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焦芳生平简介?焦芳历史评价?
Posted 吏部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焦芳生平简介?焦芳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焦芳生平简介?焦芳历史评价?
焦芳
明代把持朝政,控制皇帝的太监中有一位叫做刘瑾的宦官,他手下有许多干将爪牙,本传传主焦芳就是主要的一个。
焦芳是南阳府泌阳县人,在英宗天顺八年(1464)考中进士。因他与当朝大学士李贤同为南阳老乡,而被提升为庶吉士,授予编修之职,很快又晋级侍讲。就这样,焦芳吊儿郎当在侍讲位上混了整整9年,按常规应该晋升为学士了。但有人对焦芳的轻浮举止很不满,就到大学士万安处告状说: “像焦芳这样根本不读书学习的,难道也能当上学士吗?”说得万安也犹豫起来。不知怎么透露了风声,此事传到了焦芳耳朵里,以无赖著称的他气得大吼大叫,将怒火发泄在与他一向不睦的彭华身上,声言: “这一定是彭华给我使坏,老子豁出去不做学士,但我一定要在彭华回长安的路上杀了他。”彭华听说了,非常害怕,赶紧找到万安报告,大学士万安为息事宁人,决定提升焦芳为侍讲学士。原来应诏命编纂的《文华大训》,是用来给东宫太子做教材的,但该书完全是由彭华等几个人所编的。因未参与书的编写,焦芳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所以每当轮到他为太子进讲的时候,便故意没事找事的挑其中的毛病,而且还到处散布。翰林院的学士们崇尚的是文采,追求的是文章的华美漂亮,只有焦芳粗陋低劣毫无知识,但却生性阴险狠毒,动不动就想诽谤陷害别人,弄得人人畏惧他,躲着他。大权臣尹旻被朝廷罢了官,因焦芳与尹旻之子尹龙关系甚好而受到连累,也被贬到桂阳州为同知。焦芳知道这一定是出自彭华与万安的主意,于是对二人更加恨之入骨,怨仇越结越深了。
明孝宗弘治初年,焦芳改任霍州知州,稍后被提拔为四川提学副使,接着又调任湖广行省提学副使。不久,焦芳升任南京右通政,此时他的父亲死了,他只好辞官回家乡守孝。三年的守孝期满,焦芳又入官场,当上了太常少卿兼侍讲学士,很快升任礼部右侍郎。焦芳恨刘健阻碍自己向上爬,整日在大庭广众之中无端漫骂刘健。对刘健所批的文件,焦芳感到不合己意时,就提笔任意涂抹删改,根本不向礼部尚书汇报。接着焦芳被调到吏部,改任左侍郎。当时的吏部尚书是马文升,焦芳很瞧不起他,经常当面轻慢马文升,使其下不了台。焦芳还暗地里勾结御史台的官员,指使他们上书皇帝,抨击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官员,尤其是顶头上司马文升。焦芳还亲笔写出一道奏疏,谈有关抵御外敌戍边的四件事,希望皇帝能够采纳,但被朝官谢迁所驳斥,未被采用,使焦芳从此对谢迁痛恨至极。每次与人说到浙江余姚与江西人时,焦芳就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一番,因为彭华、谢迁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他既然与朝中大臣关系处的极坏,又有欲高升执掌朝政的野心,便极力讨好巴结宫中太监,使他们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以稳固自己的地位,进而达到贬黜刘健、谢迁,由自己取而代之的目的。
明武宗正德初年,户部尚书韩文上奏说朝廷的财政已是入不敷出,严重不足。朝臣就此事展开讨论,有的大臣说,理财并无奇异的妙术,有多少就用多少,应量入为出,眼下只能劝说皇帝陛下节俭一些,方可度过这一难关。参与讨论的焦芳知道大殿两旁必有皇帝的亲信太监在偷听,就故意大声说: “平常老百姓家中过日子还需要一定的花费,何况是君临天下的皇帝陛下呢?俗话说‘无钱捡故纸’(故纸即古旧书籍和文牍)。如今天下欠租匿税的格外多,你们不是去检索户籍,收上各处所欠的租税,却只是打算降低皇帝陛下的费用,用心何在啊?”这话果然传入明武宗朱厚照的耳朵中,这位昏庸的皇帝非常高兴,认为焦芳是个大大的忠臣。正巧吏部尚书马文升因事离职,于是焦芳便被皇帝越级提拔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韩文欲联合朝中九卿(九卿: 明代以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为九卿)共同弹劾大太监刘瑾,上奏的疏文应当首先要由吏部尚书签名,因此必须将此事先告知焦芳。焦芳感到这是巴结刘瑾的好机会,遂偷偷地把韩文的图谋密告刘瑾。刘瑾提前行动,唆使皇帝赶走了韩文、刘健与谢迁等人,而焦芳却因此“功劳”,被赏以本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得以入阁辅政,再加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之职。焦芳在内阁中枢干了几年,紧紧跟随刘瑾,为虎作伥,做了许多坏事。史书上说: 刘瑾“浊乱海内,变置成法,荼毒缙绅,皆(焦)芳导之”。是不会冤枉他的。而且焦芳人格也极为低下,每当提到刘瑾时,言必称“千岁”,自称为“门下”。批阅裁定奏章时,皆以刘瑾的意志为标准,曲意逢迎,极尽献媚之能事。如此一来,他真成了刘瑾的影子和代理人,于是各地欲贿赂巴结刘瑾者,必先向焦芳献纳钱物,以使他代为通融。
焦芳的儿子名叫焦黄中,像其父一样,也狂傲的很,却不用心向学,参加廷试时扬言一定要得第一。主考官李东阳、王鏊不敢不让不学无术的焦黄中得第一,但又不忍心埋没有真才实学的士人,于是就设立了两个第一名。焦芳知道后很不高兴,迁怒于两位主考官。焦芳将儿子考试的事报告于刘瑾,由刘瑾作主,直接将翰林院检讨的职位授给了焦黄中,很快又将其升为翰林编修。焦芳因儿子考试的事,经常动不动就指斥詈骂李东阳。刘瑾知道了他发火的原因,为了保住也依附于他的大学士李东阳的面子,便把焦芳召了去当面训斥道: “黄中这小子曾去过我家试着作了首石榴诗,很是差劲,难道你也要记恨李东阳大学士吗?真是不懂事理。”焦芳吓得喏喏连声,从此不再敢记恨李东阳。
无学无德且又无才的刘瑾,对翰林院那些满腹经纶的官员本来就看不惯,而那些官员又偏偏恃才傲物,根本不把刘瑾放在眼里,这更增加了刘瑾的恼怒,他想把这些人全部外放赶出京城,却被吏部侍郎张綵所劝阻。等到《孝宗实录》修成时,刘瑾又重提前议,张綵再次极力劝止,遂不能行。而焦芳父子与翰林检讨段灵等人,却教刘瑾以扩充政事为名,将翰林编修顾清等20多人全部调出翰林院,放到各部曹为属官。有关部门为响应皇帝推举怀才抱德之士的诏命,将余姚人周礼、徐子元、许龙和上虞人徐文彪四位名士的名字报上朝廷。刘瑾因为周礼等人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谢迁、刘健已被逐出朝的缘故,硬说四人是谢、刘的同党,将四人捕入狱中,还准备将谢迁、刘健一起抓来。大学士李东阳极力苦劝。焦芳见机而作,厉声斥责李东阳说: “纵使千岁爷赦免谢迁、刘健之罪,对这二人还不该给予除名永不起用的处分吗?”于是将刘健、谢迁罢官为民,同时张榜公布所有余姚在京为官者的姓名,宣布将他们全部逐出京城。
满剌加国(14至16世纪马来亚封建王国,地点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派来了一位名叫亚刘的使臣。实际上此人本是明朝江西万安人,真名叫萧明举。他是因身犯重罪而叛逃入满剌加国的,后来就与满剌加国人端亚智等一同出使到了明朝。再后来,亚刘又打算进入浡泥国(当时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上的王国)索取宝物,而且凶狠的杀死了端亚智等人。这些事明朝廷知道后,才下令有关部门调查清楚上奏。奏疏递上来了,焦芳阅后,在后面又加上这样几句: “江西的风土习俗很不开化,所以那里的人大多枉法,例如彭华、尹直、徐琼、李孜省、黄景等,都遭到众人的非议。当今之计应裁减或解除江西官员的名额50个,凡是江西原籍的一概都不准选拔为京官。以此为明令颁布。”并且还说: “江西人王安石过去曾祸乱宋朝,同是江西人的许澄在元朝廷为官,也没干多少好事,今天也应张榜公布其罪恶,使大家牢记,他日不得滥用江西人。”朝官杨廷和劝解说: “因为亚刘一个盗贼的缘故,就祸连整个地方,甚至裁减官员的名额,处罚也太重了。另外,前代宋、元时的人物,难道也要并案处理吗?”于是才停止了对江西人的株连。
焦芳对南方人深为厌恶,朝中每贬退一个南方官员,他就兴奋的心花怒放。即便是一起谈论古人,他也一定是诋毁南方人而吹捧北方人,他曾做了一幅《南人不可为官图》献给刘瑾。在他担任总裁官的《孝宗实录》编辑中,像何乔新、彭韶、谢迁等南方人,都被诬蔑诋毁。他还大言不惭高兴地说: “如今朝廷之上,有谁像我这样正直,敢于直言呢! 真是没有啊! ”
张綵开始担任吏部侍郎时,焦芳极力荐举以取悦于刘瑾,希望得到更大的好处。等到张綵升为吏部尚书时,焦芳父子几乎每天都来推荐良吏,张綵却经常拒绝,于是焦芳与张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权臣段炅看到刘瑾对张綵很亲近,焦芳的势力却逐渐衰弱,就转而依附于张綵门下,他来到刘瑾面前,将焦芳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全部揭发出来。刘瑾大怒,多次当着众人之面斥责焦芳父子。焦芳失宠后,不得已提出退休归家养老,立即被朝廷批准。
焦芳之子焦黄中请求给予荫庇,遂以侍读的官职跟随父亲回了家乡。刘瑾垮台以后,给事中、御史等纷纷上书弹劾焦芳父子,于是焦芳的所有荣衔皆被剥夺,焦黄中也被削去官职,罢黜为民。过了很长时间,焦芳又派儿子焦黄中带着金银珠宝到京城巴结权贵,并上奏章请求为其昭雪平反,恢复他过去的官职,结果遭到吏部的严厉驳斥。吏部还专门上疏,奏请朝廷将焦黄中带上刑具,送司法部门严加审理,以显示正义对奸邪的讨伐。焦黄中得讯吓得狼狈逃出京城,躲入老家泌阳不敢再露面。
焦芳居住的宅第格外恢宏豪华,当初为建造宅第曾动用了几个郡的民力、物力。大盗赵鐩进入泌阳时,将焦家府第付之一炬,开挖地窖得到了许多埋藏着的金银财宝,还尽掘焦家祖先的坟墓,将牛骨、马骨与那些尸骨掺在一起全部烧了。因为没有抓住焦芳父子,赵鐩深感遗憾,便将焦芳的衣服挂在庭院中一棵小树上,拔剑将小树斩为两截,又令从人将该衣剁个稀烂。然后说: “我今日也算是为天子诛杀了此贼。”后来赵鐩被明朝官军抓住,临刑时他长叹说: “我不能亲手斩杀焦芳父子,死有余恨!”刘瑾的从孙刘二汉论罪应当处死。死前他说: “我固然该死,但唆使我们干坏事的,全是张綵与焦芳二人。如今张綵与我同受极刑,还算公平。但只有焦芳还安然享清福,对他真是太宽容了。”不过作恶多端的焦芳父子最终竟逃过了惩罚,都是寿终正寝而死的。
相关参考
焦芳是明朝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天顺八年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为编修,正德年间受到重用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可以说是明朝权利和政治的中枢,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臣,也就相当于成为明朝政治地位最高的一批
焦芳是明朝正德朝武英殿大学士(明朝未有宰相一职,大学士其实就相当于是明朝的宰相),受正德帝重用。 人物档案 姓名:焦芳 别名:孟阳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河
焦芳是明朝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天顺八年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为编修,正德年间受到重用进入内阁,参预机务。 明朝内阁可以说是明朝权利和政治的中枢,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臣,也就相当于成为明朝政治地位最高的
焦芳是明朝正德朝武英殿大学士(明朝未有宰相一职,大学士其实就相当于是明朝的宰相),受正德帝重用。 人物档案 姓名:焦芳 别名:孟阳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河
明朝人物中文名:焦芳别名:字孟阳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出生地:河南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出生日期:1434逝世日期:1517职业:大学士焦芳人物轶事焦芳的一生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此人
焦芳是明朝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天顺八年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为编修,正德年间受到重用进入内阁,参预机务。 明朝内阁可以说是明朝权利和政治的中枢,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臣,也就相当于成为明朝政治地位最高的
历史人物 明代大学士焦芳_明武宗宰相焦芳_焦芳为什么能善终_焦芳地域黑是怎么回事
中文名:焦芳别名:字孟阳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出生地:河南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出生日期:1434逝世日期:1517职业:大学士焦芳——明武宗朝华盖殿大学士 焦芳(公元1434~1517年),字孟
明代正德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任过吏部尚书的大官焦芳,曾不遗余力地推行地域歧视。这位大学士是河南泌阳人(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城南草店村)人,他歧视的是江西人。焦芳阿附大太监刘瑾,为虎作伥干了很多坏事,两人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出了个大奸臣,此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内阁首辅严嵩。他由于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宠信,贪鄙骄横,专权擅政,残害忠良,为害国家20余年,制造了大量的冤案。一严嵩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
刘忠在明朝的21个皇帝中,浪荡无为的昏君要数武宗朱厚照了。武宗不理朝政,亲近佞幸,朝政黑暗,但有一人处于昏世,却以持正不阿著称于史籍,他就是当朝宰相刘忠。刘忠字司直,家居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