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复台湾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Posted 康熙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收复台湾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收复台湾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关于康熙收复台湾历史上是这么说的,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而成为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必须从意欲独立于国家版图之外的郑氏割据政权手里再次收取台湾。为此,大清和郑氏集团进行了几十年的斗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始而招抚,招抚不成而征剿。剿抚之下,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康熙帝不以胜者自骄,下令厚葬郑成功父子并盛赞郑氏一家为“海外孤忠”。
当然以上是官方的说法,当然是主流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但是小编不这么认为,如果当时是汉人的朝廷,有可能说是维护国家统一,但是满族入主中原,对于他来讲是没有国家的,他在建立他的国家,所以也谈不上说收复台湾,国家就真正统一了。
而且,在施琅收复台湾以后,康熙曾考虑过:宜迁其人,宜弃其地,也就是把人迁回来,台湾就不要了,说明康熙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台湾这个地方。而只是想要这里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要这里的人呢,我们要看一下他的前因后果。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内部发生争讧。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经济不稳,无力用兵海上。而台湾郑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私下渡海来归者络绎不绝。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决策选将不久,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土爽嗣位。清廷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
由上面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康熙一开始只是想让台湾称臣,也就是让郑氏臣服就可,甚至还可以封“八闽王”,但是郑经没有同意,一方面他在台湾凝聚人心主要靠的还是反清复明,并且岛上还有明朝的王爷。而康熙经过一件事之后,才真正的下定决心收复台湾,那就是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和三藩一度联手,搞得康熙都想迁都,康熙这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汉家的地方,我大清始终是外来的,在大清统治范围内,如果有一个地方还在反清复明,那么清朝就永无宁日,因此消灭反清复明的力量,这才是康熙收复台湾的真正决心,收复台湾也只是要让这些人剃发易服,归于大清统治而已。
其实康熙收复台湾一方面是想要保持领土完整,但是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中国的主人。作为满族入侵,其实康熙这个皇帝做的也是有几分心虚的,再加之郑氏家族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所以康熙才想在收复台湾的同时消灭反对势力。
相关参考
...属于中国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当时是谁收复台湾的呢?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西北噶尔丹叛乱的同时,还有条不紊地把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收归了版图。郑成功到台湾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率领郑氏部...
...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
(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著名军事家,海军统帅。> 出生于农民家庭,十七岁即作贼,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 清顺治三年(164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为人们所敬仰。但是,史书上关于郑成功的记载,都说他在收复台湾后不就便"偶感风寒",最后竟然一命呜呼,死的时候年近38岁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为人们所敬仰。但是,史书上关于郑成功的记载,都说他在收复台湾后不就便"偶感风寒",最后竟然一命呜呼,死的时候年近38岁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为人们所敬仰。但是,史书上关于郑成功的记载,都说他在收复台湾后不就便"偶感风寒",最后竟然一命呜呼,死的时候年近38岁
康熙和乾隆哪个皇帝的贡献大?、康熙的贡献:1.削平三番之乱,巩固统一。2.收复统一台湾,开府设县,驱除荷兰。(郑成功收复台湾)3.反击侵略,签定平等条约。4.亲征朔漠,和善蒙古。(解决了自秦始皇以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