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索琳生平简介?索琳历史评价?
Posted 清朝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索琳生平简介?索琳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索琳生平简介?索琳历史评价?
索琳
乾隆四十五年(1780)二月,初春的青藏高原依然寒气逼人,绵延起伏的高山之巅白雪皑皑,崎岖蜿蜒的官道上一支清军正迅速前进。这正是由副都统索琳亲自率领的一支前往巴塘平匪的军队。
索琳这位年逾花甲、带病亲征的老臣,策马走在队伍中间,望着茫茫无际的高原,回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仕途生涯,宦海沉浮,不禁喟然自叹……
一
索琳,完颜氏,乃满洲正蓝旗人。其父那苏泰,官拜热河副都统。
索琳年少之时仕途可谓坦荡, 一帆风顺。乾隆元年(1736),他由荫生以主事用,签制兵部。三年,中举人,升为吏部员外郎,调入兵部。十七年,充任军机章京。十九年,擢升为刑部郎中。二十年,调入户部。二十四年四月,获京察一等,闰六月,授任山西归绥道。二十五年正月,迁升为按察使。
当时,在归化城归绥道所审办、批转的各种案件中,如果案件所牵涉的事主均系内地人,由七协通判承办审理,经同知、归绥道复审后,押解至臬司,最后由抚臣定案; 如果案件所牵涉的事主均系蒙古人,由外藩各扎萨克派人来城内,会同通判审理,解往同知,再转解至都统、归绥道会审定案; 如果案件所牵涉的事主分别为蒙古人和内地人,由通判验明上报,发公文给外藩该扎萨克,待到各委员来城会审后,仍经同知转解至归绥道,会同都统复审,后移送臬司,转解至抚臣,会同将军、都统定案。像这种案件,常以扎萨克委员到齐之日算起,予以审理。有时屡次订期,而扎萨克委员却不到,结果案犯被长年关押,而那些与案件相牵连、等待对质的人犯,被释放的时间没有期限; 更有甚者,案件牵涉到二三个旗,有时往往因一个旗的委员未到,就不得不另行订期,这样就长期不能按规定的时间结案。
索琳上任后,于六月将这些情况上奏朝廷,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臣考察了原先制定扎萨克委员会审这一常例的原因,是由于蒙古人不了解法律,恐怕他们怀疑朝廷办案不公,所以令其委员前来会审,以使其心服。如今,各扎萨克无不深知朝廷立法公允,即使派委员来会审时,也总是服从朝廷而没有异议。因此,这种会审的常例,只能招致案件长期悬挂,而使作证之人受到拖累。
所以,臣建议,今后归化城七协厅遇有蒙古人之间的各种案件,由通判验明实情,申报都统,就近委派土默特参佐领会审定案; 遇有蒙古人与内地人之间的案件,也请都统委派参佐领会审,由抚臣定案。所有各扎萨克会审的常例从此废止,结案后,仍将会审拟定罪状及处理方法,由归绥道行公文照会扎萨克。”
奏章上达后,乾隆甚是赞许,下令采纳其建议。二十六年,索琳被擢升为浙江布政使。
二十九年四月,乾隆降旨说: “以前,由于一定原因而被降调的官员,按律例应引见的,都由该官员所隶属的督抚出具考察评语,送至朝廷引见。朕既可以考察该官员的才能,又可以以此来核察各督抚鉴别自己属下的能力,这个方法甚好。然而,其中一些离任候补的官员,因为前任督抚时的案件而被降调,并非是本籍督抚的属员,因而本籍督抚无从出具考察评语。以后,凡因事而被降调的离任官员,按律例应引见的,命其原隶属的督抚一并出具考察评语,送朝廷引见。以此为令。”
索琳在接到圣谕后,又上奏朝廷: “臣等奉到圣上旨谕,正在遵照圣上的命令进行办理。只是其中一些已回本籍的离任官员,大都因为有各种原因,未能立即赴任候补。例如,有的遇有父母丧事,则须等服丧结束; 有的身患疾病,则须等身体痊愈; 有的要奉养父母,终其天年,则须等终养之事结束。如果他们一直拖至数年之后,方才赴任所请求引见,恐怕其原隶属的督抚有的已有变动,而新任督抚对其并不熟悉,无法为其出具考察评语。查先前官员如遇有事故离任,原本有给予咨文回原籍的先例。于是,臣考虑与其事后无从考核,不如在其请求回原籍时,就令其隶属督抚预先将其平时在任的表现,出具切实的考察评语,清楚地建档立案,并送本籍督抚备案。这样,其原籍任所都有其原隶属的督抚的考察评语可查,易于以后查办。如果这个拙见能承蒙圣上恩准,这些按律例应引见的候补、降调官员,就可由本籍发咨文上送。本籍督抚只须查明从前备案咨文中的考察评语,在文中予以叙明,送至朝廷,就与原隶属督抚的考察评语不会有异。这样,这些官员就免得远赴任所,往返拖延迟缓。臣觉得好像这样更便利一些。”
乾隆降旨,对索琳的奏章大为嘉奖。当此之时,索琳可谓年少得志,他似乎感觉到了一条飞黄腾达的仕途已展现在他的面前。
二
三十年闰二月,索琳被授予副都统衔,赏戴花翎,前往库伦,协同桑斋多尔济办事。从此,索琳便开始了他坎坷多变的仕途生涯。
是年四月,内地人赵立、喇嘛垂党等人私自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被成衮扎布上告朝廷。朝廷命桑斋多尔济、索琳前往查明,如实奏报。然而,桑斋多尔济、索琳却暗中支持与俄罗斯贸易,所以他们对此事不断掩饰、搪塞。
六月,成衮扎布上奏朝廷,称恰克图的往来之人和定居之人都说那儿与俄罗斯的贸易仍在进行。协理台吉沙克都尔也上告说,曾见桑斋多尔济的属下官员达赖等,怀揣官府文书,带领商人,多次赴俄罗斯贸易。
乾隆闻之大怒,降旨说: “与俄罗斯的贸易早已停止,桑斋多尔济岂可偷偷地自行与之贸易?命令阿里衮迅速前往库伦,查办此案,并令索琳协同办理此案。”
索琳接旨后,知阿里衮前来查办,担心事情终将败露,慌恐不安,于是向朝廷自行请罪。朝廷降旨革去了他的副都统衔,降为章京,命他自备钱财和武器,负责管理恰克图的军队,以效力赎罪。
三十三年八月,索琳被召还京师。十月,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十一月,又被任命在军机处行走。三十四年,代理理藩院侍郎。
三十五年七月,理藩院参奏古北口驿站章京富尔德赫贪污养马费用,朝廷命索琳偕同罗布藏锡喇布前往审讯。索琳在拟写圣旨时出现了错误,结果被降一级留任。
不久,索琳又偕同刑部侍郎博清额赴土默特,审办诚亲王女婿纳逊特固斯派人用鸩酒谋害格格一案。三十六年正月,索琳未能查出谋害格格一案的实情,反而将案犯交纳逊特固斯看守,自己径自回京去了。乾隆大怒,将其严厉斥责,降三级调用。
同年三月,索琳又被任命为代理内阁学士,在军机处行走。不久,又被授予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
三十七年二月,西藏发生了民人杜华饮酒后身死不明一案。通判苏恩植与游击永明相互推诿,都不办理此案。索琳等无法,上奏朝廷要求由内地派官员前来办理此案。乾隆闻知,降旨斥责说:
“西藏距内地甚远,所以朝廷特派驻藏大臣前往那里办事,遇有案件,理应立即进行审理,并定罪结案。如果所属官员互相推诿不办,也应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进行审办,哪里有调取内地官员前往审办的道理?莽古赉从前只负责旗务,不熟悉处事体统,尚有情可原; 而索琳由军机章京被擢升为布政使,任职已有数年,又多次被差遣,并曾在军机处行走,多次聆听朕的旨意,何事未曾经历?并非莽古赉可比。如今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属不该。责令对莽古赉、索琳进行严厉申斥。”
是年五月,吏部告发浙江历任抚臣、藩司失察属员,索琳在此之内,应降二级调用,但因他驻藏在外,因此决定待其回京之时再行处罚。
三十八年闰二月,索琳回京代理礼部侍郎。四月,朝廷降旨,就索琳前任浙江藩司任内失职,前往土默特办案不力,对杜华身死不明一案处置不妥,三罪并处,共降七级调用。于是,索琳被革去副都统衔,后又加恩授为内阁学士,革职留用,但须等八年再无过失后,方可再提拔任用。后因礼部侍郎缺员,朝廷仍命索琳暂行代理。
是年十月,索琳又被增补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不久奉命赴归化城办案。十一月,又被任命代理理藩院侍郎,前往库伦换班。四十一年四月,升为理藩院尚书,留库伦办事。
四十三年七月,索琳因在库伦办理俄罗斯与商人贸易事宜,未能妥善协调,被召还京,革职留任。八月,又被任命在理藩院郎中上行走。
四十四年正月,索琳又被授予副都统衔,赏戴花翎,赴西藏办事。是年十一月,巴塘一带出现几股贼匪拦路行劫,威胁当地安全,朝廷命索琳带兵前去镇压。然而,此时已是寒冬腊月,冰雪封山,无法出兵作战。索琳接旨后,一面积极筹备出兵平匪,一面上奏朝廷,说:“巴塘贼匪本该极早剿灭,但冰雪寒冬,不宜进兵。臣已令班第达率军开赴嘉木喀,并正在筹备马匹、牲畜,令游击纳其善等带往班第达营,等到明年开春将一起进兵,以期一举歼敌,平定匪乱。”乾隆对其安排十分满意,下令嘉奖索琳。
次年(1780)初春,天气依旧寒风刺骨。已年愈花甲的索琳身患重病,但他为酬皇恩,仍然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巴塘平乱。然而,当军队行至拉里山时,索琳不幸重病发作,结果出师未捷,猝然去世。
相关参考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
瑞麟19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作为清廷重臣的瑞麟,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又为清廷效力抵抗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一瑞麟,字澄泉
荣禄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族,清末满洲正白旗人。他祖父是帮办大臣,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荣禄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从承袭骑都尉开始,而后便是工部员外郎、神机营翼长、副都统、左翼总兵、正蓝旗护军统领等
文庆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因其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权力重大,故成为清代的中枢机构。文庆在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曾三任军机大臣,为官
长龄长龄,字懋亭,姓萨尔图克氏,蒙古正白旗人。他的父亲纳延泰官至理藩院尚书。长龄以翻译方面的生员起家,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主要“政绩”是镇压人民起义和平息张格尔叛乱。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