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拜占庭与波斯达拉斯会战
Posted 骑兵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拜占庭与波斯达拉斯会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拜占庭与波斯达拉斯会战
拜占庭与波斯达拉斯会战
公元530年,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达拉斯要塞,拜占庭帝国和新波斯帝国交战,这就是有名的达拉斯会战。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正值强盛时期。它的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南高加索地区。当时人们认为这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继承者,首都在拜占庭帝国,因此也称这个国家为拜占庭。
527年,查士丁尼登上王位,他是一位杰出政治家,一面加强法制,整治内部,一面加强对外扩张,意欲征服西方。但是,为了征服西方,不得不首先对东方的波斯采取措施。波斯当时的版图也很辽阔,从伊朗高原到里海南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大部分。波斯对拜占庭的发展深为不安。
527年,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刚刚上台,波斯帝国就向他宣战。但是双方只是在小范围零星的战斗,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查士丁尼对这样的战争很讨厌,因为他想集中兵力去征讨西方,于是先增加兵力对付波斯。
拜占庭军队有3种,一种是正规军团,由当地居民组成,一种是宫廷近卫军,还有一种是联盟者军队,由帝国边境各地部落组成,他们是谁收买,就为谁效忠。这支军队从战斗力和装备而论,有不可争辩的优势,但同时又有雇佣军的缺点。每个军事首长自己手下有一伙亲兵,亲兵只对首长负责,纪律性很差。这支军队以政府尊重他们习惯为理由,不遵守一般纪律,所以指挥这支军队也极为困难。因此查士丁尼派遣很有威望又很有军事才干的贝利撒留为指挥官。贝利撒留带领一支骑兵在亚美尼亚向波斯进攻,取得成功,后来又在黑海的拉齐卡打败波斯军队。贝利撒留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拜占庭士气。
530年,波斯军队4万人向底格里斯河以南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攻,并准备围攻要塞达拉斯。贝利撒留带兵迎战,因为主力在西方,所以只带去1万步兵,5000骑兵,还有7000亲兵。这些士兵都来自日耳曼和匈奴。他们勇敢,胜利时像野兽一样凶猛;失败后就会反咬主人。在优势敌人面前,贝利撒留决心与之决战。
贝利撒留在要塞南面选择有利地形,修好工事,部署了兵力。他把薄弱的步兵配备在主战壕里,由匈奴人组成的轻骑兵配备在平行的两条战壕里,重骑兵则配备在横向战壕附近,另外一支骑兵分队隐蔽在高地侧面。如果敌人展开进攻,首先命令两翼重骑兵进行反击,不成再出轻骑兵,从侧翼进攻,支援重骑兵作战。与此同时,贝利撒留向波斯军司令送去一封信。建议波斯不必兵戎相见,最好和平解决争端。波斯司令看信后很高兴,他认为贝利撒留提出和平解决争端是软弱的表现,害怕波斯军,于是写了一封措词强硬的回信,说罗马人的话是永远也靠不住的,波斯人只相信武力。波斯军司令也采取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认为贝利撒留的中央凹部阵势是一个陷阱,一旦进去就难以出来。因此采取谨慎小心态度,避开中央阵势而侧攻两翼。他将步兵配备在中央,主力骑兵分别配备在两翼。然而,这种配备兵力正好使波斯的主力骑兵与贝利撒留的主力骑兵相遇,中了贝利撒留的计策。对于贝利撒留来说,骑兵是他这支军队的核心,无论数量还是战斗力都集中在这里,而且完全可与波斯较量。波斯军队不攻击罗马军队中央阵线,分立两翼,这样造成兵力分散,攻击力受到削弱。相反,贝利撒留的步兵就可以在战壕中灵活机动,有效地用弓箭射击,支援骑兵作战。从武器来看,罗马军队的弓箭比波斯军队的短剑射程远,而罗马军队的铠甲又能有效防护。
战斗开始,波斯军队的右翼骑兵首先向贝利撒留军队的左翼发起猛攻,战斗开始颇为顺利,贝利撒留的重骑兵在波斯骑兵的冲击下,开始后退。正在这时,贝利撒留的一支隐蔽在高地侧面的轻骑兵。突然向波斯骑兵后方迂回攻击。贝利撒留的匈奴骑兵也从侧翼向波斯骑兵发动突击。这时,正在前进的波斯骑兵遭到突然袭击,一时感觉事情不妙,立即停止进攻,转而后退。贝利撒留命令骑兵乘机追击,杀死很多波斯骑兵。与此同时,贝利撒留的右翼阵地,也受到波斯骑兵的攻击,其攻势迅猛,使贝利撒留的重骑兵难以坚守,步步退却,最后退到要塞达拉斯城下。拜占庭的重骑兵危在旦夕。
但是,由于波斯军队左翼骑兵进攻过快,使其与一直未动的中央阵线之间出现一个缺口,贝利撒留发现这个难得时机,命令全体骑兵向这个缺口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冲击。命令一下,正在待命的轻骑兵立即跃马飞奔,扑向波斯军队的薄弱部位。波斯左翼骑兵突然遭到从后方涌来的异乎寻常的攻击,队形立刻大乱,后面骑兵调头抵抗,前面骑兵也首尾不能相顾,无力再战。贝利撒留的轻骑兵乘机冲杀,重骑兵回头反攻。波斯左翼骑兵遭到前后夹攻,人人无心再战,纷纷逃离战场。于是贝利撒留命令一部分骑兵追赶逃敌,并从侧面向波斯步兵发起猛攻。贝利撒留的轻重骑兵同时从两翼攻击,步兵利用战壕作掩体,也投入战斗,波斯军队三面受敌,招架不住,最后被彻底肖灭。
这次达拉斯会战,使波斯帝国遭到致命性打击,也是长期来,波斯人第一次败在拜占庭的手里。达拉斯会战的胜利为拜占庭的西征打下基础。
相关参考
拜占庭与东哥特塔吉纳战役公元552年春天,在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北部的塔吉纳,拜占庭军队与东哥特军队发生会战,史称塔吉纳会战。翌年,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消灭了汪达尔王国。公元535年,他又想用同样的
马其顿与波斯伊苏斯战役在叙利亚北部的海上城市伊苏斯附近,曾经发生过亚历山大东征期间的四大会战之一的伊苏斯战役。那是在公元前333年10月。亚历山大带领希腊马其顿军队,从公元前335年春天开始远征波斯,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波斯”本来就是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其根据地斯塔赫尔(今Istakhr)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
阿拉伯帝国,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廷和波斯帝国的原来属地。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储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生产关系,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
上接《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争夺,不为人知的阿克苏姆王国(中)》。第一次阿克苏姆-波斯战争从公元六世纪开始,波斯和拜占庭帝国为争夺两河流域的控制权,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为了打击拜占庭帝国的经济,波
上接《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争夺,不为人知的阿克苏姆王国(中)》。第一次阿克苏姆-波斯战争从公元六世纪开始,波斯和拜占庭帝国为争夺两河流域的控制权,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为了打击拜占庭帝国的经济,波
高加米拉战役(Thebattleof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
马其顿与波斯格勒奈克斯战役公元前334年6月,在马其顿同盟军东征期间,于马尔马拉海南岸的格勒奈克斯河上与波斯发生一次战争,这就是史上所说的格勒奈克斯战役。自从希腊与波斯战争结束后,波斯帝国处于岌岌可危
古代波斯文化为现代世界的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人们认为这些方面一直存在是理所当然的。指定的“波斯”一词源于希腊-主要来自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但人民Persis(帕尔斯,现代法尔斯)称自己是伊朗人,从雅利安
马其顿与波斯高加米拉战役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高加米拉,是亚历山大东征波斯时著名的古战场,这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331年1月。公元前333年10月,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被亚历山大战败以后,逃到美索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