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富宁安生平简介?富宁安历史评价?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常识很少会把我们引入歧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富宁安生平简介?富宁安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富宁安生平简介?富宁安历史评价?
富宁安
或许要迎合“贵人多有异相”的迷信思想,近代葛虚存所撰《清代名人轶事》载有一则传言: 康熙朝奉命征西的富宁安身材伟壮,勇冠百僚。其夜晚睡眠时呼吸如雷,每每令数名仆从震扰自己,使自己不得沉睡,否则便会气厥昏迷。在今天看来,这则传言恐怕难以立足,但纵观其生平事迹,富宁安不失为清前期一位有作为的大臣。
富宁安本为相门之后,姓富察氏,生年不详,为满洲镶蓝旗人。他的父亲阿兰泰是康熙前朝武英殿大学士,有“勤劳详慎,存心端诚,持守廉洁”之名。对父亲及其他长辈,富宁安非常孝敬,为此颇得推崇孝道的康熙的赞许。富宁安的叔祖尼喀纳卒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身后无子,其因征伐“三藩”功绩所得骑都尉世职遂由富宁安承袭。富宁安并被授任三等护卫兼前锋护卫。康熙三十八年(1699)九月,阿兰泰病逝,富宁安袭管了父亲佐领。接着,他升任骁骑参领,兼管火器营事务。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月,他又补任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月,仓场侍郎辛保因轻佻不端被革斥,而仓场侍郎掌管京仓、通仓及北河运粮事务,关系紧要,富宁安因事迹卓异受到推荐,以副都统兼理仓场侍郎。兼任新职之后,富宁安用心斟酌,敢于破除积习。当年八月,他向朝廷提出: 自来年开始,八旗兵丁饷米可作三分发下,二月至九月给两分。十月至正月给一分。这一建议遭到某些都统的激烈反对,都统们相互怂恿,大加非议。经过康熙过问,带头反对的都统齐世、瓦珥达都被革职,交由刑部严加治罪,一场风波方告平息。由于整饬漕务清正得力,富宁安很快被擢任正黄旗汉军都统。康熙四十六年(1707),他又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议政大臣。与此同时,他仍兼理仓场侍郎。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他上疏言道: “从前,大通桥设置监督满、汉各一人,掌管大通桥的陆运。康熙四十一年(1702),两员监督被裁撤,其职掌转归坐粮厅辖理。如今,清河粮务也改归坐粮厅辖理,坐粮厅事务繁多,势必难以兼顾。因此,大通桥应再设两员监督。”此议被朝廷肯定并付诸实施。这年五月,富宁安由左都御史升任礼部尚书,仍兼管仓场事务。第二年二月,康熙对大臣们讲: “朕观察部院众官员,像富宁安那样办事出色且又非常谨慎的,确实未可多得。其若能始终不易,就更好了。”康熙十分重视整饬吏治,为此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他觉得收效难尽人意,各部院中清官少见。三月里,富宁安转任吏部尚书,康熙特地谕示众臣: “富宁安由武职擢用为部院大臣,操守廉善,众人有口皆碑。因此,朕授任他为吏部尚书。”可以说,自出任之后,富宁安一直得到了康熙的信任和赏识。
康熙朝中期,清廷经过近十年努力,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汗噶尔丹的叛乱,粉碎了沙俄策反、侵略的阴谋,发展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在噶尔丹覆亡之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部的强权人物,对清廷表示归服,受命统辖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的广大地区。不过,策妄阿拉布坦并非诚心归服。随着岁月的推移,他暗中勾结沙俄,一改昔日对朝廷的恭顺面目,逐渐对外扩张势力范围,企图割据一方,称霸中亚。这样,西北边陲形势再趋动荡,而武职出身的富宁安亦获得了统兵征战、跃马沙场的机遇。
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月,策妄阿拉布坦出兵3000侵掠哈密,甘肃提督师懿德火速报与朝廷。面对策妄阿拉布坦之乱,朝廷决定: 西安将军席柱与师懿德等人领兵援剿,富宁安则赶赴西北总统调度各路兵马。富宁安担负这一使命是由康熙亲自选中的。临行之前,富宁安谨请皇上训导,康熙谕示道:军中凡事皆应详慎处理,而军机大事不宜迟缓。你此去若遇到急应调遣之事,不必请旨定夺,可即与席柱商酌而行。富宁安迅即带着数名侍卫离京而行。从此,他开始了戍守边陲10余载的历程。
当年五月,富宁安到达甘州。经过与席柱的一番商讨,他向康熙禀报了下一步的进兵方略: 吐鲁番与哈密接壤,系准噶尔部咽喉要地,不可不先行攻取。大军秣马五旬,应齐赴巴里坤,从哈密的北大山后乌兰乌苏路进兵辟展,越山拿下吐鲁番,然后相机进剿。康熙接报,命富宁安至巴里坤选择水草甘美处驻兵,待到来年再挥兵前进。不久,根据军情变化,康熙又命富宁安回驻肃州,处理好粮草、马匹事宜。富宁安观察肃州情形,认为当地地方狭窄,无法容纳大量兵马,而且需耗费钱粮从他处运送草豆给养,颇为不便。甘州则不然。那里地方宽敞,民房很多,粮仓之内有存贮麦豆,附近地方采买草束也不困难。于是,他决定兵分两处: 1000名西安满洲兵丁驻扎肃州,1000名督标绿旗兵驻扎甘州。康熙对此表示同意。驻防肃州期间,富宁安非常注意军纪,严禁属下扰民,令当地百姓大为欢欣称道。
西北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差,如何解决好给养供应是清军的重要问题。富宁安针对这个问题多方筹划。康熙五十五年(1716),他奏言: 自嘉峪关运粮至哈密,应设置几处粮台,用陕西、山西小车3000辆,每车用三人,每台分车250辆,陆续转运。哈密至巴里坤虽不远,但中间有科舍图岭间隔。可自哈密至岭南设三处粮台,令驻哈密兵丁牵驼运送军粮; 自岭北至巴里坤亦设置三处粮台,令驻巴里坤兵丁接运。至于阿尔泰一路,则把军中现有的3000只骆驼和10万只羊运出阿济讯界,送至巴里坤,以羊给兵丁作口粮,将骆驼用于运输。这些建议都被朝廷视为善策。为了更妥善地解决军粮问题,富宁安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屯田的主张。他指出,哈密所属布鲁尔、图古哩克接壤处加上巴里坤、都尔博勒津、喀喇乌苏以及西木尔、达哩图,布隆吉尔附近的上浦、下浦等地,皆可以发放口粮牛种,遣人垦植屯田,兵丁内有愿意耕种者,亦可酌情批准。康熙允准此议,并命富宁安直接负责肃州附近的屯田事务。富宁安对此丝毫不曾懈怠。从嘉峪关至达哩图及肃州北口外金塔寺等地,他都曾亲往遍行踏勘,广泛招徕百姓垦荒耕种。屯田措施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军中粮米供应的困难得到缓解,保证了清军战斗力的发挥。随着屯田的开展,布隆吉尔诸处稼米丰收,人丁也渐趋集中兴盛。经过富宁安的提请,清廷向当地派遣了官员,修建粮仓及收贮农器房屋,并于西吉木设赤金卫,达哩图设靖逆卫,西喇郭勒设柳沟所,分置守备、干总、同知、通判辖理。这对稳定边疆形势和巩固屯田成果大有裨益。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康熙谕示: 军务关系紧要,著将尚书富宁安授为靖逆将军,给予印信。不久,移驻巴里坤的富宁安奉命与振武将军傅尔丹、副将军祁里德分界了解敌情。富宁安即亲自率兵袭击准噶尔部边界,屡次败敌于辟展城,俘斩甚多。六月里,他又杀至乌鲁木齐,擒获169名回人及大批驼马牛羊,策妄阿拉布坦部众闻风胆丧。七月,清军准备回师,行至毕留图,发现300余名敌兵尾随其后,富宁安挥军还击,大败追兵。
康熙五十九年(1720)七月,富宁安又向策妄阿拉布坦发起攻势,进兵乌兰乌苏。此次作战,富宁安布置得十分周密: 侍卫哲尔德领兵指向阿克塔斯; 侍卫阿玉锡、克什图领兵前赴伊勒布尔和硕,分头袭击策妄阿拉布坦部哨所; 富宁安本人与署前锋统领法瑙、副都统常寿率军后进。在富宁安的调度下,清军两路破敌,擒获了台吉垂木珀尔等人和不少马匹器械。此外,散秩大臣阿喇纳等人奉富宁安之命率兵谕降了辟展城回人,又进击吐鲁番,再传捷报。在清军的接连打击下,策妄阿拉布坦颇感惊惧,遣使者乞求罢兵。富宁安认为此乃策妄阿拉布坦的缓兵之计,不足深信。他奏请乘胜直捣敌穴,并提出:“臣所统率的巴里坤、固原、甘肃1. 7万名兵丁中,请选8000人由额稜哈毕尔汉路进击,选6000人由吐鲁番阿勒辉路进击,各携带三个月口粮。应令巡抚绰奇设置驿站、粮台,先期运粮米及马驼至巴里坤草厂,予备大军进剿。”康熙反复考虑后同意了富宁安的请求,诏令从傅尔丹军前调拨了3000人归入富宁安所部。
次年初,富宁安整训兵马,调剂粮草,积极备战。四月,因乌兰乌苏地方狭小,他移兵驻扎伊勒布尔和硕。不久,康熙谕令其等待时机,暂停进剿。当时,策妄阿拉布坦打算迁移其所属吐鲁番回人,结果遭到回人的抵制。托克托马木特率1万,多回人聚集于鲁克齐木,击败了策妄阿拉布坦部兵马,并派人向清军表示归顺。富宁安首先将此情禀报了朝廷,然后按照康熙的旨意,派阿喇纳率兵2000进驻吐鲁番收抚安插回人。九月,闻听策妄阿拉布坦部众来犯,他即刻派副都统壮图、穆克登各率兵2000援剿,自己率兵4000在伊勒布尔和硕调遣策应。当月,清军在吐鲁番重创来犯之敌,使得策妄阿拉布坦所部仓皇远遁,富宁安等则奉旨还驻巴里坤。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军与策妄阿拉布坦之间没有大的战事,富宁安操劳军务仍不停歇。四月,他上疏言道: “嘉峪关外,布隆吉尔之西,为古瓜、沙、敦煌地界,滨河土肥。昔日吐鲁番建城屯种,遗址尚存。若驻兵屯牧,设一名总兵官统辖,可扼控党色尔腾之路。”六月,他疏请专遣大臣管理屯田各处储粮事宜,又疏请以巴里坤牧驼运粮,乘炎热草盛时分起领运,南路至哈密,北路至图古哩克,以免临事张惶。以上奏议都得到了康熙的肯定。这年冬天,年近七旬的康熙皇帝驾崩,新君胤禛——即雍正帝即位,改明年为雍正元年。十二月,富宁安登上相位,得授武英殿大学士,仍驻巴里坤料理军务,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清廷调动大军平叛,富宁安曾受命屯兵吐鲁番和噶斯泊,断绝罗卜藏丹津与准噶尔蒙古的联系。雍正三年(1725)二月,雍正以富宁安久在军营,谨慎小心,特赐敕奖谕,并赏赐帑银2万两。
雍正即位后,策妄阿拉布坦对清廷的态度趋于恭顺。雍正注意到这一情形,有意缓解对准噶尔部的军事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军事部署有所调整。雍正四年(1726)十一月,富宁安奉旨返回北京。他多年戍守边陲的功绩得到了雍正的高度评价。雍正向富宁安颁赐御用冠服、双眼孔雀翎、黄辔鞍马及朝珠、银缎等物,将其世职由骑都尉晋为一等侯,并宣谕: 富宁安自任将军之后,一心为国效力,曾再三奏请进兵。皇考怜念准噶尔生灵,所以没完全同意他的请求。倘若按其所奏,富宁安定能灭敌。富宁安在军中约束兵丁,办理事务井井有条,且行止端方廉洁,委实可嘉。数年以来,领兵将军的声名还没有位居富宁安之上的。第二年,富宁安以“公忠诚实”被加上了太子太傅衔,又奉旨管镶白、正红两旗汉军都统事。十月,雍正派其至西安署理驻防将军印务。
在处理国政方面,雍正律人律己都比较严格。雍正六年(1728)五月,他对富宁安署理将军后的表现表示了不满,谕示兵部: 富宁安署理将军为时已久,对所属武职官员并未题补一缺。省城管兵之员,关系甚重。富宁安大概想等新授将军常色礼到任后题补,却不考虑常色礼明年春天方可到达西安,官缺怎可跨年虚悬不补?! 富宁安曾为巴里坤将军,西安官员认识过半,本不难于量才授任,况且其身为大学士,尤不该如此苟且推卸。他认为富宁安自图保全,漠视国事,深负皇恩,应严行察议。结果,富宁安虽保住了大学士官职,却被削去了本可世袭的侯爵。六月,富宁安因病在西安去世。他的去世仍得到了雍正的关注。雍正表示“深为轸悼”,令陕西督抚妥善料理丧梓回京之事,沿途地方官员要到梓前祭奠。八月,富宁安的丧梓抵京,雍正又派郡王及内大臣、侍卫致奠茶酒,赐祭葬如典礼,对富宁安加谥号为“文恭”。雍正十年(1732)九月,富宁安和父亲阿兰泰的牌位都被允准入祀贤良祠。
相关参考
富宁安是清朝初期大臣,为大学士安兰泰之子,他本人后来也坐到了大学士的位置,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人物档案 姓名:富宁安 国家:中国 民族:满族 旗籍:满洲镶蓝旗 所处时代:清朝
富宁安,属满洲镶蓝旗人,是清代大学士阿兰泰的儿子。在朝期间,他辅佐了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作为清代两代重臣,为官廉洁端正,颇受康熙帝和雍正帝两人的重用和赞赏。富宁安是个自身修养极好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也
富宁安,属满洲镶蓝旗人,是清代大学士阿兰泰的儿子。在朝期间,他辅佐了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作为清代两代重臣,为官廉洁端正,颇受康熙帝和雍正帝两人的重用和赞赏。富宁安是个自身修养极好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也
福隆安福隆安,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福隆安祖上四代都仕于清室,位及显宦,且多军功政绩。福隆安的父亲是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兄福灵安早逝,死前任总兵职。弟福康安官至大学士、云贵总督,一等嘉勇公。弟福
福长安福长安,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父傅恒,为乾隆孝贤纯皇后之弟。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父子五人历任高官,是当时统治集团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傅恒曾经经营金川和缅甸军务,官至保和殿
陈毅安,又名陈斌,湖南湘阴县界头铺(现金龙公社)人,一九○五年一月十二日(农历甲辰年腊月初七日)出生。出生后不久,过继给二伯母。二伯母家境贫穷,耕田为生,辅以纺绩。毅安从小随伯母从事砍柴、种菜、捕鱼捞
杨匏安,原名锦焘,笔名匏庵,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六日(旧历十月初二)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北山乡(现属珠海市)。香山县地濒海滨,盛产稻米鱼虾,且是有名的华侨之乡。北山乡位于它的南端,与澳门一水之隔,风景秀美。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我党的一批重要干部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这次牺牲的二十四名烈士中,有一位年仅十八岁的青年,他就是欧阳立安。欧阳立安,曾化名杨立安、杨国华,湖南省长沙市人,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