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黄立极生平简介?黄立极历史评价?
Posted 内阁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黄立极生平简介?黄立极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黄立极生平简介?黄立极历史评价?
黄立极
天启初年,明朝皇宫中发生了一件令大臣们想起来就感到可怕的事情。这一天,熹宗要在宫内举行大阅兵,他披坚执锐观看施放“铳”(一种火枪)的表演。一个叫王进的太监在熹宗面前装药点火,结果“轰”的一声火药爆炸,王进的手被炸飞了一个,并险些伤及熹宗,而熹宗却哈哈大笑,觉得很有刺激性。这件事发生后,大臣们纷纷上疏劝说皇上停止宫内阅兵,以免发生危及圣体的事情,但熹宗根本听不进去,玩瘾却越来越大。正是在熹宗昏天黑地的玩耍中,明朝政坛上悄悄崛起了一股政治势力,而大明江山就生生地败在他们的手中。这就是魏忠贤太监集团。
魏忠贤的崛起令东林党人十分不安。杨涟、左光斗等人连篇累牍地上疏弹劾魏忠贤,形成了浩大的声势,然而在熹宗及客氏的保护下,魏忠贤屡屡化险为夷。从此以后,形势对东林党人日趋险恶,那些曾受东林党人抨击的官员纷纷投靠到魏忠贤的门下。从天启四年起,魏忠贤通过兴大狱、行廷杖等一系列手段对东林党人展开了残酷的清洗,东林党人及思想倾向东林党的官员被罢黜殆尽。大明的江山变成客、魏的天下,一些无耻的官员不顾羞耻,公开谄媚称颂魏忠贤,而魏忠贤则将这些人安插在重要的职位上。黄立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起用而进入内阁的。
黄立极,字中五,北直隶元城(今河北大名)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曾先后做过少詹事、礼部侍郎等官职。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在逐斥了孑立于魏党以外的官员以后,开始在朝中遍插自己的党羽。当时内阁大学士叶向高、韩爌、朱国祯相继退休,何宗彦去世,朱延禧也被罢官归乡,孙承宗又出镇山海关,所以内阁中只有顾秉谦和魏广微两人。八月,熹宗下诏命廷推阁臣。黄立极是魏忠贤的同乡,且向来依附魏忠贤,在魏忠贤的一手操纵下,黄立极得以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同时进入内阁的还有丁绍轼、周如磐、冯铨等人。这些人感恩于魏忠贤的提拔,从此以后,便竭尽全力效忠于魏忠贤。
那时,东林巨子杨涟、左光斗等人因弹劾魏忠贤而引起魏忠贤的恼恨,魏忠贤便在他的党羽的策划下,以杨、左等人接受辽东失事的罪臣熊廷弼等人的贿赂而为他们开脱为由将杨、左等人下狱折磨而死。为了掩盖罪行,魏忠贤必须向熊廷弼下手,熊廷弼一日不处决,他们一日不放心,害怕他们陷害杨、左等人的阴谋会败露。在陷害熊廷弼的事件中,新任辅臣冯铨、黄立极等人都是出了大力的。
八月二十一日这一天,东阁大学士顾秉谦、周如磐、黄立极、丁绍轼、冯铨5人像往常一样为熹宗侍讲。侍讲完毕后,冯铨队袖中取出一部带有肖像的《辽东传》,当面呈给熹宗。于是一起陷害良将的阴谋开始了。冯铨诬告说此书是熊廷弼所作,他作此书流传市上,希图为自己开脱。熹宗听了以后,便问及在场的其他大学士,结果黄立极等人也一口咬定《辽东传》是熊廷弼所作。其实,此书并非熊廷弼所写,而是冯铨为报私仇而作,却托名熊廷弼以激怒明熹宗。明熹宗原本一想到熊廷弼辜负他的厚望,失城丧地,心中就十分痛恨,如今又见熊廷弼竟然写书流传于市为自己开脱,更是恼怒,对熊廷弼顿生杀机。这时,又有阉党言官郭兴治、门克新、石三畏等人上疏,再激熹宗发怒,明熹宗终于在群小日进谗言的煽惑下,下诏立即将熊廷弼处决。
二十五日,魏忠贤召集阁臣,策划如何处决熊廷弼。他顾虑熊廷弼统兵日久,部下将弁与他同心,害怕处决之日,激起兵变。商量了一上午,还没有定下来。中午已过,阁臣黄立极出了个主意: “何不用皇上的名义写一道命令,半夜时将熊廷弼秘密处决了事。”黄立极的话提醒了魏忠贤。当天半夜,掌管提牢的山东司主事张时雍见到中贵捧来的圣旨后,便命狱卒把熊廷弼骗出来。熊廷弼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从容地洗漱完毕,整理衣冠,从室内走出,说: “我是朝廷大臣,必须拜见圣旨,岂能草草了事!”张时雍发现他胸前悬挂一小袋,就问: “袋中是什么?”熊廷弼说: “辩冤疏!”张时雍颇为骄横地说: “你没读过《李斯传》吗?囚徒怎能上书!”熊廷弼轻蔑地说: “这是赵高说过的话!”张时雍无言以对,熊廷弼也不再说什么,当即作绝命诗一首: “他日傥拊髀,安得起死魄。绝笔叹可惜,一叹天下白!”从容就戮,时年57岁。
熊廷弼冤死狱中,而黄立极等人却因此得以加官晋爵。九月,黄立极晋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天启六年(1626)四月,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那时魏忠贤的党羽因争宠而发生内讧。冯铨因得宠于魏忠贤而引起魏忠贤另一心腹崔呈秀的嫉妒,于是崔呈秀的手下便极力攻击冯铨,导致冯铨罢归。不久魏广微和顾秉谦也相继罢职回乡,而丁绍轼和周如磐又先后去世。黄立极便登上了首辅之位。
在与东林党人的斗争中,魏忠贤依靠高压和滥捕滥杀建立起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的党羽也从中取得了好处,为了长保荣华富贵,这些人便向魏忠贤献媚取宠,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因而形成了从上到下争着向魏忠贤献媚的丑恶风气。大臣们的章奏都在为魏忠贤歌功颂德,魏忠贤俨然就是太上皇帝。作为大学士的黄立极也想尽办法讨好魏忠贤。明朝内阁有“票旨”(即为皇帝草拟诏书)的权力,黄立极为了博得魏忠贤的欢心,每遇票旨,都在诏旨上称“朕与厂臣”,从来不直呼魏忠贤的名字。恰遇山东巡抚李精白报告说山东有麒麟出现,并描有图像。这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黄立极觉得这是巴结魏忠贤的好机会,立即票旨说: “这是厂臣德行好修来的,所以麒麟才现身于世。”麒麟原本是传说中的动物,本身并不存在,可见黄立极等人的肆意吹捧,的确是到了令人肉麻的程度。黄立极同其他阉党一样,自然是希望魏忠贤能长久把持朝政,自己也好在大树底下乘凉。但形势的发展却出乎他们的意料,黄立极等人断没有想到自己的荣华富贵会如此快地结束了。黄立极政治生涯的陡变起始于熹宗的驾崩和魏忠贤的失势。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大明帝国的第十五位君主、年仅23岁的明熹宗撒手离开了尘世。熹宗没有子嗣,他的弟弟朱由检便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明熹宗之死和明思宗朱由检即位,标志着魏忠贤专权的结束。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思宗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决心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去治理这个如残阳西下的国家,他绝不允许魏忠贤在他的统治下为所欲为,为祸国家,所以思宗即位后,对魏忠贤不再宠任。但明思宗并未马上下手惩罚他,急则生变,进行如此大的朝政变动,需要进行若干准备,等待条件的成熟。这年九月,魏忠贤提出辞去东厂职务来试探思宗的态度,思宗没有批准,但客氏提出出宫,思宗马上同意。而魏忠贤的爪牙照样得到思宗的信任。
实际上,自从思宗继位,黄立极便如其它魏忠贤党羽一样开始心神不定,他预感到形势将要变化,而自己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像熹宗时那样好过了。果然,没过多久,山阴监生胡焕猷上疏弹劾黄立极以及阁臣施凤来、张瑞图、李国谱等人,说他们身为内阁大臣,却不主持公道,致使顾命重臣死于诏狱,而且还为阉人魏忠贤广建生祠,请求皇上判他们逢迎奸佞的罪名。这时思宗还没有开始对魏忠贤下手,他不想打草惊蛇,所以他下令除胡焕猷为民,以表示对黄立极的信任。黄立极是个聪明人,虽然思宗还没有降罪于他,但他内心已感到深深地不安,便上疏请求罢官。明思宗好言相留。
但到了十月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魏忠贤的同党为了个人的前程,开始分化。南京通政使杨所修参奏崔呈秀父丧不奔,夺情视事非制,请放他归籍丁忧守制; 接着魏党首恶分子杨维垣疏劾崔呈秀专权乱政。崔呈秀慌了,要求守制,思宗不允。又有工部主事陆澄源、兵部主事钱元悫弹劾魏忠贤。十月二十七日,嘉兴贡生钱嘉征上疏,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于是魏忠贤处在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之下。思宗感到条件成熟了,当即决定向魏忠贤开刀。他召来了魏忠贤,让人把钱嘉征的上疏读给他听,从而向魏忠贤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此后不长的时间内,思宗便以铁的手腕,谨慎而又干净利落地处置了客、魏,从而显示了他不可低估的行政才能。
在这种情况下,黄立极深知自己不能在内阁中容身,况且思宗明白地表示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谱等阁臣都是魏忠贤的手下,不足倚重,下诏廷推阁臣。所以十一日,黄立极上疏请求退休。思宗马上表示同意。
崇祯二年(1629),大学士韩爌定逆党名单,自客、魏以下,罪分七等,列入261人。基于黄立极作为魏忠贤党羽的表现,被列为第六等,革职闲住。从此以后,终明一世,黄立极再没有被启用。
相关参考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
赵·王赵利赵利,故赵国后裔。公元前200年,因韩信逃入匈奴,被其将曼丘臣、王黄立为王,收韩信散兵,与匈奴共拒汉兵,旋与匈奴围汉高祖于白登(山名,今山西大同东),次又攻代,复从赵相国陈豨。陈豨自立为代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努尔哈赤(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
【宋朝开国皇帝】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庙号:太祖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属相:猪 籍贯:祖籍涿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努尔哈赤(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
后金君主与清朝皇帝1616年—1912年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
说及苏轼,世人无不高山仰止。后世推崇苏轼,盖其手创之不朽文化功业。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堪称“三绝”,立极宗师;而他的性情之淡泊,性格之洒脱,累处逆境却不改忠君爱民,甘为苍生造福的高古风范,也引得历代
努尔哈赤被清庭称作"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可见其丰功伟绩。努尔哈赤自25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先后统一女真各部,又征抚蒙古。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公布了《七大恨》檄文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出了个大奸臣,此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内阁首辅严嵩。他由于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宠信,贪鄙骄横,专权擅政,残害忠良,为害国家20余年,制造了大量的冤案。一严嵩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
刘忠在明朝的21个皇帝中,浪荡无为的昏君要数武宗朱厚照了。武宗不理朝政,亲近佞幸,朝政黑暗,但有一人处于昏世,却以持正不阿著称于史籍,他就是当朝宰相刘忠。刘忠字司直,家居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