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高其位生平简介?高其位历史评价?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常识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达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高其位生平简介?高其位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高其位生平简介?高其位历史评价?
高其位
高其位,字宜之,一字韫园。他的祖辈居住铁岭,其祖父高尚义曾随清军征讨松山、杏山及太原等地,并屡立战功,赐官轻车都尉。到了高其位的父亲高天爵也是很少读书,但善长骑射,慷慨重义。顺治四年(1647)高天爵考取贡生,担任高苑县知县,为安定百姓,亲自训练兵丁,指挥做战,把高苑县农民起义军首领谢迁捕获。不久,博兴县被一伙做恶的盗匪围困,高苑县知县高天爵得到消息后带兵星夜前往,一时喊杀声震天,盗匪望风而逃。此后,高天爵声名大振。
顺治十六年,高天爵任职江西建昌府。这时,年幼的高其位也随父在江西建昌过起动荡的征战生涯。建昌一带的广昌地方有一伙土匪,为首的是王昂、傅胜等人,拥有几千人马,经常出入附近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高天爵上任的第一天,他正在喝茶歇息,就听府门外人声喧闹,有人吵嚷,也有人啜泣,高天爵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刚刚到任难道会有冤案?”便由众人陪同出了府门,他一在门口站定,黑压压一片人群全部跪倒,高呼: “大人,为民除害啊!”这时人群中一中年男子上前来述说了王昂等人的罪孽,要求高天爵除害。高天爵回府后就部署了各队人马,准备剿匪,又派人前去勘查地势。得知王昂等人所在的羊石岩、滴水岩地势险峻,峭壁陡立。高天爵带着少年高其位前往指挥,由于地势的原因,官兵从山下攻击十分困难,屡次进攻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只好收兵,另谋他策。月余后,高天爵派人送信至王昂等人劝其投降,不出几天王昂傅胜等果然来降,决心归顺。王昂等归顺后,高天爵很是高兴。一日,他把高其位叫到身边,把上任来的事讲与他听,一边教其习研兵法,一边教他立志报国的道理。突然,有人来报: “大人,不好了,张立所属的步兵叛乱了。”高天爵听后,立即上马率人赶到,不一会儿就平息了这小小的骚动,张立自然被捉。原来王昂、傅胜等人是假投降,想伺机拉拢更多的人为匪。张立被押上大堂后,望着端坐中央的高天爵四肢瘫软,立即招供: “大人,小人不才,是王昂、傅胜挑拨。是他们害了我呀!”高天爵厉声喝问: “你身为朝廷官员怎么听匪徒之言,他们呢?”“已回山了!”高天爵发一令签: “追!”当天王昂、傅胜就被捉回来,与张立一起打入死牢,不久都死于狱中。这件事使高其位震惊很大,即长了见识,学到了出战本领。
但是,其余的众多盗贼仍占据羊石岩和滴水岩,负隅顽抗。他们还在山的四面悬崖上造上栅栏,有人把守,攻打还是很难。顺治十八年夏天,高天爵与巡道张永祺等商讨了一个三面进攻,一面堵截的计策,准备见机行事。这次,少年高其位很想加入剿匪行动,起初其父不答应,他只好苦苦恳求,没办法高天爵让他跟在堵截的人马里,并叮嘱一句: “小心行事!”七月的一个下午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直到夜晚仍下个不停。高天爵和张永祺立即部署各路兵马,开始攻打滴水岩,由于这狂风暴雨之夜土匪没有准备,打了个措手不急。进攻羊石岩时,先截断其去路,官兵与盗贼展开血战,盗贼死亡1000多人,受伤后落崖死者更不计其数。结果生擒梁幸、连升、周由义等人。然后把王昂的父亲王尚智劫掠的人口全部放还。高天爵在建昌多年,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高其位在父亲身边经历战争很多,渐通骑射,且兵法运用颇精,通过笔帖式得佐领官职,年轻有为。
康熙十三年(1674),皇帝下诏升高天爵为两淮监运使。但不巧,当高天爵与其子高其位正收拾行装,准备上路时,福建发生叛乱,开始攻打建昌。高天爵只好放下赴任一事,全力抵抗。有人建议让他快离开算了,他却慷慨陈词: “我驻守此地已有16年了,今天虽然得到调升的命令,但我能看到叛贼猖獗而离开吗?应当与之共存亡!”这个时候,建昌城中军队里的官吏很多已暗中投靠叛贼,高天爵知事不妙,就把高其位叫到议事庭,“其位,父亲受命皇帝驻守于此,应与城同在。但是你的母亲、兄弟却要保住性命,你快抄小路护送他们赶紧离开! 以后不论如何,都要凭自己一身正气,报效国家!”说完,两行清泪流下了脸颊。高其位想推辞,可看到父亲坚决的样子,又想到母亲和弟弟们,高其位强忍悲痛遵命抄小路,经过几天的奔波到了安全的地方暂时安歇。但因不知父亲的消息,终日忧心忡忡。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等清朝官吏,大举北犯,企图实现他的皇帝梦。第二年,吴三桂攻下湖南,不久占领杭州、常德、衡州等地,所向披靡。康熙赶紧派顺承郡王勒尔锦统帅军队讨伐吴三桂,高其位便也随往征伐,暂任参领,驻扎襄阳,防守叛军。他谨记父命,同时也时时惦记着父亲的生死安危。当时叛军杨来嘉、王会等人经常劫掠,搔扰郧西、谷城、南漳等县。一天,高其位率领骑兵20人前往侦察南漳一带的敌情,却在一个土岭上遇到了叛军。高其位带人躲在隐蔽处观察形势,见为首的叛军正指挥贼众向南漳城进发。高其位突然从暗处杀将出来,这出其不意的一着使叛军惊慌失措,再加上高其位指挥下的20人左右冲突,叛军还认为是大队人马,所以一下子就乱了阵脚。高其位趁机一路砍杀,一边疾驰。顶住叛军的坚决抵抗,越过众贼的阵地到达南漳城内,回头看时已是盔甲遍地,死尸横卧了。进城后,吩咐守城官兵做好准备,高其位登上城头指挥战斗。不久,冲散的叛军已清醒过来,重新整装,到了南漳城外时,攻城已不容易了。只见高其位身先士卒,杀得天昏地暗,衣服上血肉模糊,刀刃都有了残缺。叛军围城三天,高其位鼓舞士气,坚守三天。叛军见攻城没有希望才撤走。驻襄阳一年后,高其位才得到其父高天爵以身殉国的消息,异常悲痛。
原来,高其位离开建昌后,高天爵就亲自骑马率家中仆人几十人在万年桥抵抗已进城的叛军。由于高天爵指挥有方、地势有利,叛军还不能过来。但是,建昌的守将赵印那时已投降叛军,趁高天爵奋战时,突然从背后把他捆住,交给了叛军,押到了福建。到福建后,叛军杨来嘉等屡屡劝他投降,并且以钱物为诱饵,但高天爵宁死不屈,叛军们没有办法就把他投入死牢。一年后,狱中的高天爵正想法逃出去,以消灭叛军。他与副将王进等谋划,想派千总徐得功先逃走,出了仙霞关后请清军入福建,然后使狱中叛死罪的人为内应,一举歼灭叛军。但不料,计划没有开始行动就泄漏,高天爵在康熙十五年九月二日被杀。
康熙十五年正月,高其位在战火中又度过了一个春节,但他始终十分警惕。正月二十日,高其位正批阅公文,突然有人来报叛军谭弘率领3万步卒,船队3万人水陆两面向勋阳进犯。高其位接到消息后立即率100人前往叛军必经的峡谷地段设置了埋伏。果然,不久叛军蜂涌而来。高其位见时机已到,大喝一声“放箭!”士兵们一齐放箭,箭无虚发,贼军死伤无数。由于敌众我寡,相持了70多天,粮食吃光了,就煮马鞍做饭吃,但高其位所率人马仍坚决抵御,发誓死守杨溪铺。5天后,高其位正神情忧虑地在阵前观察敌情,思考脱敌之策。忽见远处二队人马一路喊杀,等近了才看清是副都统李麟隆率援兵前来营救。他也率兵一同进攻叛军,不出几个时辰,叛军溃败而去。全军胜利回驻襄阳。自此,每次战斗都在军中发功牌以助士气,得到皇帝赏识,不久升官至襄阳总兵。康熙十九年,皇帝重新过问在攻打谷城、南漳叛军失利的事,向当时领兵的诸将问罪,高其位被革职。不过,他没有怨言,在康熙二十三年,重新授官为火器营操练校尉。他在任期间全身心操练士兵的骑射。康熙二十八年,他的弟弟高其仕因病去世,他原来曾承袭祖父高尚义的轻车都尉职务,所以现在又由高其位承袭二等轻车都尉之职。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噶尔丹在俄国的支持下,有恃无恐,以追击喀尔喀为名,大举进兵南下。首先攻打乌珠穆沁,初战告捷,更加趾高气扬,逼近乌兰布通。乌兰布通距京城只有700里,一时北京城人心震动,清政府采取了分兵合击的战略,裕亲王福全率左翼清军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率右翼军出赤峰口。二等轻车都尉高其位跟随福全在这年八月征伐噶尔丹。这时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摆好了阵势,以几万人的骑兵,在山下设阵,依林阻水,使1万只骆驼伏卧于地,再把它们的脚捆绑在一起,在背上垛上木箱,蒙上潮湿的毛毡,形成栅栏状的排列,兵士在这样的垛之间发箭,运用铁钩作战,称为驼城。八月一日,清军向乌兰布通推进,在河边布阵,以火器为首。战役以大炮火炮互轰为开始,炮声轰轰声震天地,继而又展开肉搏战,清军英勇进攻。高其位所率兵马自不怠慢,终于破驼城,乘胜追击,大败叛军,噶尔丹逃走。由于高其位在此役中表现英勇,升为参领。此后,噶尔丹仍不死心,一面集合残部,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一面乞求沙皇继续支持,不接受清朝的劝降,继续策动叛乱。康熙三十四年,又发动叛乱,第二年清军分三路大军出击讨伐,康熙亲自率领一部出击中路,高其位也随征伐,由于康熙率军有方,清军在昭莫多与噶尔丹叛军展开了激烈地鏖战。清军浴血奋战,整整一天,大败噶尔丹军,杀死叛军3000余人。此一役基本消灭噶尔丹叛军的力量,不久凯旋而归,高其位晋升一级掌握佐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高其位授官甘肃永昌副将。四十七年(1708)正月又调为湖广省襄阳总兵,当地人民对他的战绩十分敬佩。康熙眷念老臣,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升他为湖广提督,赐给他孔雀翎、櫜鞬、鞍马等以示嘉奖。可就是在提升为总督后,他大病了一场,病愈后渐觉精力不足。康熙五十六年(1717)九月,高其位奏上要求辞官。皇帝下诏称赞说: “高其位安定军民,声名一向受人褒扬。”仍让他担任湖广提督。第二年六月,调任江南提督。可两江总督常鼎这时病很厉害,正由印齐巡抚吴存礼暂时管理,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七月,皇帝特别下令命高其位暂任两江提督。十二月又代理两江总督。但是这期间,大将军年羹尧暗中上书向皇帝弹劾高其位,说他年老体衰,两耳听力欠佳,再任总督会贻误地方事务,不应委以重任。果然不久,康熙帝即召他回京,免去暂任总督职务。雍正帝继位后,召见老臣高其位,见他为人老成忠厚,待人和气,虽然年纪稍大,但精力旺盛,不像年羹尧当年所言,决定再次任用他。这时,年羹尧在京城,皇帝就派他询问高其位出任銮仪使一事。一天的上午,高其位刚吃过早饭,年羹尧便来造访,寒暄几句后,便引入正题。年羹尧说: “大人德高望重,政绩显赫,而且现在看来筋骨还硬朗,精力也很好,何不为皇帝多效劳几年呢?不要这样早就赋闲,眼下銮仪使正缺一人选,旗下都统也缺一人,你可量力所能及,自己挑选一个请奏皇上。”高其位听后,知道皇帝又要委以重任就回答说: “年大将军,都统事务老臣向来不很熟悉,銮仪使更没有能力效劳的,还是转告皇上,老臣能力不行啊!”年羹尧回了话,皇帝考虑了老臣的意见,为了体恤期间,于雍正元年(1723)二月,又让他担任江南提督。由于皇帝的器重,高其位非常感激皇帝,便上书一封请皇帝保重圣体,皇帝下旨说:“本奏字里行间,确有一片爱君之心和发自内心的至诚之意,并不是那些虚假之词所能比的。”
当时的两江商务特别繁忙,因河汊纵横,难免出现一些有损百姓的事。经高其位实地考察后,上书给皇帝说: “松江的泖湖、澱湖、澄湖,河湾丛杂、分歧。与浙江地面交错,并和太湖紧密相连。经过两省督抚与我委派的官员勘察讨论,得出了一个防止坏人的办法: 在松江所属的能过往船只的河口,共有113处,在那里钉立木栅,按时开启关闭。只要官府提供所需的工料,百姓就愿意出力修建,不久就会大功告成的。”皇帝阅后下诏说: “实行的措施一定要有所考虑,不要妨碍商民。”并赐诗给高其位,其中有“裨益军民盗伟略,剂调文武在和衷”的句子。
这年七月,高其位又上奏皇帝说黄浦的地方有个渔人捕鱼时捞了一块双夔龙纽,但没刻玉印。皇帝阅过后下诏说: “这件事如出自他人之口,不是你所上奏,我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你是忠心耿耿的老臣,封疆有功的将军,断然不会有捏造怪诞之事的动机,来谄媚讨好我。现在朕赐你四团龙补服以示嘉奖。”这时年羹尧在京,以上次高其位误认为是他帮助才推辞掉銮仪使为由,在高其位面前邀功。将一个无赖小人推荐给高其位,高其位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哪能违抗,就立即授官为把总,不多久,又特别关照提拔为千总。雍正三年五月,皇帝召集大臣时讲道: “提督高其位以前暂任总督时,年羹尧曾上书弹劾,使圣祖仁皇帝降旨免了他的暂任之职。我即位后,重新召见他,看他精力好,仍可任用。那时年羹尧在京,就派他去劝说高其位任銮仪使,可高其位没有同意,我才降旨让他任两江总督。这完全是出自我的本意,给老臣恩惠,并不是年羹尧出力赞助的缘故,可年羹尧一定隐藏了他以前的参劾奏疏,反而讲了高其位德高望众的好话。对高其位却不知此事,认为是年羹尧出力赞助的原因。去年,因高其位上奏捞玉宝一事,我给以赏赐。正巧,年羹尧又以此邀功,让高其位重用了他荐举的一名无能之辈。这在过去的提督、抚督、镇中都有过,年羹尧更视为常事了。但高其位过去曾被年羹尧揭发过,朕给高其位种种恩惠,都是出自我的本意,而年羹尧私下里以君恩为自己的功劳,使高其位把他的话当作朕的意思。从这里可见年羹尧是巧诈营私之徒,随意在各地拉拢官员,朝廷内外受其愚弄的人一定不少。”大臣们听后唏嘘不已,对年羹尧已心存芥蒂了。九月,皇帝授给高其位文渊阁大学士职,兼礼部尚书,另外还担任太子少傅。但高其位以年纪大,体力衰退,不能处理繁杂的机务为由奏请皇帝,要求辞官。可皇帝不允仍下诏让他进京供职。雍正四年五月,到京城后,皇帝宣布高其位改属镶黄旗。高其位就更想起父亲,高天爵一生征战,为清政府做了那么多事,可如今什么也没得到。想到这些不觉长叹起来。后来他找到哥哥高其佩,商量决定上书。皇帝下诏说: “高天爵为国捐躯,大节可嘉; 现在高其位,高其佩请奏,更是可嘉。现在朕决定追加高天爵礼部尚书衔,并赐祭祀之物。”兄弟二人这才稍稍安心了。
不久,高其位又要辞官,皇帝下诏说: “跪拜艰难本是年高体衰常有的事,不必立即要求辞官。”十月十八日是高其位的生日,全家一片热闹,张灯结彩,笑语喧闹,京中官吏皆来送礼祝贺。皇帝也赐给他匾额一块,对联一副及衣服食物等,还赏银1000两。送礼人走后,高其位更觉不自在了,心想:“年事已高,朝中之事不能详察,真要耽误大事的。不行,应坚决辞官。”第二天,又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几天后得到皇帝旨意,这也是皇帝深思熟虑后得出的,说: “高其位为国操劳的时间已很长了,奉职办事,严格谨慎,为人老成练达,上下都一致称赞,因此朕特别器重他,给予嘉奖。以前他以年老多病要求辞官,朕想到他的才能没有允许,特别让他再多干几年,表示对有功之臣的眷恋之意。现在他又上书请求,情词恳切,准许他以大学士职终官。”
雍正五年(1727)正月,高其位去世。皇帝命令各亲王、大臣前去祭祀茶酒,并赐谥号“文恪”。
相关参考
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提升优秀的下属,太快了固然会不好,太慢了也能使优秀的人才感到失望而走掉。按照职务循环原则,下属的才能达到成熟阶段,即业绩最佳的时候,就是提升的合适时机,这就叫“用当其时”。人才学认为
历史秘闻 事以往,朕不介意,奪其位、囚其父,朱見深卻原諒了景泰帝
朱見深作為大明的第八位皇帝,他的口碑不好,不少人覺得他是個昏君。朱見深當皇帝期間,寵愛萬貴妃,縱容她干涉朝廷、在宮中禍害其他嬪妃等。同時,他還設立西廠,重用宦官汪直,任由其為非作歹,將天下搞得烏煙瘴氣
高翔是清朝著名的画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是指画画法的开创者,画技高超,最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 高翔,又叫高其佩,生于公元1688年,去世于公元1753年,字夙冈、韦之、韦三,
高翔是清朝著名的画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是指画画法的开创者,画技高超,最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 高翔,又叫高其佩,生于公元1688年,去世于公元1753年,字夙冈、韦之、韦三,
晋朝人物中文名:姚硕德国籍:后秦民族:羌族职业:后秦宗室、将领爵位:陇西王官至:征西将军、秦州牧等姚硕德人物生平响应姚苌永和八年(352年),姚硕德的父亲姚弋仲去世,姚硕德的五哥姚襄继任其位,统帅姚弋
...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拜河南太守元帝永光初,(公元前43年)遂继父相位,封侯。邹鲁为之谚云:“遗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而文采过之。卒,谥...
左宗棠之功远高其过。林则徐曾评价他说“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胡林翼也曾极力称赞说“左氏横览九州,才智超群,必成大器。”在1870年代、1880年代力排李鸿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议,抬棺西行,收复新疆。(
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
问刘知几之事迹刘知几,字子玄,唐彭城人;与其兄知柔,俱以善文辞知名,擢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知几自负史才,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说评今古,议者高其博;尝言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时
人物生平以少胜多徐盛年轻时,由于遭遇战乱,从家乡莒县迁居到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侯孙策去世后,弟弟孙权继承其位,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并担任柴桑县令,以抵御黄祖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