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俄国对克里木汗国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Posted 鞑靼
篇首语:常识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达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俄国对克里木汗国远征的目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俄国对克里木汗国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俄国为了收复南方领土,消除13至15世纪鞑靼蒙古压迫的影响,保障俄国控制到黑海的通路,俄国政府于1686年加入了反对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的“神圣同盟”(还有奥地利、威尼斯、波兰等)。俄国承担义务,派兵进攻克里木汗国。
1687年5月,俄国戈利岑公爵统率远征军6万步兵、5.2万骑兵,以及顿河哥萨克等部队,从乌克兰出发,经雷利斯克、红库特、萨马拉河和马泉河(第聂伯河支流)向南推进,成庞大的长方形纵队(正面宽1公里,纵深长2公里)行进。纵队的中间是步兵,两侧是辎重(2万辆大车)和由骑兵掩护的炮兵,骑兵担负侦察和警卫任务。6月23日,俄军行程已达300公里,在大卢格地区(马河与第聂伯河汇合处附近)宿营。克里木汗国的鞑靼人针对俄军的行动,只能避其锋芒,加之反土耳其联盟国的压力,克里木汗国没有更多的军队迎击俄军。于是,他们想出一条使俄军自动撤退的妙计。
俄军十几万人的军队来到克里木的大草原,几万匹军马的给养主要来自草场。如果没有草场,俄军的马匹将失去饲料,骑兵就无法生存。失去骑兵,俄军的步兵在草原上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并只能被动挨打。因此,鞑靼人决定烧毁草场。6月底至7月初,克里木草原上一片火海,昨天的草场转眼已成为焦土。俄军的马匹失去牧草,被迫停止前进,7月17日,戈利岑只得决定停止远征。撤退时又担心遭鞑靼人袭击,沿途还得建立要塞、基地,小心翼翼地退出这次远征。
克里木鞑靼人的烧草退兵计,使俄军的第一次远征不战自退,并使第二次远征向后推迟了两年多,为克里木汗国准备战争争取了时间,为最后打败俄军的远征打下了基础。
相关参考
世界近代史··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叶,俄国仍是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及广大农民的反抗斗争,使农奴制度正经历着严重的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
沙皇俄国对中亚三汗国的吞并中亚细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从帖木儿帝国在十六世纪初灭亡以后经历长期的封建分裂,到十九世纪初形成布哈拉、希瓦和浩罕3个汗国鼎立的局面。这一地区统称土尔克斯坦,相当于现在苏联
尽管克里木战争失败,俄国对地中海仍未放弃,梦想在一战差点实现
接上文纳瓦里诺一场海战,使得3个国家产生3种不同结果历史往往很有趣,就在俄土战争结束2年,土耳其又主动向昔日的对手请求援助。1831年10月埃及帕夏默罕默德-阿里开始进攻叙利亚。到1832年7月,土军
世界近代史··金帐汗国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因其帐顶为金色,故而得名。又称钦察汗国。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封地,领有咸海和里海以北钦察部落的旧地。1236年,术赤子拔都远征欧洲,先后战败俄罗斯各公国
世界近代史··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巴尔干而进行的战争,又称“东方战争”。19世纪中期,沙俄为了控制黑海海峡,夺取巴尔干,加紧侵略土耳其帝国。英、法也在向中东扩张,因此,俄、
俄罗斯军队远征中亚,战争结束之后,当地人听到俄国军歌就会痛哭
公元1880年的11月,俄国将领斯科别列夫率军远征中亚的土库曼斯坦,这支远征军由俄罗斯步兵和哥萨克骑兵组成,人数大约有一万一千多人,并且装备97门大炮。在此之前,俄国军队就已经对土库曼人的聚集地进行过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两洲的蒙古大帝国其中在中国建立元朝在东欧建立钦察汗国在西亚建立伊儿汗国在中国西北边境建立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
拿破仑远征俄国
阿索斯海战1807年7月1日,俄国舰队第二次远征希腊群岛。俄国舰队同土耳其舰队在爱琴海上阿索斯半岛附近进行了一场海战。这场战役最终形成了俄罗斯海军的作战战法,标志着俄罗斯海军的崛起。土耳其舰队包括有战
迄今尚在流血的祸根——英国提出“贝尔福宣言”随着世界大战的进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来临了。1915年初,英国远征军在加利波利登陆,目的是攻占伊斯坦布尔,推翻土耳其的政权。这事立即引起了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