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鞑靼铁蹄践京畿
Posted 鞑靼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鞑靼铁蹄践京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鞑靼铁蹄践京畿
鞑靼铁蹄践京畿
鞑靼取得河套地区后,内部仍征战不已,嘉靖中俺答部最为强盛。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仇鸾本以贿赂得官,哪敢上阵迎敌,便以重金贿赂俺答,要他不攻大同,俺答移师东去,由蓟镇攻古北口。兵部尚书丁汝夔不敢打扰在西苑修道的皇帝,只是调京营守关,由市井无赖组成的京营一触即溃,北京告急。这时,丁汝夔才着手北京的防务,京营兵只剩四、五万人,其中一半是老弱兵,都吓得哭哭啼啼不敢应战; 到仓库领取军备,守库太监索要贿赂,百般刁难,军队迟迟不能整肃。丁汝夔无法,只好奏报皇帝,世宗大惊,也顾不上烧香了,忙招大臣商议,赶快从民间临时募兵,将应武举的诸生也拉来凑数,并诏各路兵入京。这时仇鸾又来卖乖,首先率师入援,皇帝大喜,命他为平虏大将军。当时防务一片混乱,朝廷派出的探子,走到半路看到伤员便慌忙奔回,说敌军已到城下,使城内几次大乱。京营的兵士被私役不回营,军官恐怕上面知道,便叫留下的士兵东奔西跑应付差事,士兵怨恨不已。外地援军到京,皇帝忙令犒劳士兵,而国家仓库空空如也,户部的公文转了几天,士兵们才分到几张薄饼,许多士兵饿死,一些兵痞竟化装成蒙古人四下抢劫。俺答军至,纵兵烧杀抢掠。严嵩私下告诫丁汝夔、仇鸾说:“在边境打败仗还可掩饰,败于京郊就不可隐瞒了,俺答吃饱了自然会去,还是坚守为上。”于是他们皆拥兵不战,仇鸾在外不时拣几个死人头来报功。遭此奇耻大辱,皇帝便泄愤于丁汝夔,将他斩首示众,临刑,丁汝夔大叫:“严嵩误我!”俺答在京郊抢了几天就回师了,仇鸾尾随其后假装追击,谁知俺答突然改道,中途遭遇,明军大乱狂奔,仇鸾几乎被俘。此事史称“庚戌之变”。
相关参考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后,来自北方蒙前人的威胁便一向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显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
庚戌之变又称庚戌虏变,是明世宗在位时期的一次蒙古的侵犯明朝事件。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明世宗即拜仇鸾为大将军,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后,来自北方蒙前人的威胁便一向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显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
嘉靖年间,鞑靼军队屡屡南侵明朝边境之地。明朝边境之地的战争从立国之初,一直陪伴了大明王朝的一生。明王朝的边境之敌主要为两大势力:瓦剌和鞑靼。这两大势力在南侵明朝边境的同时,也在屡屡相互厮杀,双方势力此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鞑靼和蒙古是经常被联系在一起,甚至经常被混淆的两个名字。比如在中国的明朝,鞑靼就是北元灭亡之后蒙古政权的代称,所以许多朋友可能也经常把这两个称呼视作同义词,认为鞑靼就是蒙古。
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平南人民遭受巨大损失。计不完全统计,被杀害的10270人,炸毁烧毁房屋4803间,烧毁抢掠财
明朝人物本名:阿鲁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蒙古化伊朗人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434年阿鲁台人物生平明永乐初年,蒙古已明显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蒙古的瓦剌和东部蒙古的蒙古本部。约1402年(明建文
议复河套嘉靖年间,明朝防卫能力日益削弱,南有倭寇频频骚扰,北有蒙古骑兵不时南下,令朝廷穷于应付。“土木之变”后,瓦剌部衰弱,鞑靼部强盛起来,成化年间,鞑靼一部进入河套地区,这里三面凭河,土地肥沃,可耕
这事得慢慢从明朝嘉靖年间说起。朱厚执政的嘉靖年间,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战争极多。南方的倭寇,外加北方的鞑靼部落,每年轮流侵扰,史称“南倭北虏”之患。论及影响,北方的鞑靼侵扰,打得明王朝头疼,每年都是几万
还不知道:明朝最大的两个外患到底去了哪里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上,明朝对蒙古的称谓有两种,一个是瓦剌,一个是鞑靼。那么,鞑靼后来去哪了?1368年,朱元璋革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