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编修《四库全书》

Posted 清朝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编修《四库全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编修《四库全书》

编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是中国历史上编修规模最大的丛书。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清政府下令搜集天下图书,次年正式开馆,命纪昀为总裁官,集中大批学者进行工作,历十年之功而纂成。

该书收图书3457种,79070卷,书的来源以内廷藏书为主,其次是各地采进的私人藏书,再次是从《永乐大典》 辑出的古书。依经、史、子、集四部44类编录。

编成后缮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另有底本一部藏翰林院。文源阁本毁于英法联军进北京,文宗、文汇二阁本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文澜阁本在太平天国时损失过半,翰林院本毁于八国联军进北京。文渊、文津、文溯三阁本基本完好。

纪昀在编修过程中,仿汉刘向 《别录》 之例作《四库全书总目》200卷,对《四库全书》 所收书籍渊源版本和内容作了介绍与评论。

《四库全书》 的编修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起了重要作用,是清朝的一大文化建设成就。但是清统治者借此对全国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禁毁和删改,被清统治者以 “违碍” “悖谬”而加禁毁的图书达3000余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数量相当。所以,清统治者编修《四库全书》又是一次文化专制的肆虐,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狱。

相关参考

乾隆下令销毁一本书,晚清落后挨打百年,和珅纪晓岚也都是帮凶

清朝以及清朝以后的八旗子弟,一直把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当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并因此沾沾自喜。但是据不完全统计,编修《四库全书》期间,乾隆下令查禁从民间以「”征集”「”借阅”为名骗来的一万三千六百种十

历史秘闻 乾隆下令销毁一本书,晚清落后挨打百年,和珅纪晓岚也都是帮凶

清朝以及清朝以后的八旗子弟,一直把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当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并因此沾沾自喜。但是据不完全统计,编修《四库全书》期间,乾隆下令查禁从民间以「”征集”「”借阅”为名骗来的一万三千六百种十

清朝 刘权之生平简介?刘权之历史评价?

刘权之刘权之,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刘权之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刘潭,雍正年间进士,官至郎中。刘权之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考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曾做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纂修官。乾隆五十

历史百科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民国时期记述清朝历史的史料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

难得糊涂——桐城义士姚鼐辞官

姚鼐为什么四十四岁辞官?一个顶带五品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正值人生中年,又在参与《四库全书》编修这个巨大工程,可谓风光无限,他在编修中途以疾告退,而他去世时85岁,身体健康应该不是原因。退了后,钦加四

中国历史 公元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

公元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清政府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曾进行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

清朝历史书籍哪本好,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1、《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

为何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

为何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永乐大典不是比其规模比其宏伟吗?再者人家不是说四库全书编修弘历烧了很多书,那弘历兼容并蓄不及明成祖吧,怎么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就和答衔一样,要比前面的人内容更丰富

历史秘闻 为何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

为何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永乐大典不是比其规模比其宏伟吗?再者人家不是说四库全书编修弘历烧了很多书,那弘历兼容并蓄不及明成祖吧,怎么四库全书是中国最大的丛书?就和答衔一样,要比前面的人内容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