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统一台湾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统一台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统一台湾
统一台湾
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续统治台湾。
这时的形势已发生变化,满汉的民族矛盾相对缓和,统一与分裂上升为新的主要矛盾。郑经仍以南明为正统,失去了原来抗清斗争的意义。郑经与其叔父郑袭发生火并,派系之争严重,政治上走下坡路,在“三藩”叛乱时,郑经一会儿支持耿精忠,一会儿又与耿精忠反目,军事上失去方向,再也提不出有号召力的政治主张。郑经死后,其长子郑克监国,因诸弟争位而生内讧。 郑经部将冯锡范杀克,立克塽为傀儡。 台湾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腐朽不堪。郑克塽又企图使台湾成为一个半归附半独立的国家。
对台湾取何种态度,也是清政府反复争论的一个问题,以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极力压制进取台湾的主张。但是康熙皇帝一直主张进取台湾,在平定 “三藩” 之后,启用主张统一台湾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筹划进取台湾。
施琅主张先取澎湖,以扼台湾之吭,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施琅率战船300,水师2万,经7天战斗,占领澎湖。
清军占澎湖,郑克塽极为震恐,便于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率众出降。
收复台湾后,又有人主张放弃之,康熙皇帝支持施琅坚守台湾、开发台湾的主张,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在台湾设一府三县: 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1员,副将2员,驻兵8000,分水陆8营。于澎湖设副将1员,驻兵2000,分为2营。
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了。
相关参考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
统一台湾,也是康熙皇帝惦念的一件事。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以后不久,就生病去逝了。他的儿子郑经、孙子郑克爽先后割据着台注,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决心统一台湾。在康熙皇帝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清朝将领施琅率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大将军则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台湾岛上建立第一个汉人政权,与清王朝对峙。双方于1683年爆发澎湖海战,最终清朝取得了胜利,完成国家统一。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清朝为什么能胜利?而明郑又为何失败?>澎湖海战清朝胜利
清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功绩:1、完整的保持了中国的统一,收复了台湾,平定了地方叛乱2、康乾盛世将中国封建社会再一次推向一个高潮,中国国力增强3、康
南明是明朝灭亡以后的尾巴朝廷,面对清军南下,算上明郑的台湾时期,也就是存在了39年而已,比起诸如东晋和南宋这些存在上百年的尾巴王朝来看,南明的确存在时间太短了。在上篇文章中宋安之重点说了说南明永历小朝
关于康熙收复台湾历史上是这么说的,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而成为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必须从意欲独立于国家版图之外的郑氏割据政权手里再次收取台湾
清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功绩:1、完整的保持了中国的统一,收复了台湾,平定了地方叛乱2、康乾盛世将中国封建社会再一次推向一个高潮,中国国力增强3、康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