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攻陷克里木半岛

Posted 集团军

篇首语: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攻陷克里木半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攻陷克里木半岛

攻陷克里木半岛

1941年9月23日,德步军上将埃·冯·曼施泰因统帅的第11集团军,在以主力沿亚速海北岸向东追击的同时,以第54军所属2个步兵师向克里木半岛北部门户彼列科普地峡发起进攻。苏军库兹涅佐夫上将统帅的独立第51集团军,以4个师的兵力坚守彼列科普和伊顺两道防御地带,以阻止德军进入克里木。26日,德军突破彼列科普防御地带,逼进苏军的伊顺阵地。苏军依靠坚固筑垒顽强阻击,迟滞德军的进攻。10月中旬,苏军滨海集团军从敖德萨撤至克里木,加强了半岛西部的防御,并组成以海军统帅部代表戈·伊·列夫琴科海军中将为首的克里木军队指挥部,统辖独立第51集团军和滨海集团军的16个师及黑海舰队。28日,德军突破克里木半岛入口的苏军防御,向克里木南方、南方及东方快速追击,迫使滨海集团军退守塞瓦斯托波尔,苏51集团军从刻赤半岛撤往塔曼半岛。德军占领了克里木大部地区,只剩下了塞瓦斯托波尔。这一阶段的突击与反突击战斗中,德军俘虏苏军10万人,击毁和缴获装甲车辆166辆、火炮697门。

11月中下旬,克里木战役的中心转向塞瓦斯托波尔地域。苏军从高加索调来1个步兵师和9个补充营,加强了这一地区的防御,发动多次的反突击,在主要方向上击退了德军的进攻。12月26日,由德·季·科兹洛夫中将统帅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发起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企图围歼德军刻赤集团,解除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封锁,进而解放克里木全境。苏军登陆后向德军展开猛烈进攻,收复刻赤后继续向北发展。到1942年1月2日,共推进100~110公里,肃清了刻赤半岛的德军。1月中旬,德军变更了作战部署,以4个师兵力封锁了费奥多西亚方向。苏军也相应调整了部署,将刻赤半岛塔曼半岛和克拉斯诺达尔地域的3个集团军合编为克里木方面军,科兹洛夫中将为司令,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反突击,以支援塞瓦斯托波尔防区的部队,但未能奏效。

1942年5月,双方继续争夺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5月8日,德军以9个师的兵力向刻赤半岛发动进攻,企图先夺取刻赤半岛,然后集中兵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德军在菲奥多西亚湾沿岸向东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同时派小股登陆部队从海上登陆,还每天出动800架次飞机进行空中支援,实施陆海空立体攻势。苏军第44集团军阵地被突破后向东撤退,第51、第47集团军大部被德军合围。15日至19日,苏军以各种船只运送12万人,横渡刻赤海峡撤往塔曼半岛,未撤退的人员继续坚持战斗,最后大部壮烈牺牲。苏军被俘17万人,损失坦克184辆,火炮1397门。

6月7日,德军第11集团军以19个师的兵力。在150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新的进攻。苏军滨海集团军7个师和4个海军陆战旅,依托坚固阵地和有利地形,给德军以沉重打击。6月下旬,德军的兵力又得到加强,从北面东面和南面突入市区,双方展开了巷战,苏军被迫撤出塞瓦斯托波尔,德军占领整个克里木。这次行动中,苏军被俘9万人,德军损失2.4万人。

相关参考

曼施坦因的经典成名之战——克里米亚战役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是连接欧洲和中东的重要交通枢纽。1941年-1942年,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一战成名,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元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1941苏德

历史百科 雅尔塔会议

亦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第二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及战后占领德国和德

希腊文明的创造者,居然不是希腊半岛的土著,而是外来的

欢迎大家来到《拾掇历史》。拾掇历史,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忆历史。今天我们来说说世界古代史的希腊。这一节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有:(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希腊人→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氏族社

世界历史 迈锡尼文明简介

在迈锡尼文明的兴盛晚期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700年至1100年),从15日见顶至前13世纪。迈锡尼延长整个他们的影响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希腊和整个爱琴海的克里特岛的基克拉迪群岛。他们的首领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历史百科 1942年6月7日-7月1日“捕鲟”行动

1942年6月7日-7月1日“捕鲟”行动1942年6月7日,德军第11集团军在攻占刻赤半岛后,又集中10个师的兵力,向克里木半岛南端的苏军重要的海军基地塞瓦斯多波尔发动了称为“捕鲟”行动的猛烈进攻。苏

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克里木战争

世界近代史··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巴尔干而进行的战争,又称“东方战争”。19世纪中期,沙俄为了控制黑海海峡,夺取巴尔干,加紧侵略土耳其帝国。英、法也在向中东扩张,因此,俄、

历史百科 1941年12月25日至1942年1月2日刻赤-菲奥多西亚登陆战役

1941年12月25日至1942年1月2日刻赤-菲奥多西亚登陆战役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实施的大规模登陆战役。1941年12月,德罗军队对克里木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第二次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

历史百科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召开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反法西斯盟国所举行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过长期的影响。因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亦称克里米亚会

近代第一场需要后勤的科技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又名“克里木战争”),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沙皇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

世界历史 俄国对克里木汗国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俄国为了收复南方领土,消除13至15世纪鞑靼蒙古压迫的影响,保障俄国控制到黑海的通路,俄国政府于1686年加入了反对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的“神圣同盟”(还有奥地利、威尼斯、波兰等)。俄国承担义务,派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