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汉武帝怎样重视兴修水利?
Posted 汉朝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 汉武帝怎样重视兴修水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 汉武帝怎样重视兴修水利?
武帝兴农治水
自河决瓠子①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②,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③,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④,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⑤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⑥。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⑦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⑧冬日。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⑨,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北渡污兮浚流难。搴⑩长茭(11)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12),宣房塞兮万福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13);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14)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史记·河渠书》)
【注释】
①河决瓠子:黄河在瓠子口一带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发生决口事件。②不登:收成不好。③用事万里沙:在万里沙巡祭西岳。④“沈白马”句:将白马及玉璧沉于河中,来礼水神。沈,通“沉”。⑤(tiān):填充。⑥楗:用以堵决口的木桩。⑦皓皓旰旰(hàn):浩浩瀚瀚,河水泛滥广漠无边。⑧柏:通“迫”。⑨沛:福盛。⑩搴(qiān):牵拉。(11)茭:通“茭”,是用苇竹编成的栏泥石堵决口的用具。(12)菑:柱。(13)引堵水:导引积滞的水。(14)佗:通“他”、“它”。
【译文】
自从黄河在瓠子口一带决口以来20多年里,连年收成不好,多次出现灾荒,尤其在梁楚一带格外严重。天子已经告祭巡祀山川天地,次年,发生大旱,因为少雨,农民封干土下种。天子于是派汲仁、郭昌征发数万士卒前去填塞瓠子口一带的决口。天子在万里沙巡祭西岳之后,返回途中亲往决口处,沉下白马及玉璧到黄河中,以敬祀水神,并命令群臣随从官自将军以下都背薪木填塞黄河决口。当时,因为填薪木太多,东郡一带只好烧草,淇园的竹子也被用来代做木桩。
天子面对黄河决口,感伤于治河不成功,就作歌吟道:“瓠子决口啊怎么办呢?水势浩瀚无边啊村镇全成河!全成河啊不得安宁,成功遥遥无期啊吾山才平。吾山才平啊钜野泽又泛滥,到处都是鱼的乐园啊时节近冬日。故道废弛啊洪水离开了常流之域,蛟龙驰骋啊正向远方游去。洪水归旧川吧愿神赐福丰沛,若不外出封禅啊怎知宫墙之外有此等灾患!替我报知河伯水神吧,他为何如此不慈,如此泛滥不息啊,真是愁杀人?啮桑已被浮起啊,只因淮水、泗水溢满泛滥,洪水长久不返退啊,水势是如此难以维拘。”又唱道:“黄河激荡啊潺不已,向北渡滞积的水域啊浚疏水道真难。牵动长筊堵决口啊下沉美玉,祈望河伯神应许赐福啊却乏塞河之薪。堵河决口之薪不继啊让卫人频频遭罪,草已烧尽四野萧条啊,用什么来抵御浩浩洪水!木材竹子已尽颓光一片啊,只好以石为柱,建宣房宫来镇卫所塞之口啊,唯愿万福到来。”于是君臣上下一齐终于堵塞了瓠子口,并在上面建宣房宫。因而引导浚疏黄河以北所延伸的两条干渠,让黄河水重新回到大禹所开通的河道,这样梁楚一带复得安宁,不再发生水灾。
自此,负责的大臣们争先恐后地劝说天子兴修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一带都引来黄河及其他河川的水来灌溉田亩;关中地区由辅渠、灵轵等人工渠道来引积滞的淤水;在汝南、九江引导淮水;在东海郡引出巨定湖水;在泰山下引出汶水;所有一切都凿渠引水为灌溉农田,各有万顷多。其它小渠劈断山势、导水使通的,难以数尽。然而其中最显著的工程就是瓠子口宣房宫。
相关参考
兴修水利明朝初年,政府还组织农民及时兴修水利,许多大小的水利工程都修复了。据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统计,前后不到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许多大小水利工程的兴修,改变了元末
经济方面屯田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
历代两朝衔接之际,都必有战乱的过程,明末清初之时的两族之战更是异常激烈,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满汉族人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征讨噶尔丹及安定西藏,
下江南: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丰饶之地却未亲自巡幸,以江南民众十分盼望为由,恳请南巡。乾隆未给出明确回应只朱
张謇,清光绪状元,民国初年农商总长。出身农家,苦读成才。因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名驰中外。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诸多方面之建树,多开风气之先,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
在我国四川成都西北部灌县附近,有一座古代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设计和兴修这座水利工程的,就是战国时杰出的水利家李冰。>> 李
“康乾盛世”是如何实现的?清康熙帝在位60多年间,清政府奖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从康熙朝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雍正帝继承父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到乾隆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乾隆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雍、乾三朝一件大工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兴修水利,是清代康、雍、乾三朝一件非常重要的工程。当时水利建设的规模之大,参加民工人数之多花费资金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河