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我看到一种恨
Posted 社会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我看到一种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我看到一种恨
郑州。一个女孩,仅仅因为在公交车上没有给一个老头让座,就遭其拽住头发暴打。就这件事,脑残的时评写手和网民一拥而上,废话般地重复“不让座不对,打人更不对”、“不让座是道德问题,打人是法律问题”。我终于吐了。衡量一个社会变态到什么程度,可以有两个指标:它的老年人无赖、乖戾到什么地步,人们是非不分、认知混乱到什么地步。
翻一下老年人干的好事让人震惊。讹诈“彭宇”的有他们,抢盐有他们,嫖娼有他们,猥亵强奸幼女有他们,公交车上对累得快趴下的年轻人横加指责甚至暴打的有他们。我看到了一种恨,一种对年轻人、对这个社会的恨。心理失衡的他们要报复,以便补偿自己。而社会认知的混乱,让他们在报复时,显得理直气壮。
一个人并不因为是个老人就享有别人让座的特权
先澄清一下“让座”的问题。因为一个恶人,同时也是一个认知混乱的人。而社会的认知混乱,只会鼓励作恶。
不让座不对吗?是道德问题吗?这要看情境。乘客购买了车票上车,和公交公司达成了一项契约,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如果有空位,TA有权利坐下去。这一权利是有道德份量的。无论是放弃,还是取消这一权利,都意味着TA要作出牺牲。但你要一个人作出牺牲,只可能是基于这个理由,即你要别人让座的要求的道德份量,压倒了别人权利的道德份量,从而,证明别人有让座的道德义务。因为放弃权利,并不是TA的义务,而是一种美德。
当女孩在车上坐下时,她只是“可以”让座,主动放弃这一权利,而不是就被动地“应该”、“必须”让座。“应该”、“必须”在道德哲学上,是进行道德判断的词语,表明一个人具有做什么的道德义务。但这个社会的主流舆论,却偏偏用“应该给老弱病残让座”的混乱表述,来在道德上取消、否决年轻人坐下的权利。把年轻人向“老人”让座这一美德,弄成了他的道德义务,搞得不让座就是道德问题,就错了一样!就像脑残的时评写手认为的那样,把让不让座,从一个权利问题,弄成一个道德问题。
不错,当“老人”没有座位坐,预期会有安全问题时,从自然义务的角度上讲,年轻人应该让座,因为安全的道德份量,足以压倒他坐下的权利的道德份量,而他让一下也没损失什么。但是,要搞清楚,这是基于此老人预期会有安全问题而让座,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老人这一身份,别人就应该让座。对孕妇、小孩、残病人让座也同样如此。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包括年轻人,如果预期有安全问题,别人也应该让座。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把让座和身份联系起来,那就是偷换概念,在认知上出老千了,把享受年轻人的让座,当成了老年人的特权!似乎,就像主流舆论和脑残时评写手认为的那样,只要有老人上车,年轻人就应该让座。
一个人绝不仅仅因为他是老年人,就享有别人让座的特权。除非他预期会有安全问题,否则,他只能请求,请求别人放弃坐下的权利,而绝无资格“要求”。如果别人不让,他也没有资格说什么,让了,享受了别人因放弃权利作出的牺牲,就具有表示感谢的道德义务。可惜,这么简单的认知,很多人愣是不懂。当然,对于某些老人来说,在心理上,他们就愿意不去懂。
看一下暴打女孩的那位老人,身手如此矫健,还需要坐下?他要别人让座,别人不让就暴打的底气,不就是“女孩不让座不对”、“年轻人应该给老人让座”的社会认知给的吗?时评写手和一些糊涂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罪恶的合谋者。
权力其实乐观公民的“狗咬狗”
有媒体似乎想为这个无辜被暴打的女孩辩解,说就像去年杭州公交车上一位被扇耳光的小伙,事后证明是残障人士那样,女孩是不是也因为身体不方便而不让座呢?这是什么话!维护自己的权利,需要一个身体不好的理由吗?就算女孩身体方便得好,她也有权(即道德上的理由)不让座,而且可以大声地说出来!
这个社会有两个有病的现象:一是鼓吹美德,但却把美德往下拉,以致把美德变成道德义务,挤压个人的权利空间;二是以一些其实是由变态的心理驱动,但却以道德名义喊出来的口号,来强迫他人,取消他人的权利。狗粉们的“拦车救狗”就是如此。因为自己爱狗的偏好(心理问题),就强迫别人按自己的偏好来玩,无视别人的财产权,以及别人满足自己偏好(吃狗)的权利。一宠物了就觉得自己有权干涉别人,你以为你是谁啊?
奇怪的是,正如公交车上因不让座而引发的暴行那样,对于这类侵犯他人权利的事情,公权力机构好像并不积极去维护公民的权利。暴打别人的老头,其性质完全就是寻衅滋事,伤害他人,完全可以按法律来侍候一下,但因为“应该给老年人让座”而在道德上有理,似乎并没那么严重。而狗粉们因为打出了“爱心”的名义,其危害公共安全、强买强卖,也没见被抓起来。这简直就是袒护了。而如果是冲著公权力机构来,比如维权的人,权力绝对不会手软。钱云会们就是下场。
对这种反差解释一下的话,那就暴露了现在朝廷管治社会的一个思路:你社会之间狗咬狗,谁也不尊重谁的权利,没事,社会越分裂成相互对立的原子,越好,因为一群相互不尊重对方权利的社会原子最好控制;但是,这股祸水,绝不能引向政府。把老人暴打女孩、狗粉拦车救狗,以及同性恋啊等考察一下,发现他们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某个人,某个群体所主张的“权利”、“特权”,针对的,都是其它公民的权利,而绝非针对公权力。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管,而不乐得在一边收获果子呢?
病态的心理发作需要一个借口
按照规矩,在认知上进行澄清之后,就要进行心理分析,走进乖戾、耍无赖的老人们的内心世界了。
前面说了,老人暴打女孩,得到了“应该给老年人让座”的混乱道德命令的支持,正如狗粉们的拦路抢劫、强买强卖,也得到了“爱心”这一具有道德优势的口号所支持那样。但这只是病态的心理发作时的一个借口,大概相当于“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要洞烛心理秘密,从直觉上不对头的地方开始。一个人年老了,按理应该变得宽容、淡然,同时也有点老人的样子,让人尊重。但居然耍无赖、耍死狗了,打女孩、讹诈扶自己的人、强奸幼儿之类事都得干出来。那张老脸不要了吗?活了一辈子,不觉得失败?他们一定有这样做的心理上的原因。
我在考察强奸幼女的老人时发现,他们在年轻时,谈不上有多少劣迹,在乡村社会,以前也要装个长辈样让人尊敬,毕竟,如果有道德上的污点,晚节不保,自己这辈子也就失败了。老年人的这种自我道德约束,和要孝敬老年人等一样,是乡村社会保护弱者的社会机制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些道德约束,老年人、幼女这样的弱者,也就随便可以被抛弃,被性侵了。好,过去老年人们要保持一个长辈样,是因为害怕自己活了一辈子,最后彻底失败,那么,逻辑是一样的,现在有的人嫖娼、性侵幼女,也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彻底失败!
社会变态了,老年人心理失衡
这是整个社会的变化造成的。社会事件,不过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而心理事件,也不过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
这个变化就是:
1. 金钱构成了社会价值排序最重要的排序,有钱,就意味着有价值,高档,就可以对他人形成心理优势,就成功,如果没钱,就没价值,就低档,就只能被别人在心理上吞食;同时,金钱还取消了道德判断,道德已经不值钱,没尊严了。
2. 社会贫富悬殊,稀缺资源尽被强者掠夺,从权力、金钱、地位,一直到美女,而年轻的屌丝们哪怕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掠夺,但至少还可以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一个女人。这些,老年人都没有。在第一条的观念氛围中,这样的强烈对比引发了他们的心理失衡,他们感觉自己白活了,这一生真是失败,这很不公平。
因此,他们要补偿自己,要报复。
有些老人在猥琐、强奸幼女时,那东西根本就不行。但这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要!幼(处)女,按照主流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个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他们猥琐、强奸幼女,在心理上既补偿了自己,觉得不白活一辈子,同时也报复了年轻人和社会。因为年老,因为混得不怎么样,一般而言,只要现在人们享受的东西,比过去要好得多,老年人都会有失落感,因为这个时代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在看戏。这是正常的心理。问题在于,很多老年人的成长环境本就不利于人性的生长。那是一个玩阶级斗争的年代,受过苦、被洗脑过、没有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对他人缺乏信任。
对人性的破坏带来了这样的心理后果:恨自己,恨那个时代,但这样等于否定了自己,所以不能恨自己,恨过去,只能把恨投射到现在的人,以及社会身上。而如果这一点和自己在现在占有得少而心理失衡结合在一起,他就一定会在心理上、行为上把恨表现出来。暴打女孩的老人就是如此。对一个女孩施暴,是因为在他的心理背景中,就对现在的年轻人看不顺眼。“应该给老年人让座”,不过是让他合理化了他的恨。讹诈扶自己一把的人的老人仍然如此。这远不只是TA老眼昏花,或需要找一个人付医药费那么简单。当一个人恩将仇报没有任何犹豫时,他潜意识就愿意去对别人有敌意,有恨意。
结语
一个病态的社会,是由一堆心理上畸形的人、一堆脑残的观念组成的,反之亦然。老年人的无赖化、乖戾化,隐喻著中国社会的病态达到了可怕的程度。这样的一个社会,离失败不会太遥远。要做的,是赶紧恢复理性。(文/石勇)
相关参考
这是一个女孩的来信:老师:您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心里结了个无法解开的结,从那时候开始生活似乎就失去了光彩,每天我似乎在与自己和别人抗争,明知道不该这样,却无法摆脱。还是从我认为是心结出现的时
你留心一下或许会发现,身旁带点笨笨特质的女孩貌似比较受男生欢迎,有木有?然后我就会想,是否装傻卖萌是求偶必备的伪装术之一呢?直到我看到了一个研究结果,我建议女孩还是把自己的智慧大大地表现出来好了。傻傻
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热情的反义词是冷漠。热情是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联的,是一个人态度、兴趣的表现。与激情相比,热情更平稳稳定一些。激情是一种强烈的
每当看到这张图片,就会让我心动良久,可爱的宝宝,可爱的猫咪。我期待自己成为那个宝宝,悠闲的享受太阳下的光阴,我更期待自己成为宝宝怀中的猫咪,倚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放心的睡去。这就是爱的感觉吧,宝宝被大
当我终于从恶劣处境中解脱之后,我想买栋房子,然而师父却丝毫不为我感到兴奋。他说:“在尽一项新的支付义务前,你应该多投资。”那个时候,许多人相信自己的房子是一种投资。我的师父指了指这个图形问我:“如果你
“糟了,项目出问题了!”当你看到同事一脸惊慌地跟你小声耳语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错不在我……”是不是猜中了你的心思?这太正常啦,人类的本能反应就是遇到问题时,推卸责任,尽力为自我辩护。因为自我辩
俞敏洪,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高考考了三年才上了大学。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成就了新东方。面对年轻人的困惑,他有话说。不要看轻自己,不要看轻他人我从同学们的眼光中,看到你们对未来的期待,看出对自己未来的
(文/Sherry?Pagoto,译/smilyfishlee)镜子镜子告诉我,谁的大腿丑如我?!长期对身体不满意是一种流行病。你是否曾有这样的举动,望着很久以前照片里的自己,哀嚎多么希望相貌如昔。而
午后,拨通了电话,打给了一个远方的朋友,询问了一下近况。沟通中他表示自己过得并不是很满意,现在还是在为工作发愁。我没有什么好的安慰的话,只是告诉他,大家都一样。工作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很不错,故此整理
时序进入初冬。街上的行人纷纷搭上薄外套,不时随着偶来的阵风瑟缩著身子。砖道上落叶纷纷,以一种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方式伴着风撩刮着我的耳膜。他就站在我面前,心却离我好远。“你到底还想怎样?”他双手还抱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