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八旗兵驻防京城
Posted 都统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八旗兵驻防京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八旗兵驻防京城
八旗兵驻防京城
八旗兵制为努尔哈赤所建立。每300人设一牛录额贞 (佐领)。5牛录设一甲喇额贞 (参领),5甲喇设一固山额贞 (都统),每固山左右分设两梅勒额贞 (副都统)。初设四旗,为:黄、红、蓝、白。其后增设四旗,各以间色缘其幅,为: 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共为八旗,称八旗兵。清入关后,收编明朝降军和各州府改编的军队,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八旗兵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的头领称都统,即固山额真。旗兵由中央的都统衙门掌握,地方都抚无权征调。八旗兵分为守卫京师的 “禁卫兵” (京营兵) 和驻防外地的“驻防兵”。“禁卫兵” 又分为 “郎卫” 和 “兵卫”。“郎卫” 选上三旗中才武出众者组成,分班入值紫禁城,由领侍卫府统领。“兵卫” 建制有: 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卫营、八旗步兵营 (由绿营兵组成的五城巡捕营亦附属之),内府三旗 (上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驻防兵” 则根据防地任务的轻重而驻兵多寡。从省会以下至各城镇要地,分别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卫、防守卫等职。
顺治元年 (1644年) 定都北京后,八旗兵在京城内驻防布局是: 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城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盛京 (沈阳) 满、蒙、汉八旗兵,命内大臣河洛会为总管,设左右翼梅勒章京各一人负责统领。顺治三年 (1646年) 改总管为按班章京,顺治十年 (1654年) 又增设宁古塔按班章京。
满清贵族用这样的八旗驻防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相关参考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禁卫军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实
禁卫军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实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
青州大小事,就关注@青州生活圈!八旗制度始于1601年,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清朝八旗驻防遍布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如果以驻防驻军作为有效管辖领土的标志,那么清朝领土是明朝的3至4倍。清朝政府在东北、中
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
清末八旗兵照片,晚清八旗子弟真实照片,现在才知道大清是怎么灭亡
晚清八旗子弟真实照片,现在才知道大清是怎么灭亡的晚清八旗子弟真实形象:清入关后,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分别让八旗兵在京师和各地驻防,可以说八旗是清代军事组织也是根本制度,自从入关后,八旗子弟便拥有了各种特
军事建制清朝军事建制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旗都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都无权征调。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京营兵)和驻防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