而把他衬托得更加高大,而更糟糕的是,他自己的报应很快就到了。寇准因为他的火爆脾气没少得罪人,不久就被人告发而免去了枢密使的职务。要说混到这么个级别也不容易,寇准心有不甘,便放下身段,托人私下里找到主管人事的王旦,请他帮忙弄个使相的职务,保留个待遇。王旦听了倍感诧异,回答说:“将相之任,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这事,我万不能接受。”

寇准落了个老大没趣,扪心自问,自己平日里处处跟王旦过不去,现在还指望他伸出援手,哪有可能呢?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万幸了,这样想着不觉有些心灰意冷。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任命下来,安排的职务居然是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在自己的期望之下。所以当他面谢皇帝时,一个头磕下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真宗皇帝说:“你以为你的职务都是朕安排的?实话告诉你吧,这一切都是王旦举荐的结果。”寇准一下子愣在那里。

而更令寇准想不到的事发生在多年以后。王旦病重,真宗皇帝不得不安排他的身后事,问他说:“你的病万一好不了,让我把天下事托付给谁呢?”王旦说:“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选择良臣。”这显然不是真宗想要的答案,再三问他,也不发表意见。皇帝于是说:“你尽管随便说说好了。”王旦振作精神举起朝笏回答说:“依臣愚见,莫如寇准。”皇帝说:“寇准为人,性格过于刚烈偏狭了,你再说说别的人吧。”王旦说:“对别的人是否有谁能胜任宰相,我实在不太了解。”

王旦死后,最终寇准被任用为相。当寇准走上人生辉煌的顶峰时,心里最感念的,恰恰是他屡屡中伤的王旦。

相关参考

北宋名相寇准因妒忌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他总是对己严,待人宽,时时把别人放在内心最重的位置,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历史上,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

北宋名相寇准因妒忌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他总是对己严,待人宽,时时把别人放在内心最重的位置,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历史上,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

宋朝历史 为何说北宋名相寇准不学无术

在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

陶侃搬砖志不遗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后来,陶侃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离到广州。那时候,广州是很偏僻的地方,调到广州等于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他每天早

历史秘闻 陶侃搬砖志不遗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后来,陶侃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离到广州。那时候,广州是很偏僻的地方,调到广州等于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他每天早

历史人物 二十岁中进士,北宋名相寇准晚年为何凄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寇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寇凖即寇准,字平仲,北宋名相,他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直。不论对谁,他都是直来直去的,包括皇帝。小学课本上有一首寇准写的诗:

历史人物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 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简介:,著名的宰相,历史上的名相之一,寇准一生最辉煌的事莫过于力劝真宗亲征,签订澶渊之盟,开启宋辽数十年的安定。下面就来看看寇准的小故事吧。>  莱国忠愍公寇准,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他才是战国真正的高手,仅凭几句话,就让丞相范雎主动让位

如果说战国哪个人最不能得罪,大概就是范雎。成语「”睚眦必报”说的就是他。在魏国的时候,范雎由于能言善辩,招到领导须贾的妒忌,于是须贾就在相国魏齐面前说范雎的坏话,魏齐不分青红皂白,把范雎打的半死,好在

司马熹一石三鸟妙计保命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姬十分憎恨司马熹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历史上臣子因得罪国王宠姬而下台甚至遭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司马熹很清楚其中的奥妙。 &nb

没有他北宋将早灭亡一百年 北宋名相寇准

宋真宗时,辽国的契丹人出兵攻打澶州,一时边情紧急,一夜之间竟连发五道紧急文书。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惊。当时宰相寇准却不慌不忙,仿佛平常般谈笑饮酒。宋真宗接获军情紧急的报告,就召来寇准,与他商议大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