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蒙古地区的开发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蒙古地区的开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蒙古地区的开发
蒙古地区的开发
清代蒙古地区仍以畜牧为主,但农业也有了发展。康熙时,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的汉族到蒙古地区开荒就有数十万之多,有的变成蒙古王公佃户。18世纪初,内蒙卓索图地区已是麦苗盈野,当时口外出产的秫米、小米已经行销北京。清政府在图拉河、额尔浑河一带大兴屯垦,在雍正年间,3年时间粮食产量增加近3倍。归化 (今呼和浩特) 附近的土默特二旗,牧场只占农耕的五分之一,小米价只是北京的四分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归化、张家口、多伦诺尔等城市成为蒙、汉人民的贸易中心。到内蒙贸易的内地人有 “山西帮”、“北京帮”等。他们将内地的布匹、绸缎、砖茶、烟丝、纸张、瓷器、铜铁器、面粉运往贩卖,换回皮毛、牲畜、木材、盐碱等。有的内地人还在蒙古地区经营手工业: 如酿酒、制革、制毡、制粉、榨油、锻冶、制陶、竹木编织、酱醋、豆腐、首饰、成衣等。蒙古商人也到内地贸易,北京城里有专同蒙族商人交易的店铺旅馆。
蒙族人民学习汉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 被译成蒙文。用蒙古语还编了许多书籍,如 《语文精华》、《蒙文法程》。在史学方面出版了 《成吉思汗传》、《蒙古世袭谱》 等。在数学研究方面,明安图著有 《割元密率捷法》。蒙族的奶酪、乳饼、涮羊肉为汉族所喜爱,汉族还学习蒙古摔跤、骑术、射箭。蒙族也学习汉人建造房屋,和汉族通婚。为了适应蒙汉的经济文化交流,乾隆时期还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编纂了 《五体清文鉴》 等工具书。
相关参考
开发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入关后,清统治者将东北地区列为“禁地”,甚至搞“柳条边”进行保护,柳条边内禁止汉人进入开垦。但是,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人民或为生活所迫,或出于逃难,不断突
开发新疆新疆境内分布着维吾尔、蒙古、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汉、满、塔塔尔、锡伯等十几个民族。这些民族,在清朝统一的局面下,联系更加紧密,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新疆。首先,发展农业生产
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
台湾地区换新颜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势力后,经济发展较大。当时从闽、广等地移居的汉人达20余万。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宝岛台湾。汉族人民供应高山族布匹、食盐、铁器、瓷器;高山族人民也将自己生产
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明朝海上贸易的发达和航海事业的进步,为人口外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更由于当时东南沿海各省土地高度集中,人口密度大,赋税沉重,破产失业人口很多,所以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劳动人民出海移居南洋各
《恰克图条约》清初以来,沙俄在向黑龙江发展势力的同时,也加紧对喀尔喀蒙古(外蒙)所属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清政府曾一再要求沙俄政府及早划定蒙古地区北部边界中俄界限,但遭到沙俄政府拒绝。中国政
少数民族特别行政区清代对东北三省、新疆、蒙古、西藏、青海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土司地区,设特别行政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除中央设理藩院专管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外,又在蒙古、新疆、西藏等
蒙古人分布在现在的蒙古共和国地区,而女真人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在宋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辽和金、元三个国家!其中辽朝统治了一些女真人,这些女真人称做「熟女真」,而未被辽统治的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称做「
蒙古人分布在现在的蒙古共和国地区,而女真人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在宋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辽和金、元三个国家!其中辽朝统治了一些女真人,这些女真人称做「熟女真」,而未被辽统治的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称做「
内蒙古地区的地县级单位,不像其他省市自治区称之为“地区”、“县”等,也不像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称之为“自治州”、“自治县”,而成为“盟”、“旗”和“自治旗”。这些行政区名称源自清朝时期的“蒙旗制度”。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