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票房毒药的帽子请不要随便扣
Posted 帽子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票房毒药的帽子请不要随便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票房毒药的帽子请不要随便扣
事件回放:张柏芝、章子怡、韩星张东健主演的新片《危险关系》近日上映,由于柏芝先前接连5部电影票房失利,被视为毒药,目前手头上无新片,此片堪称她最后筹码,若再卖不好,恐怕会面临失业危机。为什么电影的接连失利,我们会怪罪其中的一个女演员?票房毒药这个帽子,岂是可以随便扣在别人身上的?
张柏芝近年来纷争不断,艳照门,离婚复出,以及一直扣著的票房毒药的帽子。她从来都是话题人物,只不过越来越带着讽刺的意味。那个曾经的青春玉女,带着日渐西去的容颜和流言蜚语,在我们的视线里被剥光刨净,仍旧一脸疲惫地对我们说,她是个好女人。票房毒药,对于离婚后的她,不啻为一个巨大的危机,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她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就事论事。给张柏芝扣上票房毒药的帽子,是否客观正确?
何为票房毒药?
票房毒药则指名气很大、演技也得到公认的,但主演的电影在票房上基本都是赔本或者惨淡的演员。一般一部电影上映后,票房收入与当初投入极其接近,或者票房收入比预期低很多,则主演基本会被称为票房毒药。
作为演员,最大的悲哀就是别人称为“票房毒药”。这是一棒子打死了自己的演技以及为整部影片付出的艰辛。而票房毒药的帽子,使得导演和制片方在下次选择用你时会考虑是否值得。这对演员来说,简直是事业的当头一喝。
看看张柏芝近年来出演的电影票房。曾经的《喜剧之王》和《河东狮吼》对我们留下的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甚至反复看她的电影只为了看她的灿烂笑颜。而在她复出之后的票房,却是均惨败到极致。
看看她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不堪入目。
这些赤裸裸的数据,也确实印证了张柏芝的复出之路,走得可谓是曲折波澜。而另一面,也反映了曾经的她,是多么耀眼的存在。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张柏芝是票房毒药?
1、简单归因:你出演的电影都不好,这不就是电影里的扫把星么
在日本,有这样一种怪人,你只要跟他一起外出,过不了多久,天就会下雨,淋个落汤鸡,这种人就叫雨男。
跟我在一起出去就下雨,这怪我什么事呢?被扣上雨男帽子的人很委屈。而渐渐地同事每次要一块出去时看到自己就笑着说,千万不要再让老天下雨了啊。这次数多了,似乎真的是这样,一出去就老下雨。雨男的称呼也就越叫越响。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归因”的重要概念。当我们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出现了某种行为、某种事情、某种后果,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对之找出原因的解释,这就叫归因。
人如何归因,怎样解释结果的形成原因,客观准确全面与否,决定着他对自我和外在世界有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决定着他能否因此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习惯性找一个表面的、简单的、直接的因素,然后认定正是因为它造成的结果,因而忽视了真正在起作用的、隐藏于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
张柏芝出演的电影都票房不好,为什么是她出演的都不好?那就肯定是她的问题。为什么跟你一起出去就总是下雨,因为你是雨男。为什么我每次考试都考不好呢,因为我没有考运。为什么我遇到的男人都不靠谱?因为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这样子的武断判断下来,是不是也会觉得好笑?很多一棒子打死的事,都是在为某些事找借口。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频率这回事。刚好有人就撞上了那个频率,而我们,则不能因为事件,而去决定现象和人。
2、替罪羊:牺牲你,保全背后的大腕们
所谓替罪羊就是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希·诺依曼对于替罪羊心理有这样一段描述:由于忽视和回避了心中的“阴影”,回避了人人具有问题和缺陷的事实,人们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和缺陷,就会在寻找替罪羊心理的驱使下牵强附会地把某些与真相毫无关系的人假定为是导致问题和缺陷的根源。
为什么影片票房不好?因为是有了张柏芝。著更多的其实是舆论的推动。没有哪个导演和演员希望自己出演的影片没人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这个没人看的电影负责。你可以背后说导演拍得不好,但是不会有那么多媒体会得罪导演这类大人物。于是,始终处于风头浪尖的演员,本就是娱乐消遣的对象,此时就是牺牲的时候了。不提张柏芝在里面的演技如何,这个时候你不出来背这个黑锅,媒体也不会放过你啊。演员,真是种身不由已的职业,摆在舞台正中被人嚼舌根,风光背后的代价,心酸一片。
3、定型效应:张柏芝,你的原罪不可饶恕
定型效应,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我们在看到外表清纯的女孩时,会本能觉得这个女孩就是单纯的,而外表性感的就一定是成熟、有很多阅历的难以掌控的女人。但是,靠外表判断人是最不可靠的事,何况,女人是世上最难捉摸的生物,可是我们就是笃定这样认为。
在香港,艳照门、合照门、离婚已经是张柏芝不可饶恕的“原罪”,他们永远无法原谅一个屡次挑战老公忍耐力底线的女人,也许票房毒药是可以量化的事实。事到如今,神也不知道张柏芝该如何走出来,就像内地某著名搜寻网站,你搜寻“张柏芝”它还是首先提醒你后面跟着“艳照门”组词,她身上的标签只能交给时间去漂白。
相关参考
我曾招募了一名高级主管。刚进公司,他就向我表达了对公司的一些担忧。他说,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他喜欢这份工作,出于对公司健康发展的担心。一开始,我很高兴他对我说这些。最初,他担忧的是一些日常小事,比如:
想像!想像!想像!这是突破自我、引爆潜能的一个简单口号,不过请确定你所构想的就是你确实想要的,千万不要让恐惧和焦虑给你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你知道吗?你的思维并不诉诸文字,而是诉诸图像。正是基于此,你头
前天是学雷锋日,一部讲述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南京首日上映,竟然出现了没一个观众买票,“零票房”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票房纪录,《青春雷锋》做到了!雷锋是谁?雷锋是谁?雷锋
今天想鼓吹“不要等”新生活运动。而之所以跟你推广“不要等运动”,主要是跟我曾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有关。这封E-mail是个美国朋友寄给我的,已经转寄了好几手,写信的人是美国一个女孩,她说写这封信的目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别人的要求,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生活在憎恶的环境里做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事情……虽然你尽力想去摆脱,可现实
“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都别管”、“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很多中国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它隐含了一个讯息:孩子是自己的“产品”,应该听命于自己,还不能有情绪。美国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博士
(文/OscarHolmesIV,Ph.D.,译/Rose糖糖)讨厌你的上司?在这条路上你并不是一个人。很多员工都称自己和上司的关系并不好,很多报道都称他们的上司完全就是一个爱责骂的主。领导不当是指下
在当今社会,比起正面思考型的人,负面思考型的人似乎更容易受到指责。生活中我们对那些爱发牢骚的人往往敬而远之,以免他们影响自己的心情。如果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犯了错而畏缩不前,我们也不会付之以同情,认为那
组织变革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日本管理大师——町山芳雄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个很意外的反应。那些还没有当上干部的普通职员在读
日本北海道的标志性动物有两个:一个是猫头鹰,再一个就是熊。过去,北海道的熊是很多的,各处观光点度假地总能见到,所以人们在熊经常出没的地方会张贴“熊出没!注意!”的警示标语,提醒粗心的游客注意安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