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节振国人物传,节振国生平事迹,节振国评价

Posted 工人

篇首语: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和伟大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节振国人物传,节振国生平事迹,节振国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节振国人物传,节振国生平事迹,节振国评价

节振国,一九一○年十月九日生于山东省武城县刘堂村①。十岁那年,因家乡闹旱灾,随全家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十四岁下井做童工。节振国刚直不阿,为了不受欺压,习武强身,通晓少林拳和太极拳,刀枪鞭棍功夫也很娴熟。他受传统武德熏陶,扶危济困、抱打不平,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深明民族大义,带领工人抵制日货,砸日人商行,很受工人拥戴。

节振国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民族气节,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注意,一些党员向他传播革命思想,逐渐地把他引上了革命道路。一九三八年春,节振国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掀开了他革命生涯最壮烈篇章的扉页。

(一)

一九三八年三月间,英国资本家在赵各庄矿实行“井下记工制”,卡死了工人们以打连班来糊口的生路。这个制度在实行中,由于手续繁多,实际上延长了工作时间,引起工人们极大愤怒。这时,中共河北省委指示唐山工委,抓住工人的迫切要求,由经济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 由改善工人生活的反英斗争,形成浓厚的反日空气,引导开滦工人举行武装暴动,支援八路军抗日①。唐山工委书记周文彬接到指示,立即布置罢工,把组织纠察队的重任交给节振国。三月二十二日午时,工人停工上井,包围了公事房,提出罢工条件。矿长陈甲三推诿哄骗不成,便下令矿警弹压。十数名工人中弹倒下,几名积极分子被捕。但工人们没有畏惧,奋起反击。这时,有人找到了正在布置岗哨的节振国,诉说了敌人的暴行。节振国闻听大怒,抄起雪亮的斧子说: “我们也抓他们几个,走! ”他带领一些工人冲向矿警分所,劈开门窗闯了进去。一名警长及三名警察见状,瑟瑟发抖,皆被缴械,五花大绑着押往工人俱乐部。这个行动,使工人的斗志为之一振。晚上,罢工委员会和工人纠察队在工人俱乐部成立,节振国被公推为纠察大队长。第二天,他率领纠察队员,手持镐把斧头,上面写着“打死勿论”,威风凛凛地站在矿厂内外,把矿区严密控制起来。赵各庄矿成了工人的天下②。

赵各庄矿的罢工斗争,震动了开滦五矿,也震惊了英国资本家和日本侵略者。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对罢工表现异常关注,在《日本时报》和伪 《冀东日报》等报章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罢工事态,进行煽动宣传;并且派日本浪人、宪兵队长等到赵矿,假惺惺地对工人表示:“英国压迫你们是非法的,日本人对你们非常同情,一定帮助你们,要矿方答应你们的条件,只要你们的活动不越出矿区以外,日本人不作干涉。”①他们还千方百计插手工人组织,企图控制工人运动。党组织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识到日方的这种态度,主要目的在于借工人罢工对矿方施加压力,从英帝国主义手中夺取开滦矿的权益。所以,党组织决定利用英、日之间的矛盾进行斗争,一方面拒绝日本特务插手工人组织,一方面以请愿等形式,取得罢工的合法地位; 同时,对矿方也设法与之接洽,揭示日本对开滦的阴谋,表明“工人是不会为日本人利用的,希望尽早解决纠纷,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一点上得到矿方的某种程度的了解。”②

党组织运用正确的斗争策略,领导斗争迅猛发展,使罢工浪潮很快波及各矿。唐家庄矿与赵矿毗邻,唐矿工人在赵矿斗争的影响下,也酝酿罢工。三月二十四日,赵矿几百名工人前去声援。唐矿资方惊恐万状,组织“护矿队”,对赵矿工人开枪镇压。血腥的屠杀激怒了赵矿工人。二十五日,六七千名工人在罢工委员会的组织下,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入唐矿,打垮了“护矿队”。战斗中,节振国率领纠察队冲锋陷阵,起着中坚作用。工人们用鲜血和生命粉碎了资方的屠杀政策,实现了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

资方为了对付罢工,又施展分化瓦解的毒计:一方面拖延时间,企图用饥饿迫使工人复工; 一方面收买罢工领导人,从内部破坏罢工。一天,资本家派人把两袋面送到节振国家。节振国回家后,二话没说,把面扛到罢工委员会,用来救济最困难的工人,并揭露了资本家的阴谋。罢工二十多天后,工人们面临饥饿的威胁,给坚持罢工带来巨大困难。此刻,节振国挺身而出,向罢工委员会提出分掉东煤场的存煤,用煤去换粮食,以解燃眉之急。党组织分析了当时的有利形势,决定通过罢工委员会来发动抢煤斗争。罢工委员会经过酝酿,也认为日寇对“抢煤场”行动不会镇压,便果断地采纳了节振国的建议,向工人们传达了“抢煤场”的决定。节振国对工人们说: “煤是我们用血汗挖出来的,抢煤就是血汗还家。矿上的一切都是咱们工人的,就连外国人洋房子的铁皮顶也可以拆下来打成铁壶去卖,斗争再困难咱们也要坚持到底。”四月十五日晚,数千工人及家属集聚在东煤场装煤。节振国率纠察队在煤场四周警戒。赶来镇压的矿警见纠察队严阵以待,不敢靠近,只在远处放了几枪,应付差事。“抢煤场”斗争历时三天,把资本家几年的存煤一“抢”而空。这一斗争,不仅打击了资方的“饥饿政策”,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 即使英日勾结,达成销售协议,日寇也无法在短期内拿赵矿的煤用于侵略战争,从而实际上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政策。“抢煤场”斗争的胜利,为坚持罢工提供了物质保证,终于迫使资本家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取得了大罢工的胜利①。

罢工结束后,日寇撕下了“同情工人”的假面具,与英国资本家狼狈为奸,对罢工积极分子肆意逮捕和屠杀。

五月六日晨,日寇伍长高野带着十几名日本宪兵和伪军,气势汹汹地来到赵各庄逮捕节振国。因节不在家,敌人扑空。高野下令将他的哥哥节振德捆绑,并用手杖猛击其头部,逼问: “节振国在哪里?”此时,节振国去办事刚出赵各庄,一位邻居追上他,喘着气说: “日本宪兵抓你,老大被捆上了!你可千万别再回家。”节振国一听,怒不可遏,坚决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能连累我哥。”他不但没躲避,反而大义凛然地闯入虎口。

进屋后,见敌人正在殴打哥哥,节振国怒声喝道: “住手! 我就是节振国。”旋即,十几道凶狠的目光投向这位充满英雄气概的壮汉身上,日本宪兵挺枪逼近他,高野勒令他交出手枪。节振国见哥哥被打得鲜血淋淋,又见张牙舞爪的凶恶敌人,国恨家仇一齐涌上心头。他抽手往腰间摸枪,准备拚杀,但发觉枪没带在身上,便就计答应找枪,走向存放手枪的箱子。可是,枪已经不在。原来,在敌人捆绑节振德时,其母亲装作取衣物把枪转移。高野见节振国没有交出手枪,将战刀抽出一段,恶狠狠地嚎叫: “你的良心坏了”。日本宪兵也扑向节振国。在此危急时刻,他毫无惧色,冷不防抓起锅台上的菜刀砍倒高野。顿时,日伪兵大惊失色。节振国乘机抽出高野的战刀,敌人惊慌后退开枪。节振国左腿中弹,鲜血涌出伤口。敌人见他负伤,蜂拥而上。节振国忍着剧痛迎面冲去,一个宪兵招架不及,又被砍倒。他以娴熟的武艺奋战群敌,敌人被杀得失魂落魄,嚎叫着退到院外。节振国割断哥哥的绑绳,寻机突围。由于日寇调集军警民团向院内猛烈射击,节振国翻墙而走,哥哥不幸中弹身亡。节振国冲出矿区,辗转几处,两天后到丰润县南关工友张志发家养伤①。

节振国刀劈日寇宪兵的消息轰动了唐山城乡。工人们说:“中国人都象节振国这样,日本鬼子不但不敢侵略中国,连中国人一根毫毛也不敢动。”这件事在伪军中也引起震动,一个受轻伤的伪军说: “节振国砍得我痛快,我赞成他。中国不会亡! ”①日寇则非常恐慌,他们查封了节家,逮捕了节振国的妻子刘玉兰,又从唐山调来一支宪兵队驻扎在赵各庄进行大搜捕。

(二)

节振国在养伤期间,一些工友纷纷来看望。他们告诉他,日寇疯狂捕人,大家被逼得走投无路。节振国听了,心中早就有过的“拉队伍,跟日本鬼子干”的念头益愈强烈。他让工友们回去多联系人,自己伤愈后也潜回矿上,藏在二叔的杂货铺里,昼伏夜出,进行武装抗日的联络工作。正在这时,中共冀热边特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冀东游击战争的指示,决定趁冀东日寇主力南调、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热边的良好时机,发动了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

节振国听到举行暴动的消息,异常兴奋,火速通知三十余名矿工在滦县韩家哨聚义,竖起抗日大旗,率领队伍进入滦县榛子镇。节振国向那里的团警头目申明民族大义,兵不血刃地收缴了伪警察的枪枝。有了枪,节振国和工友们欢欣鼓舞,聚集在一家商号开怀畅饮,结成三十六友,立下了 “不求同日生,但为抗日死” 的誓言。

几日后,我党直接领导的冀东抗日联军李运昌部,在北部取得玉皇庙大捷后,挥师南下,开进榛子镇。节振国闻讯来投。他见到李运昌司令员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叫节振国,要抗日报仇,你们收不收?”李运昌见这位爽快的汉子就是刀劈日本宪兵的节振国,非常欢喜,紧握着他的双手说:“收!收! ”当即把他的队伍编为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辖特务第一大队 (以下简称工人特务大队) ,节振国被任命为大队长①。

在农村暴动的影响下,矿区工人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昂。李运昌令节振国攻打赵各庄,配合周文彬发动工人抗日暴动。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八日夜,节率队出其不意地攻入赵各庄伪警察所,伪警察弃枪而散。次日晨,伪警察所旗杆上的五色旗降落了。节振国兴奋地跳上土台,慷慨激昂地说: “我们窑花子站起来了,是好汉的都来当兵抗日!”早已跃跃欲试的矿工无比振奋,纷纷揭竿而起,成立了数支游击队,有二百多人参加了工人特务大队。其中有个叫邓来兵的矿工,家中马上就要给他办婚事,他却毫不犹豫离开家,找到节振国,坚决地说: “豁着媳妇不要了,也要跟着你去打日本。”②久受压迫的赵各庄人民投入了抗日热潮,商会为暴动队伍烧水送饭,捐献经费; 群众推选出代表慰劳工人战士。整个矿区沸腾了,到处是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的动人场面。

工人暴动声势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唐家庄矿和林西矿,有三千多工人参加了抗日队伍,与日寇两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唐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广大乡村的农民暴动,创立了抗日斗争中产业工人与农民配合作战的典范。节振国完成了发动工人暴动的任务后,把队伍拉出矿区,汇入农村暴动的洪流。

工人特务大队到农村后,节振国十分注意部队纪律,强调工人是为穷苦百姓出来抗日,决不允许干损害百姓的事。他们常为驻地群众干活、修理农具。到了缺水的山村,他就让战士用马到十几里外为群众运水。这支队伍逐渐形成遵纪爱民的好作风,被老百姓传颂为“老百姓的兵”。

丰润县陈仓峪有一陈子山老人。几年前,老人的三弟因还不起王官营福兴成商号的债,被商号的人踢死,反而被诬为自杀。当地警官受了贿赂,助纣为虐。陈家含冤告到丰润和天津法院。几经往复,几乎倾家荡产,凶手还是逍遥法外,陈家冤沉海底。节振国听了陈子山的申诉,满腔怒火,立刻答应要为陈家申冤。经过调查,得知商号的东家和凶手都已逃走,但部队所住的福盛成商号与福兴成是同一家财主的买卖,其毛掌柜也是当事人之一。当日,他把毛掌柜找来,开门见山地问起这个案子。毛以为他对节振国招待不错,仍诬死者自杀诈财。哪料,节振国怒令他把陈子山请来对质。在陈据理驳斥下,毛无言以对。当节振国向陈子山征求如何了案时,陈要为三弟报仇,拿毛抵命。毛掌柜惊恐告饶,面如土色。节振国沉思片刻说:“毛掌柜,看在你不是杀人凶手,有一家老小靠你养活的情理上,不杀你。但你必须办几件事,办完后回家种地,如若再替财主欺压乡亲,我随时取你的脑袋。”接着,他做出以下断决: 一、向陈家认罪; 二、过去的债利一笔勾销,账目烧毁;三、向陈家赔款二千元,按陈家的要求发丧死者遗骨。毛都一一答应。陈子山听后,心服口服,激动万分地说: “我可遇到青天了。”这事很快传开,群众奔走相告: “节大队长给穷人‘理民词’啦!”①以后“凡是赵各庄的工人,乡村的老百姓,有不平的事,有委屈都找他,甚至婆媳不和也找他评理。他得到了人民极大的信任”②。

(三)

一九三八年秋,日寇调集兵力对冀东暴动地区进行 “扫荡”。这时,冀东抗日主力部队不适当地决定撤到平西整训。部队行至潮白河,遭到敌人重兵围攻,轰轰烈烈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受到了严重挫折。返回冀东的部队又遭到日寇几路合击,一时,特务汉奸兴风作浪,土匪伙会趁火打劫,成百上千的抗日军民被杀害。恐怖的阴云笼罩着冀东大地,抗日斗争进入了艰难困苦的时期。

在西撤的数次恶战中,工人特务大队伤亡、失散了十之八九,回到丰润北部仅剩二十余人。重大的损失,加之与抗联司令部失去联系,使部队的情绪发生波动。节振国为了坚定战士们的抗日信心,鼓励大家说: “当年刘备打天下几起几落,有时就剩刘、关、张三人,不也干下去,得了份天下吗? 现在,我们有三十来个弟兄,咱们中国有几万万人,五、六个人打一个鬼子,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打赢。”战士们听了,很受鼓舞。在他带领下,以陈仓峪为集合点,开始了招集失散人员的工作。同时,节振国四处寻找组织,终于在北部山区找到了党领导的抗联部队。节振国见到李运昌时,心情非常激动。他看到在敌人疯狂反扑面前,许多抗联队伍垮了,唯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威武不屈地站在抗战最前线,与日寇进行殊死的斗争,认识到只有共产党能够领导抗战,拯救中华民族。他怀着对党敬仰和向往的深情,郑重地向李运昌提出入党要求。李运昌见节振国在斗争最困苦的时候,矢志不渝,打心眼里高兴,立即接受他的要求,指示抗联政治部专人负责培养节振国入党①。

节振国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队伍很快恢复到四十余人。后来,上级又拨给六十余人。这支精干的产业工人抗日队伍又活跃起来了。

在坚持冀东抗日斗争中,节振国按照抗联司令部的布置,率领部队活动在矿区和榛子镇一带。为了开辟敌占区的抗日局面,节振国决定首先狠狠打击赵各庄敌人的嚣张气焰。为了减少敌对面,集中力量打击日伪,他冒着生命危险去见赵矿保安署长,向其明确表示: 我们打的是日寇汉奸,不危害开滦。对方表示愿意提供方便。

一九三九年元旦的早晨,上下班的工人匆匆忙忙地走在街头。忽然有两名工人撕打着来到伪警察所大门前,后面簇拥着一群看热闹的人,喊着: “让老总评评理。”房上的哨兵不耐烦地下来打开门。突然,“打架人”拔出手枪顶住了哨兵。装做看热闹的游击队员也抽出短枪冲进院内,把伪警察全部堵在屋里,一举拿下了警察所②。

这次闪电般的袭击,给敌人以极大震惊。赵各庄伪警察所新任巡官张景合深恐遭前任下场,借故常住唐山。日寇为对付节振国,向赵各庄派遣了特务,并以二千块大洋悬赏捉拿他。特务们借搜捕节振国之名,敲榨工人、奸污妇女,无恶不作。节振国决定惩处这些民族败类。

临近春节的一天晚上,赵各庄燕春楼戏院正上演一台名戏,四个特务分坐在东西包厢,节振国等十几名游击队员在内线的帮助下,已盯住他们。当戏到高潮时,节振国挥挥帽子,发出行动信号。然后身先士卒,登楼闯进东包厢。其中的一个特务见进来一个老百姓打扮的人,刚掏出枪,节振国手疾眼快,一把夺过手枪,接着用敏捷的武术动作把特务踹下包厢。另一个特务扑上来拦腰抱住他,也被节振国回手卡住脖子摔出包厢。埋伏在楼下的队员则果断地把两个特务捆绑起来。与此同时,西包厢的两个特务也被抓获。观众不明真相,惊慌离座,拥向门口。这时,节振国纵身跳上戏台,向骚动的人群挥着手,喊道: “大家不要怕,我是节振国。”许多人认出了他,相互传告着: “老节回来了! ”“是老节的队伍! ”顿时,兴奋驱散了恐惧,戏院里安静下来。节振国气宇轩昂地说: “大家受惊了。我们今天是来抓汉奸的,父老兄弟们让他们坑害苦了,如今该跟他们算帐了。”工人们听了,精神大振。节振国作了简短的讲演后,和队员们押着特务离开戏院①。

此后,节振国又两次带领精干的小部队袭入赵各庄。他们在深夜出其不意地逮捕了以日本商会副会长为公开身分的大特务黑川,后又假作拜年的宾客,捕获了镇长毛志歧、团总张景秀,解除了反动民团的武装,使赵各庄日伪统治机构一度陷于瘫痪。

日寇连遭打击,恼羞成怒,向赵各庄派驻了守备队,在矿区周围不断“扫荡”。古冶日本宪兵队长还推出叛徒夏连凤,施以劝降之计。

节振国与夏是同乡,又一起拜师学艺,交往甚厚,结为磕头兄弟。罢工中,夏也是纠察队员,一度很积极。罢工斗争以后,夏连凤被捕叛变,出卖了节振国,给逮捕节振国的敌人带路,事后又充当日寇说客,到狱中劝说刘玉兰带日寇找节振国。刘玉兰出狱后,把夏的行为告诉丈夫。节振国由于忠孝节义观念很强,深信与夏磕头之情,认为即使夏做了对不住自己的事,但毕竟是拜把兄弟,自己应宽大为怀,不记前嫌,劝他抗日。这次夏连凤之所以敢来劝降,就是企图利用他重感情、讲义气这一弱点来达到目的。

一九三九年二月下旬的一天,节振国带着七、八名手枪队员,准备去榛子镇与关系人联络,在滦县前下五岭一位老乡家吃晚饭时,夏连凤突然到来。节振国虽已听说他投敌了,但仍以磕头兄弟相待。夏连凤说: “现在日本人对矿工不赖,不象英国毛子那么狠了。”节振国听了很不高兴,可还是和夏连凤拉不下脸来,愤然离去。

手枪队长贾俊亭把副队长梁凯拉到门外说: “夏连凤能通过几道封锁线找到这儿,准有证件。”他们就商量了一个办法。贾队长进屋笑呵呵地要和夏连凤换毛衣,趁势把他的外衣拽下来。果然在衣服胳肢窝处搜出日军的通行证。节振国听到这一报告,决定亲自审问夏连凤。夏见事情败露,非常惊慌,不得不说: “二哥,咱们磕头一回,我能让你吃亏吗! 这次是日本人让我劝劝二哥到那边干去。我想这也是件好事,日本人势力这么大,你们趴冰卧雪这么苦,不准哪天死在人家手里,二哥肯过去,我敢担保,当个警备队长没问题。”听到这儿,节振国气得脸色铁青,喝令把夏连凤捆起来。夏连凤见事不好,哭哭咧咧地说: “二哥,我没少为你出力。二嫂被押时,我送茶送饭,花钱运动……”他一提私情,节振国又犹豫了。贾队长理解他的心情,说: “队长,枪毙不枪毙夏连凤,你摇头不算点头算。”节振国沉思半晌,终于点头决定枪毙夏连凤①。

这件事给节振国思想极大的震动。此后,在他头脑中形成了一条鲜明的亲仇界线,这就是: 谁抗日,谁就是亲兄弟; 谁当汉奸,即使是亲兄弟也是仇敌。节振国向一个觉悟的工人阶级优秀战士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四)

一九三九年春季以后,工人特务大队的游击重点转向农村。春末,部队智取了丰润县板桥伪警察所; 不久,又截获去滦县上五岭的一支警察队,处决了汉奸巡官王唯先。

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大大鼓舞了部队的斗志,但是也使节振国滋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导致了下水路失利战。一九三九年夏,节振国奉命执行战斗任务。一天中午,他带队到达距日寇据点只有三公里的丰润县下水路村,节振国仅在村外派了一个哨兵,就下令号饭、休息。有的战士跑去河边洗澡,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敌人发现了工人特务大队,发兵包围了村庄。哨兵发现敌情,向节振国报告: 鬼子来得很多很猛,咱们撤吧。节振国听到“撤”字,涨红了脸说: “见到鬼子就跑,叫什么抗日,不嫌丢脸! ”他指挥部队迎着敌人的枪声冲上去,在街巷与敌人展开一场肉搏。敌人仗着人多,轮番向工人特务大队围攻。节振国率领战士几番拚杀,冲出村外,又遭到数路敌人的合击。节振国带领部分战士浴血奋战,直到天黑才摆脱敌人①。

在这场恶战中,十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十余人受伤,部队损失了四分之一,士气受到很大影响。战士们有的情绪低沉,有的感情冲动,急欲报仇。节振国也处于悲痛和焦躁之中,深悔由于自己鲁莽轻敌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但他从这次战斗中,认识到只凭勇敢和仇恨去战斗,是不能克敌制胜的; 必须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避开敌人的优势打击它的弱点。于是,他把队伍带到腰带山,休整练兵,准备再战。

八月中旬,一股日寇在丰润、滦县边界一带“扫荡”。节振国见兄弟部队正咬住敌人激战,立刻率队迂回到日寇的必经之路——滦县李家沟,准备伏击疲惫之敌。不久,日寇果然逃窜过来。战士们在山上居高临下,突然开火,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仓惶溃逃。

夏末,部队深入到唐山以北活动。为了打开局面,节振国决定拔掉贾庵子伪军据点。这支伪军原为民团,多数是本村的农民。于是,节振国写信给伪军队长,争取他抗日。但是伪军队长拒绝了节振国的好意,气焰嚣张。八月二十三日晨,工人特务大队突然向伪军据点猛攻,击溃伪军,烧毁据点,并将伪军队长的老婆等十几人带回驻地。节振国向伪军家属们宣传抗日道理,在生活上给予优待,还动员群众给他们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使他们很受感动。节振国将他们留住一月之久,才分几批送回。节振国运用这一策略,不仅消磨了伪军士气,而且这些家属接受了一些抗日思想,回去后达到了瓦解伪军的目的。后来,这支伪军士气始终不振。日寇恐怕有变,年底收回枪,这支伪军终告瓦解。

在夏季战斗中,节振国率领部队愈战愈强,时而独立战斗,时而与兄弟部队配合作战,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一九三九年秋,在丰润县霍家窝铺村,由中共冀东地委书记周文彬介绍,节振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夙愿①。

一九三九年九月,冀东抗联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月底,开赴平西抗日根据地。原工人特务大队在平西整训,编为十二团一连,节振国被调到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

一九四○年五月学习结业,党组织决定派他回冀东军分区工作。节振国所在的干部队同十二团在返回冀东的途中,在盘山地区和冀东中部与敌激战,连连告捷。由于干部队没有战斗任务,节振国看着别人奋勇杀敌,心急如火。他在七月到达丰滦迁地区后,连夜赶到司令部,见到李运昌司令员就请求任务。他说: “我半年多没打仗了,早就憋坏了,让我参加战斗吧! ”经他再三请求,李运昌同意他暂时与十二团一起行动。

到了十二团,节振国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他有时去赵各庄侦察敌情,路过妻子孩子们隐蔽的村庄也顾不得去看望一下。临近战斗,团长陈群关心地说: “你有一年没见亲人面了,我先安排你们见一面。”他回答说: “不打个胜仗,见面没说的,还是先打仗吧。”

一九四○年八月一日①,节振国在陈群的指挥下,率原工人特务大队夜袭赵各庄敌人的弹药库以后,撤至滦县下尤各庄休整。下午二时,部队遭到敌人的围攻。陈群指挥部队以村落为依托与敌激战,消灭日寇五十余人。之后,部队主动撤出战斗,到达上尤各庄。陈群发现节振国没撤出来,焦急万分。正准备组织寻找时,节振国浑身泥土乐呵呵地回来了。他兴奋地说:“敌人集合要跑,我趴在高粱地里撂倒他们十几个。”还提议杀个回马枪,消灭敌人。他的战斗热情感染了同志们,大家一致要求再战。经陈群同意后,他带领一支队伍切断了敌人退路,将敌人压到下尤各庄村东。接着,他率先跳到一条沟底,逼向敌人阵地。这时,跟在后面的战士发现节振国附近暗藏着敌人,急呼: “队长! 危险! ”节振国闻声转身,可是罪恶的子弹已射中他的左胸。他用尽力量挥起右臂,似在呼唤冲锋。然而他没能听到复仇的杀声便壮烈牺牲了,时年三十岁②。

噩耗传来,无数抗日军民流下热泪,用各种方式深切地悼念这位抗日的英雄。上下尤各庄的老乡们一致议定:三天吃素,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祭奠节振国大队长,以示对他的永久怀念。节振国暂短的一生,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释

①解放后,刘堂村划归河北省故城县。

①引自马辉之、李楚离: 《回忆刘少奇同志在北方局》 1980年5月14日 《人民日报》。

②罢工参加者、纠察队员田俊富1982年9月7日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①②引自周文彬1940年《唐山矿工工作报告》,存中央档案馆。

①《开滦煤矿工运史》 (初稿)第3卷; 罢工参加者周庆学、赵怀安的回忆材料,存冀东烈士陵园资料室。

①节振国妻子刘玉兰、嫂子邓秀兰、次女节凤兰的回忆材料,存冀东烈士陵园资料室。

①慰冰: 《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白脸狼》,《中国工人》1940年第10期。

①李运昌1982年6月11日、9月27日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②赵各庄矿工人抗日暴动参加者邓茂生1983年9月的回忆材料,《唐山革命史料汇编》第3辑178页。

①原工人特务大队战士王成立、陈子山长子陈树云、侄子陈树常1982年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②引自吴德: 《三八年唐山开滦罢工斗争与节振国》,存开滦档案馆。

①李运昌1982年9月27日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②原工人特务大队战士节文善、王成立1982年的回忆材料,存冀东烈士陵园资料室。

①原工人特务大队战士王成立、王化臣1982年的回忆材料,存冀东烈士陵园资料室。

①梁凯(现名梁振邦)1982年11月1日、1983年3月27日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①原工人特务大队战士刘义、梁凯1982年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①工人暴动参加者、赵各庄矿工人党员葛振武1982年9月17日的回忆材料,存冀东烈士陵园资料室。

①上下尤各庄群众姚福胜、卢永芳1983年2月17日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②尤各庄战斗参加者马骥、郝丰年、刘义1982年的回忆材料,存中共唐山市委党史办公室资料室。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姜振国简介

近代人物去世日期:2000年4月9日中文名:姜振国别名:姜海涛出生地:法库县柏家沟镇龙家村出生日期:1923年10月29代表作品:《猪的杂交育种和优势利用试行草案》等(历史lishixinzhi.co

国民党史 林振国

林振国福建林森人,1937年12月9日生。1946年初到台湾。台湾大学经济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与哈佛大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大学经济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台湾当局“财政部”法规委员会、税制委员会

国民党史 张振国

张振国字正之,湖北沔阳人。曾入中华大学预科。1924年入河南建国军军官学校。后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曾任陈诚的副官。历任第十三师及第十八军排、连、营、团长。1938年2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参谋

中共人物传 肖芳人物传,肖芳生平事迹,肖芳评价

肖芳烈士是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湖北罗田地区党的工作的开辟者,曾任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罗田县农民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是豫商南立夏节武装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十二师的主要领

历史人物 小六龄童的演艺经历是什么样的 他主要演过的作品有哪些

演艺经历>小六龄童,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血泪荡》、《节振国》等中均有他出色的表演。他曾随剧团二次北上、一次南下,并多次为国内外元首及国宾演出:1957年12月14日,绍剧《大闹天宫》在上海中苏友

历史人物 小六龄童的演艺经历是什么样的 他主要演过的作品有哪些

演艺经历>小六龄童,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血泪荡》、《节振国》等中均有他出色的表演。他曾随剧团二次北上、一次南下,并多次为国内外元首及国宾演出:1957年12月14日,绍剧《大闹天宫》在上海中苏友

历经苦难 初心不改

每一名浴血奋战的老兵,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英雄的故事,都是一个启示。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徐振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历程,他历经苦难,却不忘党恩、初心不改。1945年,徐振国

历经苦难 初心不改

每一名浴血奋战的老兵,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英雄的故事,都是一个启示。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徐振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历程,他历经苦难,却不忘党恩、初心不改。1945年,徐振国

第5节 发现一个外交天才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汉书·张骞传》

历史人物 靖节先生陶渊明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陶渊明,字元亮,世俗称其为靖节先生(公元365~公元427)浔阳柴桑人士(现江西九江),东晋伟大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酒的诗人。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